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辅助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06-01 10:07唐小峰唐开明苏丽华冯小英易纪津
保健文汇 2022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肺部研究组

文/唐小峰,唐开明,苏丽华,冯小英,易纪津

小儿肺炎是儿科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此病主要是由于各类型的病原菌感染后引发支气管黏膜和肺内感染,患儿主要表现即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和气促 ,同时有大量的黏液性脓痰难以排出,进而引起其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由于婴幼儿生理结构较为特殊,且肺部纤毛摆动能力较差,因此其自主清除痰液的能力不足,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会将呼吸道堵塞,给其治疗增加了困难,也影响了预后效果。因此对此类患儿在常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帮助其排痰是治疗中的重点。以往人工叩背排痰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叩击力度和叩击频次等原因导致其效果不够稳定,近几年机械振动排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此类患儿随机抽取120例并进行分组比对,目的在于分析机械排痰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研究对象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并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纳入病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范围在0.5到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4±1.29)岁,其中男性患儿占比43.33%(26/60),女性患儿占比56.67%(34/60),患儿病程5d-7d,平均病程为(6.36±1.25)d。研究组患儿年龄范围在0.5到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8±1.33)岁,其中男性患儿占比48.33%(29/60),女性患儿占比51.67%(31/60),患儿病程5d-7d,平均病程为(6.49±1.33)d。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经计算得知:P>0.05,具有可比性。已排除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以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医护人员指导家长在患儿背侧位置叩击拍背,叩击时需将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状,角度控制在150°左右,以手腕带动手掌轻轻叩击患儿背部,叩击顺序为自肺底逐渐向上,自外向内有规律地进行叩击,叩击持续时间为3min,频率为40-50次/min。对研究组患儿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法,所用设备为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医用震动排痰机,根据患儿的年龄设定恰当的振动频率,辅助患儿保持引流位,医护人员手持振动排痰机在患儿身体表面进行叩击,叩击时顺序为从右向左、从外向内、从下向上。叩击过程应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避免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每次持续叩击时间为5min,速率设置为10w到30w/s,待患儿排痰后将痰液吸出。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恶心、咳嗽反复、腹泻、呕吐)发生率、辅助排痰前两组患呼吸频次以及心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5d后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为显效,患儿治疗5d后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得到控制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均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率之和。比较两组患儿辅助排痰前后24h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后咳嗽、肺部湿啰音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5.00%(51/60),其中显效22例,有效29例,无效9例。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8.33%(59/60),其中显效31例,有效28例,无效1例。(P=0.008<0.05,x=6.981)。

2.2 治疗前后辅助排痰前后24小时及心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及心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4小时呼吸及心率变化情况(次/min)

2.3 治疗后咳嗽、肺部湿啰音以及住院天数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要短, 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咳嗽、肺部湿啰音以及住院天数

2.4 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恶心、咳嗽反复、腹泻、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实施对比,研究组指标优势性较强(P<0.05),数据见表3。

表3 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n,%)

3 讨论

小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遭受细菌或者病毒等侵袭时难以有效抵抗,极易引起肺炎。同时,由于小儿呼吸道在发育上尚不成熟,气道相对较狭窄,且其组织缺乏充分弹力,其黏膜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血管,在纤毛运动能力上处于较弱状态,无法在病原菌感染后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很可能会导致气道充血性水肿的现象,并造成分泌物大量增加,使患儿呼吸道阻塞进一步加重,严重的会诱发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炎患儿发病后,一般会出现各种炎性物质,造成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明显减少,并导致肺泡膜在短时间内增厚,不利于机体保持呼吸通畅。另外,有研究认为,支气管肺炎发病后,患者气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进入到高反应性状态中,导致机体内部分泌物大量增加,同时使各种炎性物质骤增,对其肺部进行刺激,造成患者出现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或使患者表现出呼吸急促等现象,对其肺部进行检查可发现细湿啰音等。若不能及时针对支气管肺炎实施治疗,则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恶化,进而引起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问题,甚至会诱发昏迷等严重后果,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症之一,大部分是因细菌或者病毒入侵诱发,以冬春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婴幼儿是支气管肺炎的高发群体,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小儿呼吸系统解离解剖结构尚不完善,无法有效地排出各种黏性分泌物,加之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抗病菌的能力较弱,更易出现肺炎。小儿肺炎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以及咳嗽的现象,并表现出呼吸急促等症状,伴随出现肺部湿啰音等,若患儿病情较重的甚至会出现各种神经系统损伤或者循环系统症状。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退热治疗以及止咳治疗等,然而,此类治疗方式在起效时间上相对较缓慢,且疗效有待提高。

小儿肺炎一般用于患儿肺部感染炎症导致,应对于肺炎患儿确诊后及时进行隔离,避免产生患儿存在感染或交叉感染,使患儿能够获得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感染诊断过程中一般通过X线对于患儿实施肺部检查,如患儿存在肺部病变情况,经实验室指标检测检查后病原体为阳性能够诊断为肺炎。患儿感染后应及时进行救治,避免患儿产生缺氧情况。常规西药一般为给氧治疗及小儿肺咳颗粒治疗,给氧治疗能够在小儿呼吸困难过程中通过给氧方式避免其产生血氧含量降低,小儿肺炎颗粒具备健脾益肺、止咳平喘的功效,能够对于体内脾肺不足引发的咳嗽情况有效缓解,使患儿能够恢复正常呼吸,但对于患儿肺部感染情况改善效果不佳。

小儿肺炎患者由于其肺部炎症导致其支气管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等情况,这对患儿的换气和通气功能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加上小儿肺部以及支气管的发育尚不成熟 ,尤其是四岁以下的患儿,其咳嗽、排痰的反射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其排痰功能与成年人相比较而言更差,而痰液对通气效果和控制感染情况均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帮助患儿将痰液快速排出体外对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工叩击排痰主要是靠人力叩击患儿的背部从而产生震动效果以促进毛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的痰液脱离,并通过咳嗽产生的冲击力带动痰液排出,但是此种操作方法只作用在患儿机体表层,而且操作者叩击的力度控制困难,因此单靠此种方法来促进排痰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如果操作人员力度控制不当或长时间对某一处皮肤进行大力叩击还可能对患儿的皮肤或肌肉组织造成损伤,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还可能增加医患矛盾发生的风险。机械振动排痰则依靠机械所产生的振动来起到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此方法不仅能清除机体表层的痰液、有效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肺部水肿等情况,还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深层痰液排出,对提高患儿血氧浓度,改善其血气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相关报道认为此种辅助排痰办法还能够抑制呼吸系统细菌的增殖,使机体对炎症的吸收速度加快,进而实现提高疗效的目的。

小儿肺炎一般在婴幼儿时期产生,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其发病率较高,由于受患儿年龄因素影响,同时其自身防御机制尚未成熟,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对于儿童的正常发育健康产生影响,患儿肺部痰液是否能够顺利排除在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其自主排痰难度相对较大,大部分患儿需要在接受外力帮助下积极排痰。

小儿肺炎主要由于诸多因素引发肺部炎症及气管炎症,由于婴幼儿支气管炎、气管较为狭窄,同时,其组织弹力相对较差,会产生丰富的血管分布,但纤毛的自身清除能力逐步提升,会使患儿感染率提高,引发痰液堵塞呼吸道,降低治疗效果。小儿肺炎大部分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无法对于外界病毒入侵产生抵御,因此,大部分肺炎患儿是由于内部感染导致。因此,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对于病情恶性抑制进行关注,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小儿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一般利用解痉、抗感染治疗,在基础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机械振动排痰属于现阶段能够帮助临床患儿减轻症状的有效措施,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指导可帮助患儿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使其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全面提升临床效果,使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

从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见到,对研究组患儿采取机械振动排痰的方法加以辅助治疗以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取人工叩击排痰的对照组患儿的疗效,患儿呼吸频次以及心率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不适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要短,这是由于患儿痰液被顺利排出以后,其肺部细菌繁殖得到了抑制,炎症吸收加速,因此使得呼吸道呼吸更为顺畅,气道内的阻力降低后其通气和换气功能自然得到改善。同时也会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最终实现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的目的。研究组不良反应(恶心、咳嗽反复、腹泻、呕吐)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指标优势性较为明显(P<0.05),另外,此种治疗方法操作也比较简单,也减轻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儿机体功能以及肺部功能发育均不完善,因此在采取机械排痰时应严格按照其身体情况以及病情设置相应的振动频率,切不可力度过大,以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综上可见,小儿肺炎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引发肺部其他病变,治疗期间辅助其将痰液快速排除是减轻其症状、保持其呼吸顺畅的关键点,对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可以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并缩短各种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促进其痰液排出,且操作简单,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支气管肺部研究组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警惕:支气管扩张不全是咳嗽!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患了支气管扩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