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2-06-10 23:08巴拉吉尼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研究立德树人

巴拉吉尼玛

摘要:“成绩”已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素养”已被列入评价指标当中,需要引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多样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给予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多重保障。“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深入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特意从几个方面出发,进行了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更好地推进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引言:初中阶段,教师应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优化教学设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精彩纷呈,教学形式不断变化,给予学生们更多的体验机会,使其成为课堂主人,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此,笔者简述了几点自己的教學看法。

1、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立德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重要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树人则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品格的塑造与人格的完善提供多重保障,促使学生走上个性化、成熟化发展之路,学以致用所学知识,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心理已经具备很强的“独立性”,但是欠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所以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情绪并不稳定,容易陷入困境,无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成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1]。此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就要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懂得礼貌待人,学会明辨是非,尝试约束自己,认真学好理论知识,有机会突破自我、挑战未知,作为高素质的时代新人走向社会。

2、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发掘教材资源

经调查可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繁杂,还有大量的重难点,而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会跳过很多内容,特别是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这造成很多学生认为德育知识学习并不重要[2]。对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全面解读教材,对教材内容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确保学生获得较好考试成绩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的案例和内容,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先将教学内容和社会背景进行整合,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熟悉的事件进行授课。并且,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对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与灵活的运用。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社区活动等,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教学与资源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快递的角度观察资源运转。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快递员的辛苦,还能使其在生活中学会体谅有时快递运输速度慢的情况。

2.2釆用多种方法

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可从整体上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施探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思想认知。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某一主题,在课堂中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在编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践作用和社会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应充分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从学科性质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念知识较多,教师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将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会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如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学生身边出现的故事等,并利用视频、图片等元素优化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观点,从而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核心精神。爱国是每位公民必备的道德情操,爱国不分男女老幼,培养初中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基于这个大前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找到切入点并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通过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感召学生,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履行公民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是作为一名公民最基本的义务,遵纪守法同样是爱国的表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一大关键,教师应以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学生,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培育出大批高素质人才,进而满足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立刚.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94.

[2]何建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0(50):71-72.

[3]顾小丽.挖掘网络正能量,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学教学参考,2020(34):46-4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研究立德树人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