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宁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以“促进学生发展学习智慧”为导向,使他们能够以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原理,这便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从“丰富知识储备”向“提升教学深度”转变,围绕学生“四基”的发展,重视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都采用讲授式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进行习题演练,但由于地段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薄弱,学习普遍效率较低,而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复杂的、隐形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化,有利于使学生加速理解与内化。在小学数学中年级的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以形助数”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还要通过由“数”到“形”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实现数学抽象思维的深化与外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需要,因数形结合运用“形”与“数”进行抽象概念与形象建模的相互转化,可以使学生在适宜的认知区间中加速对知识概念的解读。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符号概念进行直观建构,引导学生在图形与模型中揭露数学问题的深层结构,并可促使学生形成借助建模形成概念、化解难点、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直观想象”对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形结合思想便是“直观想象”素养的呈现载体,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可借助“数形互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渗透时机,适当训练
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抽象复杂的数字符号,而是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观图示,通过图示表征知识更能加速学生的理解与内化,并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始终伴随好奇心的。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够使他们形成“将复杂知识具体化”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更具难度的数学实际问题做好铺垫。为此,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渗透时机,并及时布置适当训练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如:以“鸡兔同笼”的问题为例,因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建模能力较为薄弱,在面对这类逻辑推理类的问题时往往感到困难,这个教学过程便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将鸡兔同笼的问题列为表格,梳理鸡和兔在只数与脚数上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表格总结出规律与算法,并阐述出推理过程。
二、分析图形数字特征,认识图形本质
数形结合思想强调了数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不仅能靠“形”作为直观表达,更要结合“数”的精确,让学生对图形的特性形成更完整的认知。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是指通过“数”与“形”的交互,使學生对知识概念的记忆不再是刻板的,而是体现出知识的完整形成与变化过程。为此,教师要运用“以数助形”的功能,分析图形中包含的数字特征,从而使学生借助简单的数字加深对图形本质的解读,加强学生的数形联觉意识。例如:“平行与垂直”这课需要学生理解“相交”“垂直”的定义,这课本身是以图形为知识载体,教师可融入“数”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相关概念。如:在平行的图示中,可用“0交点”作为关键信息,在相交的图示中,利用“90°”来判定是否垂直。融合数学符号的判定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使数学思维过程兼具直观性与精确性。
三、发挥案例作用,体验“以形助数”功能
“以形助数”功能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是指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学符号和数值,以建模思想进行图形的绘制,而后利用清晰直观的图形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教师借助“形”的直观特点帮助学生以具象性思维理解抽象的概念与算理,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只是识记,而是对概念的直观解读。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案例作用,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入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中,培养学生“以形助数”抽象思维能力。如:在统计概率教学中,运用图形整合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问题中涉及的数学符号建构为图形,帮助理解与推理。如:在“1亿有多大”这课教学中,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实践探究,分别利用纸张与尺子、小木棒、大米与天平这三种方式进行数的感知,学生以形象思维探究数学符号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增强数感、理解概念的目的。
总而言之,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这条“暗线”提升到“显性”的位置,以促进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在解题时能够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再局限于对数学符号的抽象思考,而是能够通过数学建模,将符号与图像联系起来,并从自己知识经验中提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案例让学生直观体验“以形助数”功能在解题中的优越性,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相关数字特征,从中认识与理解图形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渗透时机、提供适当训练,让学生从多方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玉龙.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2021,(08):64-66+79.
[2]胡燕.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