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2-06-01 06:18张磊
旅游纵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大数据

张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一变化极大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同时对旅游管理类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应变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但高校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对大数据技术重视程度不高、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实践性、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不符合大数据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从理念、机制、实践、校企合作等角度出发寻求解决策略,完成人才培養体系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贸港建设下海南与俄罗斯的人文交流研究”(HNSK(ZX)21-98)。

引言

在大数据背景下,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发展态势稳中向好。这一形势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向,促进了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变,对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人才、资源等较为缺乏。因此,高校需要与企业积极合作,构建完善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大数据对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为大众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极大满足了大众的信息化旅游需求,使大众休闲旅游层面的生活状态发生了较大转变。这一系列变化促进了高校旅游管理行业的转型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改革。因此,高校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旅游专业的改革,满足社会对旅游业的人才需求。

(一)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

大数据技术能够解决常规方式无法处理的问题,将其应用到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能够打造多渠道、全方位、高透明的信息共享和信息获取平台,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数据库,有效改善高校教育和学生需求、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旅游管理类人才在学习过程中想要掌握社会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窗期信息,便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行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今后的就业方向。

(二)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

大数据技术不仅为旅游管理类人才提供了信息数据库,还为教师群体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育载体。如今,大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较强,教师如果仍按照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来传授知识,教学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将微课、慕课等自主学习平台应用到实践课堂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喜好接触和学习旅游管理知识,并在课后的学习平台中查漏补缺。这样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快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1]。

(三)实现学生动态化管理

在以往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中,高校存在着教育改革不彻底、人才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要依靠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情况、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数据化管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特长和弱势进行技能专项训练,制订短、中、长期学习计划,从动态化角度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管理。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要求,旅游管理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旅游管理类人才具备数据技术应用的相关能力,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旅游服务工作。

(一)具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旅游管理行业中服务和信息采集等工作都在突破人力操作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智能化操作模式,这一变化极大解放了人力物力,但是也对高校培养旅游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旅游管理类人才在旅游管理综合服务中具备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熟练掌握1~2种数据挖掘软件和平台应用技术。比如,能利用爬虫软件从旅游的重要服务功能上着手,在规定时间内收集用户的数据信息,并分析出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形成智能人像,或者利用Python技术进行旅游流向分析、旅游收入分析、旅游出入境人次分析等工作。这些都是现代旅游管理类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具备数据运营和管理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旅游管理类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据采集和简单处理能力,还需要掌握数据运营和科学管理的能力。旅游信息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归纳,并将这些数据信息上传到大数据旅游信息管理平台中,满足各地区旅游服务站点为用户服务的信息化需求。而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旅游管理类人才掌握数据传输、数据保存、数据安全管理等基本技能,熟练完成各流程中的旅游管理信息操作,如此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流通[2]。

(三)具备数据思维和应变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旅游管理类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数据运营和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数据思维和应变能力,在旅游管理服务中面对突发信息事故时能及时妥善地解决。这就要求其具备敏锐的数据思维,懂得如何将分析处理后的旅游信息应用到旅游服务中,发挥数据信息的最大价值,以此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同时,为了处理在数据信息运营和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传输故障和错误等问题,旅游管理类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修复等,减少损失,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现状

虽然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改革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改革进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又给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对大数据技术重视程度不高、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教育缺乏实践性、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较为明显,需要高校深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根源。F4A2C3B6-9AFE-4023-A799-91276733D498

(一)人才培养中对大数据技术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旅游管理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很少给学生讲解大数据应用知识和旅游管理信息化技能掌握的优势与作用,也较少分析当前旅游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学生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教学任务被动地完成日常学习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许多高校未能从思想层面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改革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另外,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平时也很少借助大数据技术给学生开展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因此使得学生对该内容不够熟悉、学习兴趣不高。

(二)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在各大社会招聘网站搜索旅游管理的相关关键词,发现许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如要求其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具备数据处理能力、营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但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并未将这些能力纳入培养指标,致使所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岗位要求不相符。另外,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学生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在现有培养机制下,高校培养出的旅游管理类人才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3]。

(三)人才教育缺乏实践性

相较于学术理论较强的专业科目而言,旅游管理类专业更倾向于实践性,因此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该专业的人才教育仍然侧重于理论教育,学生即使学习了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也只是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灌输,“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明显,不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另外,现有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先创设好实践类旅游项目,且已经提前为学生预定好流程,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即可,并不用主动思考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

从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情况来看,旅游行业中的服务新业态、新领域、新技术在不断涌现,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等计划尚未全部落实,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实习需求,背离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另外,高校设置的实习基地教学条件有限,数据化设备和技术不够先进,无法满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化实习需求,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程。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

针对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高校需要从加强意识、完善机制、强化技能、深化校企合作等层面出发,加快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旅游管理类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

当前,部分高校在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对学生信息化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的大数据应用技能不过关。对此,高校需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信息化技能培养的重视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大数据学习空间和氛围。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解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信息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并形成心得体会,以此增强学生对信息化技能的学习意识,还可经常组织学生到如今转型较快、大数据技术应用广泛的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俱乐部等单位参观,让学生切身体会信息化技能对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构建长效的培养机制,做好教育规划工作。高校应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设置具体课程,在主科目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学生辅修课程的数量,将数据技能训练、职业素养训练等内容都放到辅修课程中,作为学生能力的重点指标进行考核。高校也可按照“多元培养”的人才顶层设计体系分别细化旅游管理类课程的育人方案,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个性化成长的平台。

(三)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针对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目标和要求,高校应对该专业教育框架进行重新整合,增加实践技能培养的比重,调整课堂内容。高校可按照大数据时代下旅游管理类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来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比如,针对旅游数据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专门给学生设置一套辅修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这些理论,然后定期抽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再如,教师可先对旅游市场做好调研工作,然后再调整学生的技能实战、数据化应用、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指标,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5]。

(四)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想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广阔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岗位。具体而言,高校可与旅行社、旅游俱乐部、旅游企业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根据本校学生数量酌情扩大校企合作的圈子,定期安排本校学生到这些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利用寒暑假、周末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旅游服务的模拟培训,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字化技能和旅游管理技能。同时,高校还可以自己创设实训基地,吸引旅游类企业来本校投资,并为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以此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高校应肩负起培养、教育旅游管理类人才的社会责任,及时了解旅游市场动向,积极调整自身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弥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全方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旅游管理类学生顺利就业、在旅游管理行业中站稳脚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黄燕玲,侯琳.大数据浪潮下旅游管理类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1(6):58-63.

[2] 安娜.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3):228-229.

[3] 劉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0):125-126.

[4] 崔俊涛,龙雨萍,朱运海.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5):79-83.

[5] 杨晶晶.新时代一流旅游本科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不断提升和完善[J].旅游学刊,2020(5):9-11.F4A2C3B6-9AFE-4023-A799-91276733D498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大数据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高校景观设计专业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