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生
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抓住课堂细节,将课堂环节充分衔接,突出重难点,突破薄弱点,充分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将课堂中的点点滴滴落到实处,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拓展与实践,相信这些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都是十分有效的。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这些“点”,有效地带领学生不断感悟、品味与思考。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对于新教材的编排特点与教学要求,我们已经有了些许认识。对于“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关注到知识与能力的有序提升,但是我们更需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好呈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让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素养的真正提高?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在理解文本、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能力的基础上,适时关注一些阅读教学中的“点”,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切实贯彻根本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作为母语学科,语文更需要承担“立德树人”之大任。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会透过文字本身,在教师的指引下,去思考人生,去关爱他人,去感知自然,去表达情感,去理性认识,去了解社会,去爱国爱家。长期的坚持之后,潜移默化间,对于其人格的塑造与良好个性的养成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
教学时,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一篇文章、一节课中,学生对于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是否有一定的认识?是否有自己思想的升华?例如,在讲授《愚公移山》时,围绕“新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学生展开了辩论。在辩论中,学生自己去明辨,去思考,去感悟。辩论中,一个学生说:“科技时代,一切就在指间,不需要像愚公那样劳神劳力,更不需要像愚公那样认死理,一种方法不行,就去想其他的办法不就行了,干嘛一根筋呢?”学生的回答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此时,我作为老师就沿着“死理”“一根筋”做文章,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去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讨论“愚公精神”的本质内涵,那就是一种“执着”,一种“坚守”,一种“压不跨”的韧劲,一种“人定胜天”的信念。此时,我们还可以联系一点生活的实际,如“脱贫攻坚”“新冠疫情”“中国梦”,让学生从中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之伟大,传承之重要。
隨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课堂需要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二、巧妙找准切入点
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很久了,在接受各类教材培训时,我们有了许多新的思考与理解。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课堂简约一点、实效一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就很有必要。找准一个切入点,我们也许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紧紧围绕这一个点,吹沙见金,变繁为简,就能使课堂教学更精炼,更集中,教学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选择切入点的方法很多,可以从题目切入。题目就是文章的眼,抓住题目中的要点就能提纲挈领,教学过程就会线索清晰,节奏连贯,和谐匀称。例如,讲授《再塑生命的人》时,我们就可以依据“阅读提示”,以“再塑”二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需要再塑?”“谁来再塑?”“怎样再塑?”“再塑效果怎样?”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围绕切入点与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感知与理解,教师辅之以引导,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三、努力寻觅衔接点
上一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要想让一节课呈现出精彩,合理自然的过渡与不着痕迹的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教学环节间如何切换?如何衔接?这就是课堂的细节,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智慧与教学素养。在平时的原生语文课堂里,很多时候,课堂环节的衔接呈现突兀、生硬、间断或跳跃等特点,给学生一种机械的、千篇一律的、“过山车”式的感觉。课堂环节有时会让人感觉紊乱,缺乏一线串珠的效果,学生也会感到别扭,缺乏对课堂的整体认知。碎片化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始终被强拉着“走路”,强按着“喝水”,就难以在头脑里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难以形成阅读文本的有效思考方式。
例如,在讲《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文章前面写“我”讨厌阿长的事例,后面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那么,教学时怎样将两者做一个合理且巧妙的衔接?我将课堂预设为“读一个不完美的人”“读一本难得的书”“读一份深沉的情”三个环节,怎样由“人”到“书”到“情”,这就需要我们找准《山海经》这本书的魅力这个点来过渡衔接。于是,我结合两句话进行巧妙过渡——“童年鲁迅一开始对阿长是厌烦、不喜欢乃至憎恶,然而一件事的发生,却让童年鲁迅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对阿长‘发生新的敬意了。这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我又追问:“一本书,为什么让童年鲁迅对于阿长‘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乃至一辈子记住了阿长的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章的第二部分,走进那本‘宝书——《山海经》。”进而再引导学生去领会少年鲁迅对书的渴求,从而产生对长妈妈为他买书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衔接之后,学生就会顺着思路,理解文章、把握主题,有更好的感知与体验。
四、适时引入拓展点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新教材的编写也努力追寻贴近当代学生的语文生活,让语文教学积极适应社会转型、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就有必要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必要的活动,去进行贴近文本内容与主题的拓展延伸。
例如,在《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教学中,在对牧羊人创造的“奇迹”和牧羊人品质与精神的理解基础之上,我提出了问题:“这是一个绘本故事,有许多虚构的成分,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牧羊人一样的人?”学生就会从平时的积累中去找寻,去提炼,去更好地感悟。在学生回答后,我结合“袁隆平”与“杨善洲”事迹的介绍,告诉学生他们就是现实世界里的“植树的牧羊人”,结合颁奖词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尝试给牧羊人也写一段颁奖词。在写作中,学生能结合事迹介绍人物精神及影响,对上课所学进行巩固和提升。
诚然,教无定法,不管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如何不同,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学生本身,看看学生这一主体的能力与知识的积累是否有效提升,这也许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愿景。8A6ACEC4-7E22-4578-BC0E-BD3CCA1B8E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