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燕玲
【摘要】进行有效分层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削弱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应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差异
现今大班授课的背景下,我们常常听到许多教师感叹:上课总是只有那么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发言,大部分学生总是沉默不语。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古时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才能发挥学生个性特征。因此,为了克服这种局面,一线教师有必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学生各自发挥特长,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强调:学生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共同学习和进步,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分层教学提升整体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依据前测进行分层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分层教学的依据。因此,在课前,我对学生进行学前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较好地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这一内容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测试。下表是前测的结果:
从前测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26×8的积,但对于计算26×40的积时反而遇到了困难,80%的学生出现漏写、写错进位、进位写在横线上等问题。接着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6乘4个十的积是28个十,但不知道进上来的“2”不知道该写在哪里。由此可见,一部分学生的迁移能力比较弱,另一部分的学生则能够融汇贯通。为了确保步伐一致,提高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优带差来实现分层教学。首先,我让学困生把在竖式计算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通过生生交流的方式,明确“2”表示2个百,应该写到百位上。同时借助数位,直观得出进位“2”写在“8”的左上角“最合符逻辑”。随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检查、改正、说算法。在优生的带动下,学困生的学习参与度很高,很快地跟上步伐。这样的分层教学提升了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习目标分层
《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鲜明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目标分层的目标在于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思维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鸡兔同笼》一课为例,教材呈现了列表法、假设法两种方法,同时在练习后面补充了“抬脚法”的阅读拓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列表法是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而假设法则相对难理解,但它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后面建模这一类问题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例1时,我给学生制定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能够尝试猜、画图进行解决问题;
中层生学习目标:能有序地思考,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上层生:掌握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并了解其他方法。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新授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1、猜一猜:“你认为鸡和兔各有几只?”
2、用表格把所有情况列出来。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问题1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猜中“玩”;问题2则是面向中、上层学生,让大部分学生学会利用列表法找出答案;问题3则是面向上层生,拓展优等生的学习思维。这样根据学生思维层次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能有效发挥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三、练习分层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会把练习分为基础、应用、提升三个层次,重在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同时让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巩固练习:
找一找,你能找到多少个四边形?
设计这样的练习,目的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无论学生是找到1个、2个甚至更多,学生都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能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让有余力的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会从多角度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品质。
在数学课堂上的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喊口号。我们要真正落实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国良.一节会生长的数学课——运用“差异教学”的“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06):67-70.
[2] 李佳栋.基于小組合作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20(3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