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2022-05-31 11:26王小凡
高考·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综合素质

王小凡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等级评定,也是为国家选拔综合素质人才的衡量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变快,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如何促进学生分数和实践能力双向提升,高考评价体系和学科考查方向变得尤为重要。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学好历史、懂得历史、分析历史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讲都是必要的。尤其对当下学生来讲,良好的历史思维能拓宽他们的眼界,使他们了解中华文化,领悟中华精神,对当代教育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历史科目考查内容要清晰地反映历史学科定位,明确历史特性,并结合当下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改革考查内容,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历史考试试题质量。

关键词:高考评价;历史考查;综合素质;实施路径

一、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前提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核心价值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将书本基础知识与历史史论资料结合,既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直观解释出来的历史知识,并且也让学生在史料资源的分析中感受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发挥教材知识和史论资料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最大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概念,并将自己所储备的历史技能应用于对史料分析的实践中,既能保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能让学生对最初的历史事件产生想法,有利于历史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其次,在改革考试内容时,要注意加强历史各知识点的联系。高中历史学科主要以经济、文化、政治为主划分为三个板块,并分开学习,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概念较为模糊。考试试题要基于书本但又不局限于书本,多引用课外历史史料,让学生学会历史事件的推理,基于一个时期的经济特性能够推算出现在经济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水平,能够让学生更加理性地思考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变化的规律和特征。这有助于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小技巧,并且总结历史变化的经验,学会分析历史各概念间的关系和联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1]。

(二)基于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

历史素养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和意识价值观。将它带入高中生历史课堂,就要求当代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具有最基本的历史基础知识储备。在拥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读,学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并且在做题过程中培养独特的历史意识和看待历史的价值观念,根据历史事实解读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发展过程,真正对历史学科形成自己的想法。

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沟通、探讨历史知识的时间,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历史思维和相对应的历史价值观念。这需要教师摆脱传统历史课堂的束缚,改变单一刻板的书本教学,采用多方面开放型的历史考试方式,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多种开放型历史教学方式的学习中了解多种历史知识,这不仅能够顺应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还为历史科目考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历史科目考试内容改革的原因

(一)当下历史科目教学眼光停滞不前

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团队存在着一些问题,年龄较大的历史教师拥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和出彩的历史教学能力,总体来说,他们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贡献极大。但反观其身上也有缺点,他们对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不深,只进行浅显的、表面的历史知识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解释相关历史事件和真实史料,仍只教授学生重点和难记的学习内容,始终认为试卷成绩大于一切,而忽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历史能力的发展,而由他们所设计出的历史试题自然也带有过大的局限性,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2]。

(二)历史考试内容单一

历史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学习思考的科目,它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并将知识转换为自身想法。年龄越大的教师,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底蕴自然也更加丰富,这也就造成了高中历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经验丰富的他们有着强大的专业能力与教学优势,但同时,年龄较大的他们也被禁锢在刻板教育的圈子里,不明确当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建设开放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他们长期向学生传递刻板的书本教育,具有极大的封闭性,无法正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样,刻板单一的历史考试内容会让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变窄,影响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取历史文化知识,对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提升形成限制。

(三)学生兴趣和教师工作质量不高

历史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时它的学习也是枯燥的。对于当下积极活泼的学生来讲,他们很难接受慢节奏的历史学习和知识积累,历史文化的沉重性和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固化,让学生只会学习课本固有的文化知識,而不会再深入了解课外历史内容。此外,教师在参与设计考试内容时,只考虑到了试卷需要,没有认识到哪些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讲是必需的,只将书本中的重难点搬移到试卷上,忽视了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内容,这对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微乎其微。另外,教师在日常考试之后,也没有对试卷效果进行反馈,无法在实际考试内容改革中获得可以改进的建议,导致对教学效果不够清晰,试卷的严谨性不高。

三、高中历史考试内容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高中历史课文和历史史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可以很好地传承其精神内涵,在学习中传递给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学习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在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高中随处可见,好的学习方式和考查体系都能为学生成长和学习提供启示。从红军长征中学习了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古代文字变化和历史遗址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高中历史考查此类具有独特教育意义的历史知识,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学生通过接触许多历史史料,感受宏伟历史故事传递给他们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同时,丰富其历史知识,加强历史情感体验。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历史思维

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也是他们从学生向社会的过渡。在21世纪,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科技的力量,不管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脑,甚至是智能电视的运用,都赋予了他们科技时代的特性,但是没有温度的技术只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并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精神需要。历史学科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代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精神需求,还能够有效地充实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此外,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个人的文化眼光也能随之提升,看待事物真善美的标准也会更加鲜明,有助于形成历史思维。

(三)有助于人才强国战略顺利实施,为国家选拔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个人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历史科目高考评价的重要意义之一,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国家选拔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保障。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素养比起从前已然不同,刻板单一的评价体系已跟不上学生的历史学习速度。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目考试能较大满足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优质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更具备当代国人都应具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四、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一)打好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基础,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起着引导作用,尤其是从历史考试出题方向来讲,一个教师的出题习惯和思维方式会对学生历史考试成绩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要想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方式,拥有良好的课后学习效果,教师的开发任务便是第一步。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团队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混乱、教学质量不高等严重问题。招聘单位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聘用问题,坚持引进适合与学生交流的新教师,多多关注优秀的年轻历史教师,在要求学历的同时,要保障教师的品格素质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创新思维,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历史考试题目实行适当的改变,设计并稳步实施多样化且先进的历史考查内容。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和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恰当的历史教学方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尽力让每一节课程都发挥它的作用。在课程外,教师也要做好考试内容的研究,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和符合当下高考评价体系的考试内容。

例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红军长征的描述,大致了解当时事件所处的时间、当时的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引入课外史料,主要以图文或视频解释为主,解决重难点问题,构成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在设计本节的考试内容时,还可根据历史史料,适当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当时所处的历史时空设计行动和台词,让学生扮演角色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更加轻松,不仅在快乐学习中培养了语言交流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创新考查方式,将日常考试融入生活

1.践行生活化的历史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历史素质。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追求历史教学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提升过程,高中历史教师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某种历史能力时,可将历史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将历史考试和生活结合,并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得到属于学生自己的历史观念,打破高中历史教学考查的课堂封闭性,能够更加活跃地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

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内外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一方面对于课内历史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以历史阅读训练为主题,开展有关历史素材和历史事件的阅读活动。高中历史课本中有着大量史料资源的导入,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资源会在无形中积累历史知识,并且储备相应的历史学习感受,能给学生历史学习带来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教师可在历史学习课程里,为学生开展针对教材中史料的阅读活动,既能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带来的优势,还可起到补充基础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除了注重阅读活动的内容,教师也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给他们正确阅读的技巧,加强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阐述,帮助他们在日后考试中快速理解历史材料所表述的主题。

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时,书本上有对当时历史背景和发生事件的众多描述,教师可在课前的5分钟让每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段落进行阅读,同时表明自己在此小段落中学到的历史并分享给大家。紧接着在具体课程中,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述,告诉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应注意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重点人物以及场所,又或者是历史名言,让学生在看到一篇史料时能够下意识地抓住此类段落细节,顺利分析出历史资料中的时间背景和对应事件,帮助他们在日后历史考试中节约时间,提高学生对历史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设计完善的历史学习和考试评价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好的历史考试内容也要依靠教师设计优质的评价手段,方便学生及时认识到历史学习中的偏差和问题,随时改正。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采取多元化且轻松自由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首先,历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触,了解形成此学习理念的根本来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学习问题,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与想法,促进师生间良性交流关系的形成。

其次,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成绩進行评价时,不可一味地依靠卷面成绩,更要融合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教师要在具体的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合理地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历史问题,将问题的解决包装为历史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历史学科的本质内涵,在循序渐进中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让教师专业化且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对他们进行更加准确的学业分析。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科目考试内容改革要以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为基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践时,要根据历史科目的时间、空间特性以及历史的学科定位分析,确保达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想法的目标。考试不仅要专业化、严谨化、条理化,同时也要人性化、功能化,即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历史眼光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将历史学科的特点带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社会温度,体验真情,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塑造作用,完成高考评价体系下历史科目考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33-37.

[2]程力,李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物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38-44.

[3]徐奉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9-64.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综合素质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