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2-06-07 00:46朱云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传承小学音乐传统文化

朱云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谁批评的快速进步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音乐教学是小学的重要教学。使民众对教育教学加大关注力度,也使教育教学发展呈现低龄化,大部分家长会引导学龄前儿童认知多领域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发展学生文化内涵、加强专业技能、发展核心素养的最佳措施,得到了民众的高度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从学生文化素养的角度出发,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这样对小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传承;发展

引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历经沉淀,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发扬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而小学阶段正是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关键期,在音乐课中适当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1]。

1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1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文化的支持与认可,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可以与其保持一致,且愿意为之而努力。虽然文化并没有国界,但人有国界,人们在思考行动之前必须要明确自身的立场,应当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人,认可本民族的文化,如此才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智尚不成熟,面对外来思潮和文化的影响,很可能受到蛊惑,进而导致其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逐步丧失民族认同感。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与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依托于音乐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体会和感知传统文化,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其文化认同感,让学生能够主动维护并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2]。

1.2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心与乐的结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与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知美,体会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审美修养。各民族流传至今的民歌中也能够挖掘出更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音乐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努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2.1结合音乐课程要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仅是强调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专业常识。在现代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专业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考虑,在保证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所以,在具体的小学音乐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政策,强调传统文化的融入,建立新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对音乐知识的热情和专注力,促使学生深入探索知识与文化,开阔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为学生后续的高质量学习和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许多音乐教师已经实现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使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达到提升小学学生的欣赏水平以及音乐素养的目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在对小学学生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可以积极地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比如,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聆听音乐,若资源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实现边听边看,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加直观的情景之下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例如,当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在对小学学生开展《劳动最光荣》这一课的教学时,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具有形象性以及生动性,可以使其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感官来欣赏音乐,继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以及印象,继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公鸡开始鸣叫,呼唤人们起床劳动,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根据所学习的音乐内容,来为学生搜索更加贴切、生动的学习素材,能够确保在有效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以较高的学习热情开展音乐活动,使音乐教学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确保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3通过乐器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乐器是组织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针对乐器知识的教学时,应当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通过乐器教學来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常能够看到西方乐器的身影,很少有教师愿意主动给学生介绍民族乐器。笔者认为,应当选择合适时机引入有特点的民族乐器,让乐器教学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乐器文化的兴趣。

2.4 评价语言要积极

小学音乐课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兴趣,感受音乐的快乐,从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绪,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拔高要求,要多运用表扬的话语鼓励学生去学唱、去勇敢表现自己。例如,《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一首民歌式的儿童歌曲,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特色,歌曲简朴明快,天真活泼,学生对这首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但是这首歌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在学唱中不敢放声唱,怯于表现。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其独特的民歌韵律。在备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品味古老的味道,接着播放提前下载的合唱版《爷爷为我打月饼》。通过对比听赏,让学生体验同一首音乐作品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会有不同的感受。听完后询问学生“哪里不同?”有学生能回答:“录音给人深沉和悠远的感觉,合唱版本的唱法更接近生活,能激发幼儿怀念红军爷爷的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希望你们也能把你喜欢的古老的民歌传唱下去。”学生受到鼓舞后,学唱的兴致就会很浓厚。

2.5通过舞蹈教学与欣赏,渗透传统文化

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中国的舞蹈文化历史悠久,种类多,内涵广。几千年来的传承与创新,将民族舞、古典舞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较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民族文化渗透,这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如在教学民族舞《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先让学生了解孔雀舞的发展、傣族人民的生活,在学习与展示的过程中,对傣族人民的文化与生活有深刻的认知。这样学生在舞蹈学习与展示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入情境,激发情感共鸣,从而将歌唱、民族器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产生更加独特的视听效果,将传统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继承与发展下去。再如欣赏藏戏,学生了解藏戏的历史与其独特的特点,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民族间的沟通与了解,有利于各民族团结。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文化,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提升。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始终坚持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不断挖掘和利用好音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欢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其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

参考文献:

[1]赵婷婷.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师,2020(S1):91.

[2]胡婵娟.探索将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6):89-90.

[3]叶宇.“非遗”资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以江西省某小学为例[J].学苑教育,2020(32):91-92.

猜你喜欢
传承小学音乐传统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