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022-06-05 08:19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医护肢体医护人员

(浙江省荣军医院 浙江嘉兴314000)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流失、骨骼结构脆化、骨强度下降等状况,增加了骨折发生风险[1-2]。大部分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预后情况不佳,一方面与骨折延迟愈合有关,另一方面由于骨折发生后患者需长期卧床静养,肢体活动功能受限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炎、压力性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4]。为保证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全面照护,有研究提出,加强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护理干预,结合肌肉按摩、辅助翻身、关节活动等措施刺激外周及末梢血液循环流动,以预防血栓形成[5]。除此之外,有研究提出,应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加强医护、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形成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格局,从而提升治疗和护理成效[6]。基于此,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查房与肢体功能护理联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于本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7]相关诊疗标准,经过X线片检查确诊骨折病情,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骨质疏松病史明确;②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③脊髓无压迫,神经功能正常;④病椎后壁结构完整;⑤精神及认知正常;⑥术前下肢血流状态经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正常。排除标准:①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椎体压缩;②心、肺、肾、肝严重损伤;③合并基础疾病且病情严重,或存在相关并发症;④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⑤因暴力骨折入院治疗的重症病例;⑥合并心理疾病;⑦凝血功能障碍或先天功能不足;⑧合并严重椎管狭窄等退行性疾病;⑨既往曾接受椎体骨折手术治疗;⑩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将纳入研究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50~88(71.10±4.33)岁;骨折病程1~7(3.56±0.72)d;骨折原因:摔伤15例,扭伤13例,碰撞伤9例,其他2例;骨折部位:胸椎20例,腰椎19例;胸腰椎损伤程度评分(TLICS)[8](6.13±1.74)分;合并疾病:冠心病7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6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60~89(72.03±4.83)岁;骨折病程1~8(3.44±0.83)d;骨折原因:摔伤14例,扭伤11例,碰撞伤10例,其他1例;骨折部位:胸椎18例,腰椎18例;TLICS(6.06±1.81)分;合并疾病:冠心病9例,高血压13例,高血脂7例,糖尿病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持续干预至出院后6个月。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骨质疏松及骨折治疗的健康知识教育,教授其基础护理方法,指导日常饮食、用药,告知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围术期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术后恢复阶段指导创口护理、卫生清洁、体位调整、肢体锻炼方法,出院后定期随访或于复诊时了解患者康复现状并给予指导建议。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对患者持续干预至出院后6个月,具体方案内容如下。①肢体功能护理:邀请康复训练师为患者制订术后肢体活动康复计划,待术后6 h患者麻醉苏醒后,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从仰卧位调整至侧卧位,至少每4 h变换1次体位,同时按摩健侧肢体以放松肌肉。术后12 h起进行双下肢交替抬高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和抗阻力伸腿训练,单次训练时间15~20 min,频率保持在4~5次/d。术后2~3 d引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患者取平卧位,于受伤椎体下方放置软垫,保持椎体局部处于过伸状态,采用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训练腰背肌;取俯卧位,将双手置于背后,充分伸直下肢,循环收缩及舒张腰背肌,以单次收缩和单次舒张作为1次,单组训练5~10次,5组为1个训练单元,每日完成3个单元的训练;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可于术后第3天起尝试佩戴保护腰围,取侧卧位,使双下肢沿床边自然下垂,由护理人员扶托肩颈部位,协助患者缓慢坐起,嘱患者左右倾斜躯体,进行小幅度活动,在可承受范围内逐渐增加脊柱负重,增强腰背肌力量。术后5~6周,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可使用助行器等工具辅助站立,提醒患者保持腰背向前,双肘屈曲向后,帮助躯体肌肉适应站立发力状态,待能够平稳站立后,可继续进行步态训练和转移活动,单次训练时间20~30 min,每日训练2~3次。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弯腰或持重,肢体功能训练应持续至患者出院后6个月,训练期间以不引起疼痛、不感到疲劳为临界标准,将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制成护理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嘱患者训练出现任何状况时及时咨询并求助于专业医护人员和康复训练师,定期评估患者的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②医护一体化查房干预:由科主任带领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执行巡查工作,查房前护理人员需预先准备好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查房人员进入病房后需主动向患者问好,介绍科室人员组成以及查房流程和工作内容,医护人员共同商讨确立下一阶段的治疗目标和护理重点。查房期间医护人员应保持友好亲切的态度,在患者及家属表现焦虑情绪时给予劝慰和安抚,主动询问并尽量满足患者的主诉需求,鼓励患者树立治疗康复信心;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术后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及血栓形成的具体危害,以现场演示的形式指导家属按摩患者下肢,督促患者增加日常饮水量,嘱患者及家属加强饮食管理。

1.3 观察指标 ①DVT发生率:统计两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率。②治疗依从性:参考宋萌等[9]研究文献制订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该量表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活动训练、并发症预防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2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依从性表现越好。③肢体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ODI)[10]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评分项目,单一项目分别计0~5分,按照实际得分/最高得分×100%换算得最终总得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越严重。④日常活动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11]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包括10个评分项目,单一项目根据患者自理情况分别计0、5、10、1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主活动能力越强。⑤护理满意度:参考陈春燕等[12]研究文献制订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对病房环境、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健康教育、人文关怀5个维度的满意度评价,各维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9例发生DVT 2例、占5.13%,对照组36例发生DVT 9例、占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7,P=0.01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既往研究表明,跌倒摔伤是造成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13]。压缩骨折一般发生于腰椎部位,对高龄患者而言,及时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强化固定局部椎体,能够有效保护伤椎、防止骨骼结构塌陷。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然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骨折的护理方法并不了解,且对骨质疏松症认知不足,在缺乏医护人员正确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因采取错误的护理方法受到二次伤害[14]。为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应对传统教育及康复指导环节加以优化改进。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采用的病房巡查模式一般由值班护士辅助医生完成日常查房,不同职位医护人员的工作各有侧重,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工作缺少有效配合、工作职责不清晰的情况。医护一体化模式是基于“治护一体”理念提出的创新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不同科室部门均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该模式对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重新整合,要求医护人员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由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负责医疗处置和护理观察要点指导工作,由医生和护士负责治护方案的具体执行,进而提高总体医疗服务质量[1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金占萍等[16]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术后DVT预防的重要性,查房期间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科主任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练指导,患者及家属在认真学习护理知识后能够掌握下肢的正确护理方法,有效控制DVT的发生。

常规护理方案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规划和专业性指导,院外随访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老年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康复活动训练时可能遗忘关键的训练内容,导致意外事件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为患者制订详细康复训练计划,结合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制成护理指引手册,患者居家护理期间也能够通过阅读手册反复学习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训练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根据患者对训练方案的适应性及时调整训练难度,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下,科主任及医生能够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治护方案,护理人员也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工作,有利于护理效率的提升。

患者对护理方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参与护理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规护理方案中患者依从性表现往往并不高,原因在于患者主观健康意识的缺乏和行为表现缺少有效、及时的督促[1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能够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被尊重,从而增加了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程度,使患者配合医护工作的意愿增强,护理体验显著提升;院外随访期间医护人员持续跟进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进度,同样有助于患者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保持,因此患者依从性表现较好。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均有积极影响,该方案中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医护肢体医护人员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