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蕙 黄天庆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资源,依托历史教材是学生深度学习历史的重要条件。然而,历史教材在现实中的使用往往存在着忽视、窄化、误读、过度解读等种种误区,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惑和负担。历史学习不应该如此,教师只有将教材与教学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的阶段和整体认知才能摆脱困境。
“议题”即人们围绕共同关注的同一事件、活动、问题或情景议定的题目或主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并形成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议题教学可充分挖掘教材中潜藏的历史议题,依托真实性历史情境展开深入探讨。笔者以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片段为例,尝试还原以议题为引,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多有不成熟之处,抛砖引玉,以期指引。
一、以议题为引,理顺教材的逻辑
教材自有它的表述顺序和逻辑,梳理好教材的逻辑,便于学生提纲挈领,掌握知识训练能力。[1]以“非暴力不合作”知识点为例,它是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知识点,该知识点的难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非暴力”式的不合作。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设置议题:
议题1:什么叫非暴力不合作?为什么要非暴力不合作?
围绕议题1,学生通过书本阅读可得“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不合作的方式前期是全面抵制,即“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后期则为“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非暴力不合作”的成因要从两方面来解释,即“不合作”和“非暴力”,“不合作”可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前后内容: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扩张侵略、印度民族大起义、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国际背景、综合分析得出甘地“不合作”的原因;而“非暴力”则可从革命斗争流血危害性、印度自身的宗教特性这些历史因素,结合书中小字关于甘地的家庭出身、受教育经历、斗争经历这些背景解析甘地历史人物的特征,进而全面理解“非暴力”的斗争方式产生的历史、人物背景。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
议题2:你认为“非暴力不合作”的十年是进步还是退步?请说出你的理由。
围绕议题2,学生可通过书本1920,1930两段文字材料的前后比较,展开议题討论产生认知冲突:A 类同学:甘地的不合作方式从绝决抵抗到有策略的让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B类同学则认为甘地从全范围抵制到小角落抵抗,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学生反应还原了当时历史:人群中的不理解不支持、操作不当给运动带来困难,而领导者既要做到与自身内部力量的对话,也要团结一致与敌人英国合法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这条道路注定难走,有学生感慨“甘地不易”,有学生感叹“难怪甘地不叫英雄叫圣雄,圣雄比英雄更难做”,通过议题2的开放式讨论,理顺了教材内在逻辑,让学生更能体会历史人物,从人物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顿成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简单的线状关系,也可能是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的复线关系甚至是多因多果的纵横网络关系。[2]这些关系是历史学科特质所在,但也给学生学习设置了障碍。以议题为引,理顺教材的逻辑,便于历史的深入学习。
二、以议题为引,挖掘教材的内容
教材逻辑多半是静态逻辑,而当议题教学推进时,动态的师生对话、互相阐发思想助推,也会对教师、学生的思维产生全新的推动,进而推进教学方向。以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为例,课标的要求是“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课标是基准线,如何让学生“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教学任务如何往深处拓展?笔者在讲清楚黄帝在阪泉、涿鹿两战中击败炎帝、蚩尤战绩之后,进而设计了议题。
议题1:请你结合书本“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这一目内容,寻找黄帝打败炎帝的原因。”
面对这一议题,学生情况反应不一,有的需要教师分解议题任务如“请先找出黄帝、炎帝的发明”,有的则一气呵成,能条理清晰地细数出黄帝部落的6+4项发明(宫室、衣裳、水井、船只、炼铜、弓箭6项发明挂在黄帝名下,文字、音律、算盘、缫丝4项发明为其部下或妻子所创作)。而后教师可带着学生梳理分析黄帝发明的现代类比:
教师可先任取其中一点,解析该发明的重要性,以算盘为例,它可运用于战争中人员调配、进军时速、陷阱布置时间测算等。于是黄帝古代发明被一一与现代产业做了联系,这些大国之基也是黄帝成功之因。比对炎帝部落的五谷蔬菜种植、陶器制作,学生自然可得出“炎帝是农业部落,黄帝是军工业部落”“炎帝是富,黄帝是既富且强,富强,难怪会赢得战争”,这些学生得出的结论在史书上也有印证,“神农氏,为今人所谓伐栽农业”,黄帝在《史记》中“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3],这确是游牧部落的样子。游牧之民,强悍善战;农耕之民,则爱尚平和;所以阪泉涿鹿之役,炎帝遂非黄族之敌了”,然而输赢胜者并非是我想探讨的重点话题。我又设计另一个议题:
议题2:请你再找一找,在发明中,炎帝和黄帝部落的相同点是什么?
学生在已有阅读比较基础上,能迅速找出双方在纺织、音乐上有相同相通之处,这为后来部祖合流打下基础。
两个议题讨论之后,最终师生可共同归纳出炎黄两帝合流的原因:既有纺织、音乐的共同点,又有彼此农业、狩猎业、渔业等技术的相互学习和补充。围绕这两个议题,学生能深入“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的历史信息”(课标要求),能够体悟炎黄两帝代表的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对话,能够体悟炎黄二帝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而整个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碰撞、现实考量,是有益于他们终身发展的。
魏勇老师指出历史课是一个讲理的课。之所以有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历史课不讲理。我们讲知识点讲考点但不讲其中的理。这个理是什么呢?逻辑。没有逻辑的课堂,知识的呈现是孤立的,散乱的,以议题为引,挖掘教材的内容,方能赋予知识逻辑意义,助推学生学习。AD0FE024-2259-4AB4-A2A4-5D1845CC681B
三、以议题为引,完善教材的内容
历史发展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然而教材却是分课、分纲目呈现,就容易出现历史链条发展断裂,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易呈现断裂化、教条化、僵硬化。以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为例,教材呈现“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然而教材没有讲清楚的有两点:①原始人是如何从采摘果子进化到培养水稻、粟黍的。培养水稻粟黍与采摘种植瓜果相比究竟有什么优势?②如何理解“水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这句描述比较空泛,怎样让初一的孩子理解体悟。故笔者设置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能找到水稻的远方亲戚吗?它可能是什么?
该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略作思考,便能得出“水稻的远方亲戚是狗尾巴草”的结论。这就带出了议题1和2:
议题1:与瓜果、蔬菜相比,水稻能最早被人类发现、栽培,它的优势是什么?
议题2:水稻的人工栽培,究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围绕议题1,教师可设疑——“狗尾巴草里那丁点小的米粒点点采集,有这个功夫一大串野果都进肚了,为什么原始人还要大费周章呢?”学生思考后答案也很出彩——“采摘野果、蔬菜具有季节性、不稳定性、难以贮藏保存”、“水稻颗粒虽小,但数量众多以数量取胜”、“原始人生活艰苦,饥饿到一定程度什么都吃,稻米虽小,加点水调配下能成一锅粥,热乎乎的汤水灌下去能抵挡饥饿”、“水稻方便保存和携带,稻种生命力顽强便于异地异时播种”在议题1的讨论过程中,议题2的答案也部分得到了破解,比如水稻的栽培,可以延长原始人寿命,繁衍部族、方便迁移扩张;而在师生互动的助推下,学生可以体验“原始人能因地制宜、从小作物中攫取生存营养”的创新精神,体验中华民族“子孙数代围绕稻米这一小种子不断的生存进化”的家国情怀。
日常历史课堂中,往往存在知道此事此点发生,知道所谓的历史循环往复王朝将相更迭[4],然而究竟走出课堂作为广大的非以此为生的受众群,历史教育带给他们的是什么?所有知识在于活学活用,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当下。历史教学的价值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它应该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5]而采用议题教学,调动学生进行对历史的探究活动,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理顺教材逻辑,挖掘教材內容,激发思考助燃思想,推进教学的方向。议题是一个进行中的课题,教材是常教常新,不断履新的书本,故以教材为本,以议题为引,我会继续探究下去的
【注释】
[1]宋晓亮:《“素养时代”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适宜性》,《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1期,第73—75页。
[2]邹琪:《在过去与现实之间——读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21—22页。
[3]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928页。
[4]梁启超:《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86页。
[5]张汉林:《论有意义的中学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0期,第90—96页。AD0FE024-2259-4AB4-A2A4-5D1845CC68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