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策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对外传播的成效越来越突出。面对良好的国际文化传播发展态势,民族地区的影视教育应当不断营造民族文化场域,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和准确表达民族文化,强健学生民族文化筋骨,夯实学生中华民族文化素养之基,精准表达民族文化内涵和意蕴。以此为核心,在教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差异化的民族影视教育战略布局方面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传播需求的高水平、精细化、专业化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传统文化 影视教育 人才培养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与蒙古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强的地缘优势,又跟蒙古国有着民族同源性,与俄罗斯有着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俄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质的跨越,中俄蒙文化交流的全面推进,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表达方式在对外传播中更容易产生认同感。此外,随着中华优秀文化逐渐在俄罗斯和蒙古国落地生根,在中华优质文化浸润下,具有收视黏度和忠诚度的俄蒙受众队伍在不断壮大。因此,在“多元一体”的框架下认知中华文化,扩展民族地区影视教育的国际视野,努力打造助力中俄蒙经济发展交流的中俄蒙文化圈,才是提升民族地区影视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才更符合现实需要。
在这一形势下,影视教育如何培养一批有愿望讲好中国故事、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有热情讲好中国故事,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和内涵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影视教育应当顺势而为,抓住契机,不断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发挥影视专业的特长,以民族地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基础,将中华文明滋养下的民族文化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加以传播,讲好有特色的中国故事。充分发挥和调动民族地区地缘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能够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局的优秀的影视专业人才,提升中国对外宣传的力度和效度,实现提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目标。
一、夯实学生中华文化素养之基,精准表达传统文化内涵
(一)营造民族文化场域,浸润学生之心
影视艺术自发明至今100多年时间,有关电影技术、艺术的说辞,学界虽有“东学西渐”之说,但主流更认可“西学东渐”。再加上西方电影理论在学界绝对的话语权以及好莱坞电影无论院线的票房收入,还是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盗版,抑或遍布网络的好莱坞大片或美剧,这种暗含“西方中心论”、鼓吹“西方霸权文化”的思想越来越被一些中国网生代所追捧,来势汹涌的西方文化裹挟着网络大潮中翻涌的各种灰色、边缘、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正侵蚀着大学生,使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式微之态的趋向。随着国家一系列正本清源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开始投身于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影视界也不断推出极富中国古典文化特质的精品力作和红色经典IP,持续引发年轻受众的关注,散发着东方哲学智慧的影视作品也开始被年轻一代所认可和接受。因此影视教育也要抓住业界、学界向传统回归的大趋势,努力营造贯穿始终的中国传统文化场域,在美育通识教育方面增设中国古典、现当代文学品鉴、诵读以及中国经典文献阅读等课程,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力、认知力和鉴赏力,并从中吸收营养,汲取智慧。艺术素质教育则要从中国传统书画作品和礼乐文化中借鉴品味中国意境之美、气韵学说之妙、中国精神之绝,重塑学生的兴趣点,并能自觉关心、关注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专业素质教育方面鼓励学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方法、寻找灵感、寻找创意,激发学生艺术感受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引导学生塑造独具东方审美意蕴、富含东方思维特质、彰显东方人文内涵的优秀作品。
(二)激发民族文化认同,铸造学生之魂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贯穿美育通识教育、艺术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全景式熏陶和深耕培育,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从感性到理性,从表层到深层,跨越式的、全新的感悟,创新性理解和养成独具东方魅力的思维方式,进而树立起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生发出的牵引力,又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萌发更进一步深入接触、认识传统文化的愿望,再进一步转变为熟悉、认可传统观念,再到主动、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最终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内核,提炼出和现代社会融合的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承、中国精神之弘扬、中国气派之彰显、中国品牌意识之树立的目标。因此对于影视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影视文化创作观念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把选题的兴趣点聚焦于民族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上,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真实、准确的民族文化故事。反之,要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首先必须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确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并由此激发出创作热情,在作品中正确地表达民族文化,同时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通过作品来了解我们的文化,形成文化的影响力。
(三)正确表达民族文化,锤炼学生之功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始终被西方主流文化作为他者眼中的中国文化被扭曲、矮化、消极、负面地呈现,甚至是丑化。而在西方国家,甚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当比例的人是通过好莱坞作品,间接地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从而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抵触情绪。虽说这一情形多年来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随着中俄蒙经济、文化全方位交融铺陈后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作为未来影视创作人才储备的后生军,影视人才有义务和责任将中国真实的民族文化、民族生活和民族性格呈现、传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进一步打破文化隔膜和屏障,消解偏见。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担当是在充分、深入地理解,并能准确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谓的民族文化准确表达,不仅囿于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表达。其中包含着民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善良、勇敢、担当、爱国等思想内涵的发掘,并进行可视性呈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是从民族文化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或对同一题材的经典作品进行多元化影视叙事表达的训练入手。例如通过古诗词影像化、意象化训练以及中国经典影片同一段落多样化重拍、仿拍训练,通过举一反三的实践强化具象叙事的能力、方法和途径,深刻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意象和意涵,提升学生具象表达的精准性、精确性。其次是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思政課的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既强调文化的对外推广普及又突出文化的价值引领,既凸显文化的独特基因又体现文化的整合能力,既鼓励历史的文化传承又要求时代的文化创新,既强调文化的政治性又要求文化的普适性,重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深刻领悟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的立足点、核心点和终极目标。正如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这是一种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融合,既是艺术创作的指导原则,又是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再次是在文化交流中匡正学生的文化观。据相关统计,截至 2018年,蒙古国每年来华留学生有8000人,占内蒙古留学生总人数的73%。而内蒙古高校与俄罗斯合作办学的就有6所之多。因此继续加大与蒙古国、俄罗斯和中亚等国家教师、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开展中俄蒙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生影视大赛和影视展映活动,通过将优秀影视作品在3个国家高校间的集中展映,来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轻受众面对面直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纯粹的中国文化,让中国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点和审美习惯,在文化的对比、碰撞中进一步提升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提振民族自豪感,营造文化多元共生的文明理念,在尊重和满足外国受众的文化接受特点和审美习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主动展现真实的中国和独特的中国文化,提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进而发挥民族地区的影视教育的地缘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在国家对外文化输出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新型影视教育格局的建构
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寻找创意,吸收营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下,培养一批擅长以独具东方意蕴的内容和审美表达方式来感染人、感动人、感化人的影视人才,是影视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这一立足点下,反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收视趋向和审美需求,发挥民族地区教育优势,提出策略性的应对方法,从而契合国家战略要求,培养一批能担当国家重任的高精尖人。
(一)影视教育定位: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树立精准传播意识
根据多方面考察调研、座谈、业界人士访问等方式所获得的数据显示,虽然77%的蒙古国受众仍习惯通过电视媒介获取信息,但依然看到了未来电视媒体的颓势和新媒体兴盛的趋向,因此影视教育应顺势而为,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在国际文化传播策略上,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营造学生从泛众到精准传播的意识,适应多媒体并存的传播业态下的民族文化表达,不断增加适应业态发展的新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新的知识和内容。尤其是以微电影、微记录,甚至是适应于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的内容生产,教学内容增加短视频制作以及新媒体技术、艺术、传播特点和竖屏界面为主导,采取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线上资源整合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同时开拓内蒙古日报社“索伦嘎”融媒体平台和内蒙古电视台“奔腾”新媒体平台为重要实习基地,以平台实施的蒙古国、俄罗斯项目为抓手,加大实践的力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联合实习和专业研习中消化吸收,再将贯穿大学4年的全流程实习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从理论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补充学习,在实践积累、总结经验的同时,依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化、深挖适应媒体传播手段、特点的知识,由宽口径的泛泛而学转变为小口径的深耕细作,即围绕新媒体为核心的,由音频、视频及文字的传播和整理能力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到工匠型的特定领域精耕细作再到兼具高新技术、高人文素养和卓越创意策划的复合型尖端人才的阶梯式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掌握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同国家受众的不同观影习惯和审美特点,从民族文化中发掘适应其媒体传播的精品内容,或是把经典的民族文化改编成适应不同媒体的内容进行传播,紧跟时代发展,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叙事方式、多种内容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
(二)影视人才培养:分层策略,让中国故事“脚踏实地”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融合的当下,多媒体、跨媒体传播成为一种常态,不同媒体传播特点导致的受众分化,迫使媒体从广义社会传播向分层社会传播转变,建构受众分层的传播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影视教育也应适应媒体的发展趋向,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专业特长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实施人才培养分层策略。按照“通用类课程模块”和“专业特长强化模块”建立两阶分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第一阶段实施“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来夯实学生通识类和专业类基础知识。在教学第二阶段实施“专业方向模块”+“专业强化模块”,即结合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精细化、高端化、前沿化、专业化“小口径”培养目标的深耕细作,结合“项目制”业界师傅为主、学界教师为辅的工匠培养模式,不断强化专业实践的应用能力和实操水平。以贴近前沿、精细化的人才培养内容,高效率、最优化的人才培养制度和过程监控、评价机制相结合的过程监督为保障的多维矩阵为依托,建立短、中、长期多目标并存,教师、学生和业界导师多主体激励和多环节控制的过程监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设计、全过程培养、全过程监管为手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优质人才需求。
(三)影视教育布局:差异化策略为国家文化输出保驾护航
目前内蒙古地区各高校影视教育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迫切需要统筹、整合区域内高校资源,实施差异化的影视教育策略,充分发挥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以适应新时期国际文化传播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如呼伦贝尔市与俄罗斯接壤,以俄语教学优长的高校优势明显,且当地大学生俄语水平相对较高,语言优势明显,俄语教学在当地较为普及。而在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等地则以蒙古语教学见长的高校优势明显,因此影视教育的侧重点和落脚点应有所区分,发挥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和差异性,实施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服务于特定国家的影视人才的策略。此外,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那种“多国一策”的传播策略明显滞后,成为国际文化传播的瓶颈。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的区域战略来看,需要精耕细作,从媒体策略来说积极实施 “一国一策”“一国多策”甚至“一媒一策”或“一媒多策”的影视传播策略。高校在未来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也要体现“一国一策”“一国多策”以及“一媒一策”“一媒多策”的思想,尤其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受众需求和对外传播文化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力行推广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模块化、个性化、小班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分工合作,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传播市场需求的高水平、精细化、专业化的尖端人才。高校影视专业差异化的布局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策略,恰恰能满足未来影视人才的精细化需求,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影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2038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道新.道技并重 知行合一——北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源头活水[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22-25.
[2]钟大丰.多义的影视教育理念与实践趋向[J].现代传播,2020(11):158-163.
[3]马宏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新闻论坛,2021(4):119-120.
[4]徐翔.汲取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智慧建设一流艺术院校[J].艺术教育,2022(1):10-13.
[5]马宏波,徐峰.内蒙古主流媒体建设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实践[J].中国记者,2022(6):94-96.
[6]张丽伟.影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20(4):227-230.
作者简介:马宏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教授,蒙古国研究生大学电影学博士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