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盈
【摘要】在唐朝时期,李世民便提出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时至今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史教育当中,也提出了“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的观点。由此看来,历史的学习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对于人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入手,对教学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展开策略性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小学阶段知识的延伸,又是为高中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从这一阶段开始逐渐形成。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历史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以及我国的传统美德,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形式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到在特定的年份,发生了特定的时间,然而没有发挥出这些历史事件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的推进,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生本理念”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设生动的历史教学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研究兴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讨论主题,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且在课堂上进行热烈地讨论,这对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有着良好的培养作用。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这一年代久远的事件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产生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几个思考题进行讨论,如:从地理区位上来说,中国和英国相去甚远,为何能爆发战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当时积极抵御外国侵略的爱国将士们?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通过思考题对思维的引导,学生会对这一时期的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历史大环境有个总体的认识,并且对中英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产生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与现在祖国的强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通过对爱国将士积极抵御鸦片,并在积贫积弱的条件下,积极领导军民进行抗争,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有仁人志士热爱着我们的国家,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从宏观的角度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这些民族英雄家国情怀的影响。
(二)情景教学的开展
情景教学是现代化教学工作中一种广泛采用的教学策略。以情景教学为开展方式的课堂教学工作从教学效果的呈现上来说对于学生有极强的代入感,并且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拟教学环境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感性认识。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一事变邀请几个同学进行演绎。演绎的同学需要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到历史事件的高度还原,而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其他学生也能在兴致盎然中对“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爱国行为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及中国共产党所提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之后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意义形成直观的了解。
这些创新型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但能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传统的教学工作所难以做到的。
二、由宏观到微观
纵观初中阶段的人教版历史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对各个历史时期对我国当时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都有列举。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从这些历史人物入手,通过他们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所做的事情进行深入地研究,从而使学生形成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家国情怀表现产生认知,再将这种思想融入到现代化的社会中,以实现对学生在当今社会家国情怀的培养。
(一)专题课程的开展
针对某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专题课程,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这个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影响力,以及为社会带来的变革。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隋唐时期”的学习中隋炀帝的功过问题往往作为热门的考点,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隋炀帝开展一堂生动的人物鉴赏专题课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一些关于隋炀帝的介绍,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内容的分享,并且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还原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并且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隋炀帝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以及所犯的错误。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
在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当中,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用的技术手段。因此,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使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引起学生强烈的深入研究兴趣,并能通过视频资料对听觉,视觉的直观刺激,積极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思维。
比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式,教师可以借鉴一定的影视资料,如《大秦帝国》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直观地表现,并且对当时的历史人物,如商鞅,秦孝公等进行直观地学习,通过视频资料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看到商鞅变法和秦孝公敢于打破祖制,使秦国变法图强,成为最终统一六国的霸主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形成具体的认识。通过对具体人物的研究,学生也能感受到这些人物思想意识中的家国情怀,在树立崇敬之情的同时,也对这些历史知识得以掌握。
结语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践行者,其任务不仅仅是将教材所罗列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而且还肩负着育人的重担。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不但要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培养,注重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家国情怀素养也能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忠槐. 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J]. 亚太教育, 2021(4):60-61.
[2]耿霞. 浅论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2):1.
[3]吴亚煊.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D].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4]蒋强治.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实策略[J]. 电脑乐园,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