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教学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实效实践路径研究

2022-05-30 22:06徐雪
理论观察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飞跃,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的单一、辅助书目的缺乏、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充分等问题影响着本课程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法,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法改革;“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1 — 0166 — 04

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帮助学生扣紧“第一粒扣子”“解决总开关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内在需要。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多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团队,开展了相关教学探索。但目前关于课程的顺利开设和优化升级,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多所高校及学者从“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入手,综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1],试图解决课程开设面临的问题,但总体来说不够系统全面,逻辑体系不够清晰。基于此,本文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汲取其他高校优秀经验,尝试以“三位一体”教学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实效,切实解决本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意义及教学现状

(一)课程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材关系十分密切。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增进对科学思想理论的信仰,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与拥护,并积极投身到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教学现状

在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中,高校多采取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了解本门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以哈尔滨广厦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实践为例,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5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率96.8%。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后,课题组发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率高达86.5%,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当前的教学模式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有11.2%的学生表示本门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7.8%的同学表示教辅书目不全面,4.5%的同学认为课程缺乏实践性,另有5%的同学提出本门课程应当采取新型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变大家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足的整体环境。

(三)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教辅书目短缺、学情掌握不充分等因素都制约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一,实践教学存在短板。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学生认为由于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授课方式传统,教师存在本本授课、重视单向传递知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发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应用不够全面,它们之间的衔接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压缩互动时长,长此以往,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缺乏辅助学习书目。在调查问卷中,7.8%的学生表示由于没有统编教材,较难记忆理论知识,并对课程考核内容不清晰,考核难度较大。2021年3月,为更好地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多所高校编写了《黑龙江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讲义》(征求意见稿)。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师和学生没有权威的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多源自于教育部下发的统一课件和教师的自编教案,考核内容难以落实,也不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三,教师对学生真实想法掌握不足。此次调查问卷中,有2.8%的学生反映教师所举案例距离学生较远,认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还有2.2%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实践性认识不足。由于目前大学生均为00后,他们一出生就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物质更加丰富,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2]。由于本课是大班授课,教师很难掌握全部学生的理解掌握与实际应用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才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三位一体”教学法内涵

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需要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为“三位一体”教學法提供了可能性。“三位一体”教学法遵循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的“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旨在破解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从“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教学模式。

首先,“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课,活用实践式教学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3]。要讲好这门课,离不开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教学案例和素材,开展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的应有之意。所以,想要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效,一定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调整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尊重学生教育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导向,丰富实践课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广泛使用参观法,并引入学生喜爱的红色剧本杀,旨在解决传统授课手段单一、本本授课等问题。

其次,“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立足于校园课堂,创新翻转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4]。因此,要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必须丰富授课形式。“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创新翻转课堂,完善师生互动形式,巧用情景启发法,尝试用情景演绎的方式导入课程;搭建虚拟仿真教室,增强学生体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此外,为解决学生缺少辅助学习书目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契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接受特点,设置辅导用书二维码。

最后,“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依托学习通APP,灵活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换言之,想要讲好思政课,必须将线上线下资源融合,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思政教育新平台。基于此,“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充分整合互联网学习资源,以弥补缺乏教辅用书的不足;同时,在学习通上建立“研习社区”,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适时予以指导,以期达到与大学生思想共鸣、价值共通和情感共振。

三、“三位一体”教学法实践路径

(一)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课,活用实践式教学法

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丰富实践课形式

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00后”,他们思维活跃、信息源丰富、个性比较强,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兴趣不高,喜欢追求新鲜感,追求多样化的趣味课堂。所以思政实践课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实践方式。

2.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广泛使用参观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找到合适的实践方法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以课程内容为导向,结合参观法和发现法,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形成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指引学生在用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同时,梳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课为例,在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五色教育”相融合,开展五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其中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可以利用哈尔滨广厦学院“红色动脉”展厅资源,组织学生课下参观“红色动脉”展馆,使学生了解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的源头、脉络和内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这种实践教学,具有直观、具体、现实的特点,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向结合。

3.引入红色剧本杀,强化实践教学

剧本杀是一种注重“沉浸式实景体验”的潮流娱乐方式,基本游戏规则是玩家选择角色、阅读所对应剧本、搜集隐藏线索,并由此推动剧情发展,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近两年具有家国情怀的“红色剧本杀”在全国掀起热潮,情节设计巧妙同时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剧本层出不穷,深受大学生喜爱。“三位一体”教学法内在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将剧本杀作为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在课后由同学们自由组队、自选剧目、自编剧本。要求剧本题材以爱国爱党为核心,展现新时代奋斗群像,不得出现死人追凶等情节。学生们在创作剧本杀故事时会主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以及其他思政课的相关内容,成为玩家后更能够亲身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學方式可以解决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的问题,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互动效果和认同度。

(二)立足于校园课堂,创新翻转课堂

1.情景演绎导入课程,巧用情景启发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可以依托“三位一体”教学法设置“情景演绎”环节,即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设置好情景演绎内容主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红色故事、新时代故事、热点新闻等,每节课选一组同学在课前进行一段不超过五分钟的情景演绎,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拓展评论,引出授课内容。“情景演绎”能够使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的查阅资料、设计演绎内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内容,转为主动思考学习课程知识。演绎过后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评论,真正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有效解决了思政课互动性难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也有利于启发学生多元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利用VR虚拟仿真教学,打造思政课新模式

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有个别学校使用VR仿真教学进行授课。从理论层面看,VR虚拟仿真教学符合构建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教育学理论;从实践层面看,VR虚拟仿真教学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教学中面临的制约和梗阻,极大程度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VR虚拟仿真教学通过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将思政教学内容以720°全景的方式、具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游览虚拟场景、与虚拟人物互动,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直观理解与印象。通过努力构建集沉浸式、交互式和开放式为一体的虚拟仿真教学环境,营造学生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虚拟仿真思政体验课画面立体,身临其境,比语言文字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体验感极强,例如可以立足本土实际,依托ilab-x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将“红色动脉”做成故事化、场景化的VR体验,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20世纪初叶的哈尔滨,亲身体会白山黑水间的革命史和斗争史,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意识。

3.灵活运用二维码,打造“线上教学辅导书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理论阐释与学生内化于心相互融合、彼此互动的过程。因此,既要重视理论阐释的维度,也要重视学生内化的维度。教师应该充分研究和回应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惑,深入分析、主动解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善于发掘适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回应学生的学习期待,使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解决学生提出的缺少教学辅导书目问题,本课依托“三位一体”教学法,在每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中放置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获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讲义(黑龙江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黑龙江版)》中关于本节课的内容,方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理论困惑,进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

(三)依托学习通APP,用好线上移动学习平台

1.依托学习通平台,灵活使用互动式教学法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引入学习通,在学习通平台上考勤、提问、测验、抢答等已经成为常态化。利用学习通除了能够高效管理课堂外,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利用学习通互动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还能够使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的注意力,灵活掌握知识点。这要求教师在课前深耕教学内容,找到适合本节课的互动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同时,这种线上互动也可以当学生平时成绩的佐证,便于老师掌握学生情况。

2.整合线上学习资源,重点使用自学辅导法

由于本门课程没有学生用书,所以在线下授课时,教师要将每节课的思维导图上传至学习通班课中,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利用学习通中的教学资源,提供各章节的学习目标、主题讨论、自学作业、作业答案等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要对其他线上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归纳,以便学生获取多元化知识,扩宽知识视野。在线上授课时,教师可以建立“研习社区”,开设专题论坛,带领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共同制订研究计划,探讨研究课题,并对学生进行分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真正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3.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政教育新平台

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可以将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融合,成立新媒体中心,将教学内容投放到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平台中,并要迎合“00后”的传播内容及传播形式,创新高校课程思政和宣传工作。同时新媒体中心的搭建和运营也要依靠学生,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利用新媒体阵地,广搭“云平台”,做好“云思政”。学校应着力宣传对学生有鼓舞作用的热点话题,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与新闻时事相融合,例如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准备设置三个模块,分别为新思想新闻汇总、新思想我来说、“我”眼中的习近平。这三个模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主要内容为导向,以时事热点新闻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引发学生热议、唤起学生共鸣,强化学生辩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师生沟通渠道,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不再是单一式传统教学,而是通过实践课拓展教学时空,重塑课堂生態,引导学生自主化、多样化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多元化发展要求,实现实践型、研究型、文化型教学整合。

结语

综上,“三位一体”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实学生实践课学习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兴趣,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进而指导学生生活。但“三位一体”教学法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这不仅对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标准,也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果,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成为学生都爱上的“热门课”。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3]“‘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4]阮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展望——基于对15所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调查分析[J].文化软实力,2022,7(03):48-56.

[5]杨雄.“00后”群体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新特征[J].人民论坛,2021(10):18-22.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11 — 13

基金项目:哈尔滨广厦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民办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编号JY2022Q03。

作者简介:徐雪(199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