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
摘要:本文以初学盲文的视障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训练学生的摸读速度为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摸读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探寻到一定的规律和经验。
关键词:视障学生;摸读能力培养;教学体会
学会摸读盲文是视障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基础,更是获取各科知识的必备技能,因此,培养和提高视障学生的摸读能力,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来提高视障学生的摸读能力,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刚入学的视障学生,就像一张崭新的白纸,要认真思考如何在白纸上作好画,就是如何教会他们摸读盲文,并迅速的提高他们的摸读能力。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循序渐进地教视障学生识别和记忆盲文点字
刚入学的视障学生,不知道“方”是什么意思,六点排列是怎么回事,更不懂反打正读。因此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盲文的入门教育。
1. 感受,辨别点字的空间结构
用大一点图钉在泡沫上做六点字模型,叫视障学生两手平伸,连续触摸,感受六个点的位置结构,能够分清上、下、左、右、前、后,建立空间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符形轮廓。逐渐将大图钉转换为小钉。
2.识记字母符形的点位
在有了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便于识记盲文的点位顺序,左列为1、2、3点,右列为4、5、6点,上行为1、4点,中行为2、5点,下行为3、6点,并不断变换符形。如:去掉其中一个点或几个点,让视障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分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六个点位的不同变化,使字母的符形发生改变。
3.学习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韵母的读音,结合现行盲文的声韵母点位进行教学。因为具备了分辨字母符形的基础,相应地也就具备了整体识记的能力。这时教视障学生学习 63个盲文声韵母点位,效果就会十分理想。
4.根据现行盲文的特点,教会学生使用盲文写字板,怎么装纸,反打正读的盲文书写方法。
二、培养视障学生正确的摸读方法
教学中,培养视障学生的摸读方法,注重习惯的养成,告诉学生良好的摸读习惯对以后学习的重要性。其习惯的养成主要有:
1.双手摸读。这个习惯养成后有利于高年级视障学生记笔记,也便于单手摸读,另一手可以翻书;右手摸读左手定行的习惯。能提高换行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摸读效率。
2.四个手指参与摸读的习惯。一方面,接触的面积大,摸读快,另一方面,当主要手指受伤时,可用其它手指代替主要手指摸读。
3.左手摸读,右手书写盲文的方法。掌握左摸右写的方法让视障学生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既方便又快捷。
另外摸读课文时,身体要坐端正,课本要保持与桌面平行。
三、训练,提高视障学生摸读盲文的速度
从盲文摸读的信息加工过程看,首先是触觉信息,通过手指输入大脑,使人感知突起的小点;其次是感知整个点符,建立点符形状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再次建立盲文之间的联系。从这个过程来看,要快速摸读,手指触觉的敏感性,手的运动是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教学中,我依次用以下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加强训练,提高视障学生的摸读速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奖励训练。每个月定期进行摸读比赛,比赛内容分课本读物和课外读物,奖励优胜者和有进步者,并通过教室板报和校园文化墙对他们进行宣传表彰。
2.增量促进感受训练 。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强化触觉训练。比如:让视障学生反复摸读同一页书或限定的几页,开始不要求学生太快,进而,老师看时间,学习读,要求一次比一次读得快,长期如此训练,来提高视障学生的触觉感受性,实践证明,摸读次数多的同学比摸读次数少的同学进步显著。
3.手感減压训练。 经验告诉我们,摸读的压力越小,速度越快,怎样才能减轻视障学生手触的压力呢?我经过和教研组的同事们讨论,研究,又在盲教育群中咨询同行,终于找到了方法。即把点钉倒过来反插,底层铺上海绵,如果用力过大,点钉就会缩到底层,触摸不到,放开手,海绵又会把钉弹回来,要想摸读准确,只好轻轻触摸,坚持经常,使视障学生手触的压力减轻了。
总之,训练视障学生的摸读技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讨并施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视障学生的摸读能力。提高盲文摸读速度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直到具有了较快的摸读速度为止。要培养视障学生摸读盲文的热爱,养成认真练习的好习惯。许多学生在旅行时依旧带着盲文书。旅行途中的点滴时间,同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摸读速度。最重要的是每天要制定摸读量的目标,而不是机械的时间的堆积。一天10页的目标远比一天一小时的目标更好。
提高摸读速度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出版的盲文阅读材料的范围,种类还很少,可供推荐的材料还不多)。通常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著名童话,名人名作。例如盲文版的《中国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通过课内外盲文的摸读练习,激发视障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视障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通过以上各阶段的练习,视障学生的摸读速度能得到提升,摸读能力就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能正常的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就能很好的融入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何燕燕;;基于视障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设计探索[J];课外语文;2019年21期
[2]董晶, 杨光;浅谈视障学生盲文读写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中旬, 2021(1):2.
[3]孟金箱, 张文英. 语言表达能力在视障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