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连整合,以篇达类

2022-06-01 11:02王命文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王命文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在讲授课文时要有大单元和专题探究意识,勾连相关内容,充分整合归类,从而达到“教一篇,知一类”的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不断归类整理,构建起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逐步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领略语文学科智慧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勾连、教一篇知一类、群文阅读

时代在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语文作为与社会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学科,除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彰显时代的气息。然而在知识浩如烟海的信息社会,我们会不禁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于是我们困惑,我们焦虑。怎样才能在语文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遨游,怎样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说:“联结就是你听到了其他生命的呼唤,听到了自我之外的那个世界的呼唤,你不再甘心于茕茕孑立,你想打开自己,拥抱其他的生命,拥抱这个世界。当你对联结有了渴望,在课堂教学中,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瞻前顾后,去前后勾连。”这样看来我们需要掌握一种勾连古今,勾连课堂内外的能力,在勾连整合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见主题,见人物形象,见写作手法,见语言特质,见写作风格,从而实现“教一篇,知一类”。

一、语文教学因勾连而精彩

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勾连的意识,掌握勾连的能力,这需要注重联想方法的学习。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会形成不同的联想。

一老师在教授“如何勾连素材和作文立意”一内容时,运用了相似联想设置情境导入教学:在一结婚宴会上,新郎邓某的一个朋友喝得晕乎乎的,端着酒杯走到这对新人面前,拍拍邓某的肩说:“兄弟啊,结什么婚呢?没听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说罢,全场一片愕然!——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在喜庆的场合里最忌讳说“死”,这位朋友的“祝福语”显然是与整个喜庆环境相悖的。那么如果你们是新郎,该怎么做呢?这样的勾连设计在作文教学中是相当精彩的。对于此例,是要将不吉利的“死”字转变为吉利的词语如“白头偕老”或“一起老去”。新郎是这样回答的:“谢谢你与众不同的祝福,我曾听过一首歌里这样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与这堂作文课内容相似的情境设置激活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和写作兴趣。

再者语文要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勾连可能与课文相契合的“时代的活水”。带着这样的认识习惯来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既能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比如笔者在讲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联系到当时热点问题“孟晚舟回国”,课前播放了视频,“孟晚舟回国是中国外交上的胜利,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然而,87年前有人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这样导入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做好准备。

二、勾连整合,实现专题或大单元探究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忆的联结起来。”语文教学中的勾连,就是要从“本文”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阅读心理,适当地联系有关材料,借他山之石来攻“本文”之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促成目标。当下提倡群文阅读教学,它是一种适合当今文化环境的阅读教学方式,由单文本走向了多文本,追求从单篇到大单元的整合,从而达到“教一篇,知一类”的目的。

其实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个或多个主题,所学的课文中必然会有很相似的主题,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将主题相似的内容进行勾连比照,拓宽这个主题,让学生形成更系统的认知。比如教材当中有很多登高望远的诗词,比如曹操《观沧海》、范仲淹《岳阳楼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辛弃疾《水龙吟》,王勃《滕王阁序》等,这些诗文可以勾连在一起,并向学生解释一个写景画面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观察视角、动静情况、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修辞手法、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冷暖色彩等,有了这样系统性规律性的认知,学生可以触类旁通,知道如何赏析或者写出一段景物描写。

三、作文主题归类中善用勾连,做到“一材多用”。

作文教学通常都会按照各个主题分类教学,如成长空间、情感世界、品质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社科、探索求知等。名师王立根在他的《作文智慧》中说:“‘作文关乎智慧,智慧关乎人生’。在作文教学中培育智慧,唤起灵性,才是第一位的。有了智慧,不愁写不出文章,而且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将终身受益。”王立根老师就很善于归类整理,善于从具体个案的分析中作触类旁通的点拨。

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一方面在积累素材上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是认为一则素材只有一个主题存在,只捕捉到单一的表层意义,却不能深入挖掘更丰富的内涵。实际上一则素材可以论证的观点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可以运用于多篇作文中,做到一种材料“百变使用”。学生在搜寻所积累的素材时,要思考这则素材与题目主题是否有某种联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勾连点,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用一两句话在二者间搭建起一座桥(即要有点题扣题性的语句),使素材的某个意义点与这个主题勾连起来。

比如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抗癌厨房”这个素材,来写“拒绝平庸”、“回到原点”、“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三道作文题,可以找到素材和主题的勾连点,用一两句话揭示这种勾连,点题扣题。如“我们都知道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当他们把无私的胸怀向世人敞开的时候,他们就是拒绝了平庸,就赢得了高贵的灵魂”;“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很好地诠释‘善’的含义。在人性的原点上,我们要学会以善心对待他人”;“我看到了你们的善良、刚毅、温情……那份单纯的善良,那种不屈的刚毅,那份醇厚的温情正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正因为很好地勾连素材和观点,一则素材才有了百变使用的可能。一材能多用,那学生写起作文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作文教學中一方面做主题整合归类,一方面做勾连素材与主题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时代快速发展,语文应紧跟时代,贯通古今,沟通课堂内外,因此勾连整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用新知识来激活旧知识,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勾连整合新旧知识,才有助于形成系统而丰富的认知,从而达到“教一篇,知一类”的目的。勾连如亮丽之花在语文广阔天地里绽放,语文教学因勾连而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君,《更美语文课——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2.肖佑林.以篇达类,归类向深——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22,(11).

3.吴建红.融入归类思想,构建智慧课堂.[J].学苑教育,2015,(16).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