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鹏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仅用时3天就新建了三所方舱医院,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建好的方舱医院内,饮水机、洗漱台、淋浴间、移动厕所和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wi-Fi、图书角,满足放松休闲、辅助治疗,也成为方舱医院“标配”。这些充分展示了人文关怀和“中国温度”。
“小慢慢”是普速列车的昵称。这种列车大都在山区穿梭,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如果进行简单的经济成本核算,显然是亏本的,但它大大降低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成本,是沿线百姓出行离不开的生命线、致富路。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速度与温度”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维开拓
本题为给定主题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型方面跟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试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相似。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思考疫情中“距离”与“联系”的关系。本题则要求学生在审题时,借助材料理清“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材料分析
本則文题材料可从多个角度来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逐段把握大意。
第一段:快速可彰显人文关怀和“中国温度”。
第二段:慢速可展示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在把握两段材料的含意后,再利用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互补法”来确定立意。两则材料构成一个互补关系,由此得出立意:无论速度快还是慢,都要彰显中国温度。在立意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把握“中国温度”的内涵。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容易将温度理解为爱国,实则是忽略了材料中的“人文关怀”等立意关键词。中国温度是在经济发展中依然“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坚守,是在精准扶贫中许下的全面脱贫的宏愿,更是十四亿中国人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里面的“速度”也应是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能够体现善意的速度。因为给定了主题为“速度与温度”,所以学生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阐释清楚速度和温度的关系,强调“无论快还是慢,都始终要保持中国温度,给他人以温暖”。
学生在写作前应弄清什么是中国温度,快速中的中国温度有哪些素材,慢速中的中国温度有哪些素材,有没有反面事例可构成正反对比论证,“小慢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问题解答的过程也是思路逐渐清晰的过程。在写作时,学生可用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设计全文提纲。比如:开头简要概述两则材料摆现象,然后挖根源——中国温度无论是快还是慢始终都存在,是因为中国人民、中国政府怀有仁爱精神。接着分析中国温度对个体、社会、国家的意义,并联系类似的体现中国温度的现象,最后重申观点。这种结构模式,可避免思维在同一层面滑行。
参考立意
1.速度促发展,温度暖人心
2.速度与温度齐飞,发展共关怀一色
素材集锦
1.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 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毕淑敏)
3.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张晓风)
4.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5.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论语·子路》)
6. 发展的温度,饱含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情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个病患者;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强化精准施策,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落下任何地方,也不让任何人掉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人民网》)
好题一瞥
1.速度诚可贵,温度价更高
2.于速度中汲力,扬温度之灯火
3.快慢之间,温情涌现
佳作示例
速度诚可贵 温度价更高
冯 波
2020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世人措手不及,可方舱医院的建设速度之快却令世人惊诧,其中方舱医院设施之齐备更使人心生暖意。“小慢慢”的慢速行进,逢站必停,展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中国温度。由此观之,速度诚可贵,温度价更高。
驰而不息,应挟中国温度以遨游。
回首2020年的春天,中国的抗疫之路就体现了“速度诚可贵,温度价更高”。疫情突发,正值新年,武汉动作迅速,封一座城护一国人。形势危急,急需援助,医护人员、武警等以迅雷之势驰援武汉,方舱医院短短三天就建好,中国速度惊艳世人。
与此同时,中国温度也与中国速度如影随形。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快递小哥为居家的千家万户送去急需的物资,方舱医院里设施齐全、舒适贴心。中国温度从不会因速度而缺失,因为我们深知:用心,就能带去温暖。
慢一点,可挟中国速度以登攀。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慢一点,体现出的正是爱。有生而强健者,自然也有孱弱者,中国温度正是兼顾强弱的温度:网络的普及并没有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寸步难行,无锡火车站开通了“无健康码通道”;高铁动车的运营并没有让“小慢慢”停运,渴望更美好生活的人们依然保住了自己的“心头爱”;国家用更多的土地建公园,让人们享受绿荫环绕的宜居环境。上述举动正是在慢中体现出对弱者的体恤和温情。
孔子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只有带着温度去做事,才能无往不利。速度的快慢其实不重要,只要心系人民,眼里有光,就能在速度与温度中达臻一种平衡。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如是说。作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人,我们也会力争在速度与温度间做好权衡,让速度在左,温度在右。BE519F72-15C0-44BF-B687-59DFE141D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