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所滨
成才需先“成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我以为,教育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区别于动物的“人”,而不是容器、機器,也不是“应声虫”、操作工。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思维。不仅如此,人还具有社会性、劳动性。把孩子培养成“人”,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形成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了孩子需经历社会化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做一个研究者;人具有劳动性,也可理解为实践性,在劳动实践中可以培养各项能力,诸如洞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统筹安排的能力,做一个实践者。
更重要的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好的教育应该走进孩子的心里,点燃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火种。元宵节前,学校开展猜灯谜活动。一张张灯谜卡挂在红红的灯笼下面,孩子们思考着如何取下来。有的学生直接“拽”下来了,这个操作似乎有点“野蛮”,用的是“蛮”劲。有的学生先观察、揣摩,再想该怎样摘下这个卡片。其实,很简单,一手捏住上面的灯笼形状的图片,另一只手将下面的卡片摘下来即可,灯笼形状的图片与卡片是用双面胶贴住的。找到方法,也就成功了。猜灯谜如此,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也如此,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我们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合适的方法,探求科学的路径,点燃心中的火种,感受成功的乐趣。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双减”最重要的是减负提质。如何减负提质,我认为要给孩子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一切。我们推行班级网格化管理,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网格里都有“身份”,都有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我们推进“整理”课程建设,让学生从学会整理自己的书籍开始,提升到整理自己的语言、行为、心理、情绪。我们推广“规划”案例,让学生学会规划学习时间,规划作业层次,规划生活取舍,进而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所以落实“双减”政策,我以为不能只盯着作业的多少、任务的轻重,出发点应该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培养素养、提升能力,在科学规划中学会瞄准目标、创新思路、统筹安排、协调共进。如此,有什么负担减不下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20D903BF-5398-4DC5-A151-553E1D3676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