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倩倩
原文阅读
登泰山记
【清】姚 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上册)2019年8月版第120-121页)
阅读发现
《登泰山记》全文不到五百字,直接描写登泰山的过程和描绘泰山景物的文字并不多,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清代王先谦曾评:“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他赞美该文笔力非凡,对泰山之美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登泰山记》究竟好在哪里?平凡的文字背后究竟有何深意?我们还是由文本语辞入手,于平凡处做探究,由文本辞章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向文本深处“漫溯”,方可有得。
一、赏山水之美
山水无言,意蕴悠远。这一单元导读里强调,“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一篇写景散文佳作,其首先的价值就在于表现景物本身的独特。在这个意义上,姚鼐的《登泰山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泰山之美,贵在登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古往今来,登山都是很多人钟爱的一项运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姚鼐特意选了一个不太常规的登临时节和一条不常规的登山路线。这条“乘风雪”的艰难登山路,可以吸引读者与作者一道去领略沿途的风景,如此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泰山的雄壮险峻。前人在其他季节登泰山已经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姚鼐在深冬季节登泰山更是难能可贵,所以才能领略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雄浑朦胧之境。此时,巍峨的泰山别有一番风味。
泰山之美,美在日出。全文对日出的描绘有一百余字,且单独成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日出景象,从“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开始写起,先描绘周围的环境“风雪击面、足下云漫”,接着写日出前的变化“极云天一线异色”,天边的云彩连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日出景象描绘得尤为壮观。“日上”后出现“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壮美景象,作者写得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写日出后的景色,作者一笔带过日观亭以西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的山峰,以“若缕”的比喻写群峰环绕日观峰的样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作者没有直呼其美,寫整个日出过程一气呵成,只是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但是我们能从其描写中感受到泰山日出之壮美。
泰山之美,美在人文。泰山被誉为“五岳之尊”,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两千年来,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对于泰山的人文景观,姚鼐着墨不多,用简笔带过,文中提到了天门、岱祠等古迹。他主要描写了在日观亭附近的古迹,特别提到了在碧霞元君祠东面的皇帝行宫,虽没有加以过多描绘,但我们也能由此联想到,泰山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泰山的碑文石刻更是有着深远的文化积淀,作者所见都是“唐显庆以来”的石刻,更古老的已经模糊或缺失,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最后,作者表达对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的遗憾,足见泰山的人文景观之丰富。
二、臻桐城之妙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姚鼐作为桐城派的领军人物,其文整体上代表了清代桐城派诸多作家的游记创作特色。
考据严谨,出言有据。姚鼐在《惜抱尺牍·与陈硕士》中说:“以考证累其文,则是弊耳;以考证助文之境,正有佳处。”桐城派的文章重“学问和考据”的特色在《登泰山记》里也有体现。如开篇对泰山地理位置的介绍,描写“汶水”和“济水”两条河流的方位,叙述登临泰山的路线,尤其是提及“中谷”是“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等,都能见出作者对泰山的了解是严谨而详实的。文中多次提及的“古长城”“古时登山”“古谓之”“自唐显庆以来”诸如此类,都能见出作者为文的考据性。
丰赡雅洁,详略得当。桐城派主张“雅洁”和反对“冗辞”,力求“清真雅正”。全文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先写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势,再写登山经过,后写登山所见,穿插叙写作者对景观的了解。全文条理清晰,内容详实。文章详略得当,详写登山所见和日出盛景,简单概括从京城到泰安的旅途,如此剪裁更能突出泰山景观的特点。全篇文字简洁明快,无一字赘述,如文中第二段开始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作者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流畅,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F9EA96CB-C49B-43E3-A9E7-5A009FAD84C1
辞章优美,生动形象。作为一篇写景的游记散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写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句可谓是全篇的写景名句,一个“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雪覆盖的泰山,冬日的泰山也像人一样变得温馨静谧。“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山腰雾气的轻盈朦胧。作者对日出之景的描绘更是精妙绝伦,从“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到“红光动摇承之”“降皓驳色”,写日出过程重点突出色彩的变化,极力渲染出一幅色彩绚烂的日出图景。
三、悟处世之道
景为情而设,情因景而发。如果说《赤壁赋》表现的是苏东坡的精神突围,那么《登泰山记》则展现了姚鼐精神救赎的历程。全文虽只写泰山之景,无一字提情,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却能读出一个文人离开京城、决意放弃仕途转向归隐治学的勇敢与坚定。
以景浇胸中之块垒。在写《登泰山记》之前,姚鼐刚刚辞去正式官职,决定不入仕途,他暂时还留在京师并未返回家乡。他在文中说“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据记载,姚鼐是“乞病解官”,可其背后的真实原因却值得探究。为什么这样一个怀抱满腔理想却遭受坎坷的人,要选在除夕夜这个团圆夜与友人一起登山跨年呢?此时的姚鼐正值中年,正是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却辞官归故里,其心中应该是有想法的。但他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尽管登山之路坎坷艰难,“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因是心中所乐之事,他也不会埋怨与放弃。在登上泰山见到日出云海之后,目之所及皆为美景,作者借助登泰山涤荡心灵,又怎会在意曾经的得失与是非?仕途不顺转而寄情山水,姚鼐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所谓“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自然美景确实会让人宁静澄澈、宠辱皆忘。
以景显独立之精神。泰山是博大、崇高的精神象征,历代帝王曾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古代名士都有着浓厚的泰山情结。放弃仕途、辞官归故里的姚鼐选择登泰山,似乎有意忽视其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提及任何和仕途做官有关的内容,虽然他和做官的友人一起登山,但他也没有过多渲染其身份,也没有提及两人在登山途中谈论的內容。这就间接传递了一种讯息,他已经决意放弃仕途了。可见,只写泰山之景实乃刻意为之,是其追求独立精神的自我宣告。在对日出盛景进行描绘后,作者特意提及回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无论有没有照到太阳,它们“而皆若缕”。“缕”本义是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好像在描写官场中的人被名利束缚得脊背弯曲的样子。此句和“回”字联系在一起,作者似在表达回望过去自己对做官经历的遗憾与悔恨之意。“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姚鼐在同样描写此时登临之事的诗歌里直抒胸臆,亦能见出他是一位追求精神独立与心灵自由的人。
以景明自由之选择。不管选择放弃仕途的姚鼐以后何去何从,但他决计不会庸庸碌碌虚度此生。他之所以选择在除夕夜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登临,可能是想表达辞旧迎新之意。观新年的第一个日出,喻示全新的开始,他的人生之路将迎来一个转折点。我们知道,他辞官之后选择的是著书立说之路,其后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实前路如何,姚鼐自己也不得而知,正如篇尾所提到的“雪与人膝齐”。但是读此文,我们见到的是一个迎难而上而又乐观自信的人,他对未知前路满怀欣喜的期待,不管条件怎样恶劣,他都会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人生的美景。F9EA96CB-C49B-43E3-A9E7-5A009FAD84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