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西周“礼乐”精神的视角,阐释对《关雎》的理解,进而引申到“礼”与“乐”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诗经》作为当时的一种民歌,它的流传与发展对当代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笔者基于此,引发出对“礼乐”式当代文艺发展路径的思考,试图构建一种由引领式的“礼”之规范与共情化的“乐”之触动共同作用的——“礼乐”式当代文艺发展路径。
关键词:礼乐性 民族文化 当代文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9.03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关雎》也是我们在学习《诗经》过程中最为熟悉、最常提起的一篇,然而,我们却常误以此诗喻指男子心中寤寐思服的纤纤淑女的美好形象,而忽略了《关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对《关雎》的误解
从《诗经》产生的时代、西周的礼乐精神、先秦家庭婚姻制度及政治伦理体系去考证,其内容实则却与《毛诗序》之《关雎序》中所说的“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互为印证,因而《关雎》的站位是描写古代社会贵族婚姻的诗篇,体现出来的是西周以“礼”规范、以“乐”感之的“礼乐”精神。
从清代学者戴震对《关雎》篇所作的训释可看出,“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三句是层层展开的关系,其中第二章“左右流之”形容荇菜随水而流,左右无方,与下文“寤寐求之”相呼应。继而第三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第四章“左右采之”,以荇菜既采,比喻君子求得淑女为佳偶,琴瑟和鸣。第五章讲采荇菜用为飨祭,以述妇德,寓意深远。
第五章,也是全篇最能反映其礼乐精神的部分:《毛传》以“择也”解释“左右芼之”,紧扣淑女“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符合古代礼制的要求(《毛传》“择”读为“释”,“释菜”是古代祭礼之一。在古代社会,“妇”是各级家庭中男性家长主要配偶的专用称谓,“助祭的主妇”是“妇”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显现)周代的君主不仅是政治领袖、军事首长、宗教首领,同时还承担着道德楷模的责任,作为君主的配偶,理应具有相应的高尚道德,因此“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以彰显其“后妃之德”,暗含道德相合之礼。此外,贯穿全文的“窈窕淑女”的“淑女”意为“善女”,亦与“君子”是道德相当的语汇,“逑”意为匹配,彰显出《关雎》作为《诗经》之开篇的文化内涵,即“礼”的意味。《诗经》是以音乐的形式进行演唱,婉转悠扬,感人入深,《关雎》自然也不例外。通过看似娱乐、仪式化的演唱,让“礼”的精神深入人心,以达“乐”之“和”的目的,实现“礼乐”的统治。
二、《诗经》与周代“礼乐”
1.“礼”与“乐”的思想源头
“礼”的发展悠远而持久,《左传》中晏子有言:“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礼可与天地相比较,与国家同设立。“礼”的存在,不仅规范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以一种约定俗成的准则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规范和促进了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交流。详细规范了国家、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行为,使其有礼可依,有礼可循,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进而稳固国家的统治。
“乐”在统治者以德治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以乐为教”思想的源头。《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音乐是最能触动心弦的艺术,也是最易使人与之产生共鸣的艺术,自古便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好意象。好的音乐能够通过节奏的规整、音律的和谐,达至平和身心的作用;能通过矛盾冲突的不断解决,促进正念意识的集中,排解负面情感与压力;能通过美好意境的营造与想象,使听者向往一个积极、和美、安乐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温柔地对待生活中的愤懑、不公与困境。
2.两者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
在西周,“礼”是以理性的方式对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划分,赋予其相应的行为准则,“乐”是以非理性的方式深入人心,使每个参与者身处其中而乐此不疲,在潜意识里接受以“礼”为纲的教化。“礼”看似是目的,“乐”看似是手段,但在西周的“礼乐”精神中,统治者完美地将二者统一起来,使“礼乐”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使人们在“乐”之感性欣赏与传诵的同时,浸润“礼”之理性教化与规范,达到以德治国的理想化境界。
3.《诗经》是礼乐精神的完美诠释
由前文分析的《诗经》之开篇《关雎》可以看出,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君子追求“窈窕淑女”这一充满内心变化过程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贵族婚姻的等级制度、伦理体系,一种对“后妃之德”的赞颂,一种“用以正夫妇”“用以邦国”的大道情怀。仅从爱情诗中描绘的少女形象视角,《诗经》中就有三种代表性的描述:《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的率真主动型,《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痴恋纯真型,《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的勇敢果断型。《诗经》中或率真主动、或痴恋纯真、或勇敢果断的少女形象,刻画得细腻传神,再加上曲调悠扬的传诵,使听者乐于欣赏并自觉地哼唱,久而久之,便于心中扎根了周代女性的婚恋观以及婚恋制度、等级制度。而《詩经》这种看似娱乐自主的行为背后,是统治者以德治国的高明手段,是礼乐精神的完美诠释,是贵族及广大民众心底对等级制度、伦理制度、婚恋制度等的敬畏,是在规范化的“礼”的框架之下对“乐”之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近代也有一些对“礼乐”精神完美诠释的例子,如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晋察冀解放区创作的《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结合的民族新歌剧,意在宣扬“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时代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剧形式,于无形中浸润老百姓的心灵,坚定共产党的领导路线,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1.《诗经》与民歌的文化性
《诗经》与民歌都属于用雅俗共赏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社会、生活及内心情感变化,并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尽显风俗人情,具有一种时代的文化属性。就某一诗篇或民歌来说,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但如果从总体来考察一段历史时期的风俗人情,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且因其创作素材源于社会、生活、人物情感,更能立体、鲜活、真实地还原当时当地的情形,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民歌的当代传承现状
由于民歌具有雅俗共赏、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不必有专业音乐理论基础的特性,在当今的少数民族及偏远地区,广泛流行,用以表达情感体验。
但也因民歌稍纵即逝、即兴性强、难于记录的特点,大多数民歌都没能完好地保存下来,《诗经》中歌唱部分的乐谱,大概也是如此。然而,文化本应是多元发展的,民族文化更是丰富而灿烂多姿的,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内核的东西往往就隐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民歌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因此,对于民歌的记录和保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大多是专业人士的“采风”工作,即在当地居住一段时间,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询问、体验、记录、整理相关风俗人情,录制民歌并记录成谱。笔者认为,民歌具有文化地域性,跨越文化的研究者很难深入其中,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宝藏。正如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文化一样,即使花费几年时间,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也有很多具有民族文化性的东西很难感受和理解。正因如此,民歌在当代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往往国家、社会、专业学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尽力保护、记录、学习,却事倍功半,不能取得预期的传承效果,更不要说如何创新的问题了。
3.基于元点,培育具有民族特色人才
具有民族地域特征的民族文化,是特定人群共有的数千年来逐步形成的特有文化,受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等因素影响,外族人群很难真正涉足其中,学习其精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地域文化的内部寻求突破口——基于元点,培育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加之外部条件的共同努力,使之具有自主传承、传播、创新的持久能力。即从民族文化的内部入手,从当地人群共有的元认知入手,从特定人群中文化承载能力突出的个体入手,以外部输入资金、科技、物质资料的方式,帮助实现民族文化的积累、分析及传承,继而在特定承载者有足够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引导其学习一些当代的传媒知识,以期达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媒介方式,有效传播民族文化的精髓,实现对民族文化的创新。
四、“礼乐”式当代文艺的发展路径
1.由“礼乐”精神,引发对当代文艺主流价值观问题的思考
当代像电视、电影、报纸等主流媒介,应学习“礼乐”精神之“礼仪规范与作乐协和”的精神实质,发挥正向传播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时代使命,以高尚、规范、有品位、有格局的人物事迹为蓝本,创编符合当代艺术特色、能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宣扬爱国、奋进、快乐、自由等兼具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的精神力量,使得年轻人知历史、懂历史、敬畏历史、以史为鉴,从文化角度树立自信心,具有民族认同感,进而获得充盈的正能量,以应对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反之,如果年轻人每天从手机、网络、媒体中获得的全是碎片化、追求感官刺激、负能量的信息和情感,长此以往,内心便会中空,从而失去站稳脚跟的力量,遇到小挫折就可能会自怨自艾、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遇到大一点的挫折,可能就会无限放大自己的伤痛,进而逐渐丧失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因而,当代文艺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创作一种能够直击心底的“乐”之感动,且于无形中浸润着“礼”之规范,使欣赏者在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个人、社会、国家的共同成长。
2.文艺之“共情”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叫“为母则刚”,我始终不能理解,直到自己成为母亲。当参照物从山脚下变成了山顶,一切物理性的观者视角以及内心曾经有过的怀疑和想放弃的念头,在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我可以做到比想象中更好!
直接经验,毋庸置疑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所有经验的获得都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艺术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情感体验叫“共情”,即通过欣赏一部感人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同等宝贵的情感财富,一种已然扎根心底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怀。
正如国庆档的电影《长津湖》以及春节档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接连两次刷新了爱国题材电影在观众心中的固有印象,且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不断积蓄、触动、喷发出观众心底由衷的爱国热情,而这种实实在在被激发、被燃起的“乐”之触动,是初中历史书上几句轻描淡写的史实远远不能及的。文艺的“共情”作用正是如此,吾辈虽不能亲历战争现场,却能在观影中感知真实的画面、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触动,获得同样真实而宝贵的情感体验。
3.“礼乐”式当代文艺发展路径
当代文艺的发展,亟须一种引领式的“礼”的规范,自上而下地指引文艺这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一种像周礼一般细化至具体生活各个领域的理性认知标准,并借由媒体发声、传播,逐步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实现精神生活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整顿青年一代热衷的游戏、直播、网购等网络平台,重构偶像剧、选秀节目、娱乐宣传等价值导向,从实际生活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共同打造“礼”之规范,促进并引导青年一代建立积极、乐观的成长发展价值观,并持续为之努力。
同时,以共情的“乐”作为实现“礼”的具体手段,自下而上地从每个人的情感需求入手,将正能量的精神信念、道德情怀作为内核,创编成可观可感的艺术作品,引导观者在欣赏过程中自觉与之产生“共情”,获得间接情感记忆,进而获取正向成长的力量。这就要求艺术创作者深入理解并感知心底的迷茫、彷徨、无助、绝望等情感,积极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关注特定人群,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创作出鲜活的人物作品,直击人物痛点,直面人物灵魂,并具有“起死回生”的勇气和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可能就是具体采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方式,糅合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核与人物情节发展的需要,使得观者“共情”其中、意犹未尽,且从中受教。也正因如此,这种“礼乐”式的当代文艺发展路径,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希望“礼”之规范与“乐”之触动,能够作为德治的最好方式,成为社会文艺发展的两只手,携手并进,共同迎来幸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 李世利《〈诗经〉爱情诗中的少女形象》,《漠宇文化》2021年第15期。
[3] 姚小鸥《〈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4] 马子月《先秦两汉琴瑟的礼乐功能与文学意義》,山东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5] 王国凤《〈诗经·小雅〉燕飨诗的礼乐精神研究》,《大众文艺》2021年第15期。
(胡鹏飞,1990年生,女,山东临沂人,北京师范大学202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系统音乐学、音乐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