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与设计研究

2022-06-01 05:26刘俊梅
旅游纵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

刘俊梅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应立足实践,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培育出经世济民、扎根中国、服务社会的旅游人才。首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课程内容的具体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采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并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其关注旅游发展和社会热点的兴趣。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0-4;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旅游经济学》专题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GYB201410)。

引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本科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1]。《意见》强调,人才培养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本科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向社会输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度出的人才,并有效保障输出人才的质量。同时明确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我国国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现代旅游经济学是随着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开始关注旅游经济问题,我国对此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旅游经济理论也日趋成熟。旅游经济学作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类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基础性和应用性课程。在达到《意见》的上述目标和要求方面,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它又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广泛,涉及大量模型、图形和数学内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较高。

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许多学者对旅游经济学的课程改革和设计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切入,提出了对于这门课程框架结构的理解[2]。有学者提出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主动性[3]。就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的改革实践而言,周生辉和李瑞甜从课程定位、内容贴合现实和教学方法多元化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旅游经济学具体的课程改革路线[4]。张英楠、张艳等人认为开放大学的旅游经济学课程可以引入“雨课堂”和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并提出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可行性设计[5]。也有学者基于高校的定位,提出改革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建议,认为课程教学应体现培育人才的强应用性目标[6]。基于应用型大学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要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教师则要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要认真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既保证引入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又确保学生熟悉和掌握我国旅游经济活动蕴含的经济学原理。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要不断努力寻找新的方法、工具和观点,以便获得新知识并更好地理解旅游经济学这门学科[7]。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经济学的课时较少,但开课时间早,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旅游经济学时相当吃力。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经济学知识”够用原则,让教师轻松的教、学生轻松的学,将教师与学生从繁重的“教”与“学”中解放出来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意见》为旅游经济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些思路,以此为视角,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难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对本课程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进行调整,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并满足其今后学习与工作需要的旅游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上,确立教学内容的大致改革框架。

其一,明确本课程的总体任务、要求和特征。旅游经济学以旅游产品及服务为学习的切入点,系统纳入经济学的供需关系理论,要求学生掌握供需关系下的旅游产品及服务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要熟悉课程的跨学科特征,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旅游学知识。

其二,重新优化课程学习的目标。课程目标的优化具体体现为系统、具体地阐述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并从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及深刻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全面回答为什么要开设一门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学生忽略旅游经济学理论学习的陋习,提高其学习旅游经济学的积极性。

其三,强调思政教育的纳入。《意见》第三部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必须在课程的具体改革中体现,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融入。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旅游活动,本身就牵扯许多经济领域和旅游領域的现象。就经济领域来说,旅游经济学的学习无法避开我国国情、经济改革、宏观政策调控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把握我国国情及掌握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就旅游领域来说,旅游经济学是基于旅游业展开的各类现象和活动,其中就包括我国中央各部委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有关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借助旅游经济学学习关于旅游组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各项政策措施背后所暗含的经济学原则和理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也具有重要价值。DBF8D51D-3281-4540-8165-BA88B6E62864

(二)创新教学方法

旅游经济学的第二个课程改革方向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力求建立一个既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体系。针对本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等特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例如,改变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方法,课堂中增加案例教学、实地调研、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旅游经济学知识的接受与创新的动力,并活跃课堂气氛,解决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厌学情绪问题。

首先,对教师而言,应确保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要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经济学理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调整教学风格。例如,结合我国旅游活动甚至其他经济活动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或社会热点事件,深入浅出地讲授其蕴含的经济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理论。虽然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基础,但旅游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不应局限于旅游活动中,而要适用于各类经济活动。另外,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质量,还要强调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8]。要以现代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灵活运用这两种模式来组织教学。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相关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探索及掌握更多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与方法。

其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引入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使其学习起来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就旅游管理本科生而言,旅游经济学是其刚进入大学便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还处于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完成度较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内容设计,通过布置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较高质量的电子版作业或课件,为大四设计毕业论文积累经验。同时,学习任务的难度不易过高,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具体课程内容设计

要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开展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研究,实现从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化。

(一)引入真实案例

案例教学是运用语言、书面或音像等媒介将一些客观管理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或阅读案例,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点理解的教学方式[3]。案例分析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配合教师的讲解,更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旅游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是重应用,但其内容体系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已经颇为吃力,又谈何具体的应用?因此,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必须引入大量经典案例。经济学理论本身来源于实践,是对经济活动和市场活动中的各类市场主体及经济现象的规律性总结研究。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融入旅游实践的各类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再次回到具体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和应用理论的热情,并加深其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

旅游经济学涉及的理论基本都是以图表、数学公式的模式展现,其中包括公式的推演、图表的变化等[3]。如果还采用以前传统的“板书+PPT”模式,教学和学习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教师要么使用静态的数据模型,要么花费大量时间在做图和公式的推演上,但学生还不一定能跟得上教学进度。故而,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改变教学模式,配合经济学理论所涉图表和公式进行讲解,这也符合《意见》的相关要求。

首先,注意引入动态的数学公式和图表的展演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深化融合,积极利用好网络资源,发展“互联网+教育”“三微一抖+教育”,利用学生感兴趣和使用率较高的应用程序吸引他们参与课程的学习。其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类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9],统计学生学习和参与的情况,尽量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以便后期统计和分析不同网络平台学生参与的兴趣和使用概率,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平台资源辅助传统课堂教学。

(三)具体内容对接思政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诸多经验,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注入了大量的实践检验基础。我国经济采用的发展模式是全球独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就意味着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这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疑惑,或者将理论与实践脱节。

因此,教师只有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适当调整部分理论的学习,纳入思政教育内容,包括对我国发展历史的讲解,为何采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何对接全球发展模式等[10]。只有通过梳理和讲解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才能对旅游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创新,并为其注入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也才能帮助学生基于我国国情理解经济学理论以及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与此同时,课程内容中引入思政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解我国旅游业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并在理论逻辑基础上,扎根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的解决之道,这也符合培养学生经世济民、扎根中国、服务社会的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17)[2022-03-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 s271/201810/t20181017_351821.html.

[2] 李长凤,段晨,毛昕.旅游经济学研究框架构想[J].现代商贸工业,2015(3):53-54.

[3] 庾小玲,生延超.案例教學在《旅游经济学》中的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113-116.

[4] 周生辉,李瑞甜.《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52-59.

[5] 张英楠,张艳,杨慧,等.开放大学旅游经济学SPOC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12):30-33.

[6] 朱磊,李燕楠.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0-123.

[7] 李静.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度假旅游,2018(6):39-40.

[8] 王芳,栾福明.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J].学园,2020(36):29-30.

[9] 王奇.《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157-158.

[10] 任新玉.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151-153.DBF8D51D-3281-4540-8165-BA88B6E62864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