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如琼 夏天一
【内容提要】作为多元的视频内容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类视频以其平实的叙事方式与多元的叙事手段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在美食类视频的创作中,情感共鸣作为视频内容创作者与受众的对话桥梁,成为了美食类视频创作者所追寻的目标。本文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框架,将哔哩哔哩弹幕网的头部UP主“盗月社食遇记”作为研究对象,去分析以“盗月社食遇记”为中心的互动仪式中的群体公共空间、仪式身份界限、成员焦点关注以及共享中的情感共鸣等要素的建立,继而探寻其互动仪式形成后产生的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盗月社食遇记”与其受众间互动仪式的建立和形成过程的分析,去启发同类美食内容创作者。
【关键词】互动仪式 B站 盗月社食遇记 美食类视频
“盗月社食遇记”(以下简称“盗月社”)作为Bilibili弹幕网(以下简称“B站”)的头部UP主(即B站的视频上传者),其以“心里有光,哪儿都美”为起点,用镜头讲述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通过情感共鸣,“盗月社”吸引到大批受众。由此,本文以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为框架,选取B站美食区“盗月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互动仪式机制,进而探寻同类视频进一步发展的应循之策。
一、互动仪式中的情感链接
互动仪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的,最早被用来表示一种表达意义的程序化的活动。尽管在戈夫曼以后,互动仪式这一概念得到进一步阐发,但这些阐法仍然只偏向于互动仪式的概念和社会功能,并未作其他方面的延伸。
而柯林斯则通过融合符号互动论、拟剧论、情感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重新阐释互动仪式,以期去找寻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在柯林斯的讨论中,情感能量(EE)成为其特别关注的要点。柯林斯认为,情感形成互动仪式的核心要素,而这种情感不同于转瞬即逝的短期情感,而是一种长期且稳定的情感,这种长期稳定的情感构成了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
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充分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比以往更为畅通,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的构建变得更为容易。面对着互联网营造的更为开放多元的媒介环境,互动仪式的构建变得更为多元且去中心化。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这种长期的、稳定的情感能量逐渐演化成为节点化的情感链接,新媒介环境营造出了全新样态的互动仪式。由此,这种全新样态的互动仪式无疑凿通了美食类视频内容创作者与其受众进行情感链接的通道。
二、“盗月社食遇记”互动仪式的建立
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在美食类视频内容创作的过程中,以“盗月社”为代表的UP主必然需要依托其所属的平台——B站进行相关情境的构建,与“盗月社”相关的互动仪式便在情境的构建中应运而生。
(一)群体共在:新技术营造的公共空间
群體共在是互动仪式重要的组成要素,在传统的互动仪式中,群体共在需要成员在物理上处于同一空间。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为群体共在营造出了全新样态。在新样态下,群体打破了空间的桎梏,得以在一种开放且交互的场域①中实现虚拟的共在。换句话说,群体共在在虚拟的公共空间中得以形成。
在“盗月社”的互动仪式中,B站为美食类视频的创作提供了实现虚拟共在的交互的开放场域。作为国内知名视频平台之一,B站拥有着较高的用户活跃度。根据B站财报,B站在2021年第三季度平均月活量达到了2.672亿人次,较2020年同期上涨35%。②在高月活状态下,B站为其平台的UP主提供了足够开放的交互场域。用户与UP主作为互动仪式的主要成员,在平台营造的公共空间中实现了虚拟共在。
(二)身份界限:视频平台中的“用户墙”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形成需要对局外人设定界限。通过界限的设定,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可以明确谁参加了该仪式。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公共空间的存在,这种对局外人的界限看似淡化。但就视频平台而言,其所构建起的“用户墙”成为了这种界限的全新表现形式。
所谓“用户墙”,顾名思义,便是一种通过设立准入门槛筛选用户的方式,这种准入门槛包括但不限于付费制、考试制等。“用户墙”作为准入门槛,实际上已经被多数视频平台所应用。但多数视频平台采用的是以付费为门槛的“用户墙”,即“付费墙”,这些平台欲通过“付费墙”的方式将优质内容所产生的流量迅速变现。
而B站选择的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在B站建立伊始,由于其ACG交流社区属性的需要,以考试为手段的“用户墙”便作为其筛选用户的重要途径。通过“入站考试”,B站筛选出了认同其网站定位的用户,并对这些用户开放相关权限,从而让其加入其公共空间中。尽管如今B站的定位已经扩大为“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但是入站考试作为用户的价值认同度的测试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也正是由于B站“用户墙”的区隔,互动仪式的参与者才明确了界限内的成员,从而将局外人排除在外。
(三)焦点关注:算法推荐下的虚拟共鸣
此外,互动仪式形成需要聚焦仪式成员的关注点,并将关注点相互传达。在当下,算法逐渐成为视频平台内容分发的主要方式。利用算法技术,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用户行为去分析其兴趣,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分发。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会聚集在一起,在聚集中形成焦点,进而参与到互动仪式中。
B站同样也将算法推荐作为其内容分发的重要依托。在用户浏览B站推荐页时,其所接触的视频均是算法根据自身偏好推荐的。在这种机制下,“盗月社食遇记”的视频便会出现在被算法识别为“偏好美食区视频”用户的首页中,从而可以精准地匹配到对此类视频感兴趣的用户。
与此同时,B站的算法推荐还会受到视频标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UP主在视频上传前会根据视频内容预先设置视频内容标签,例如在“盗月社”的视频《当美食up主这么多年,就没吃过这么硬核的早餐!》中,UP主除了设置了“美食”“日常”等四个视频类别标签外,还设置了如“抓饭”“羊排”“新疆美食”等与视频内容相关的标签。在算法机制的影响下,这期视频会被推荐给画像中包含此类关键词的用户。基于此,UP主可以通过分析视频后台的数据去获知用户偏好,进而按照用户喜好进一步进行内容创作。在算法机制中,“盗月社食遇记”及其粉丝达成了在虚拟空间里的共鸣,并在共鸣中实现焦点的强化,从而推动互动仪式的形成。
(四)共享情感:视频创作中的情感升华
在互动仪式形成的诸要素中,成员间的情感共享必不可少。对于视频内容创作者而言,通过镜头语言进行情感传递是其内容创作的重要策略。因此,在内容的创作中,如何将镜头记录下的事实记忆上升为会引起视频受众共鸣的情感记忆③是视频内容创作者应当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互动仪式中情感共享的重要保障。
在“盗月社”的视频内容创作中,其以“心里有光,哪儿都美”为出发点,创作出了许多让受众感到“暖心”的视频,从而构建起了传受双方间的情感记忆。在其视频《上海弄堂吃大排档,田螺吸着吃还是吹着吃?》中,通过店主故事与镜头语言的相互配合,这一视频得以进行丰富的情感传递。在视频中,通过现实和想象间的辩证运动,观众会将视频传递的情感进行内化。在内化中,视频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链接得以加强。④
“弹幕”作为B站用户沉浸式观看视频的重要途径,在情感共鸣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将包含即时情感的句子表达在弹幕中,观众可以直接参与与其他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互动,进而强化在情感传递中的情感共鸣,助推互动仪式的达成。
三、“盗月社食遇记”互动仪式的形成
综合各要素,“盗月社”与其受众完成了高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进而形成了与受众交流的通途,互动仪式由此达成。
(一)群体团结:公共空间中的身份归属
互动仪式形成的第一个标志便是群体团结,即成员在仪式中形成了身份的归属感。在视频平台中,这种归属感便是以平台的订阅机制为基点的。用户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便会利用平台机制对内容生产者的频道进行订阅,从而以粉丝的身份参与到互动仪式中。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这些用户逐渐接受了视频内容制作者所构造的身份认同体系,继而实现了身份的认同。
截止到2021年12月,“盗月社”已经获得了636.5万名粉丝,这些粉丝成为了互动仪式的主要参与者。在B站,用户可以在“动态”板块中获知自己所订阅的UP主的最新动态,这使得粉丝与UP主间即时链接的绿色通道得以贯通。在长久的链接中,粉丝潜移默化地认同了其粉丝身份的标签,继而更多地参与传受间的互动仪式。“社员”作为“盗月社”所构建的身份标签,便在长期的即时链接中为粉丝所认同。这种链接随着粉丝对“盗月社”关注的加深而增强,并通过UP主发起粉丝抽奖、以“盗月社社员”的名义进行捐款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在链接强化的过程中,公共空间中的群体团结得以达成。
(二)情感能量:共同关注下的情感共在
个体的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形成的另一标志。柯林斯认为,“个体的情感能量”是成员在仪式中产生的一种采取行动时充满积极情绪的感觉。通过镜头语言、文字语言和音频语言间的相互配合,美食类视频内容的情感链接基础得以构建。在传播过程中,观众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即可参与到情感链接中,从而使得仪式成员在群体团结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个体的情感能量便在共鸣中得以形成。
在视频创作中,“盗月社”非常善于將镜头、文字与音频进行配合,从而构建出情感基调。例如其视频《北京二环的涮肚小店,9岁小学生竟然是唯一的服务员?》,通过将前台饭桌谈话与后台涮肚店老板工作场景相互穿插,辅之以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该视频刻画出了“北漂”饭店老板的生存困境。
该视频内容将用户带入其中,从而引发了弹幕和评论的共鸣。依托弹幕、评论等手段,B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互动交流体系,用户可以通过这种体系及时地参与视频交流。例如,在情绪渲染的极点处,该视频被“满分作文”、“泪目”以及“多谢款待”等富有情感的“弹幕”刷屏;在评论区中,也有许多观众因为视频内容谈及自己的经历。通过UP主对视频内容的建构,观众逐渐被带入情感链接中,进而形成情感共鸣,并通过“弹幕”和评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情感互通,从而达成了共同关注下的情感共在,实现了观众对情感能量的投入。
(三)关系符号:内容创作建构的“神圣物”
在互动仪式中,代表群体的“符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符号”以“神圣物”的方式出现在互动仪式中,成为了仪式成员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用户在获取视频内容时,总是会因某个特殊要素与视频内容生产者产生共振,并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继而引起更多仪式成员的共鸣中。久而久之,这种共振会逐渐成为仪式成员的“神圣物”。
“盗月社”及其粉丝在长期的互动中构建出了多元的“神圣物”。在“神圣物”的构建过程中,UP主与观众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盗月社的夜宵”系列视频将厨师偷吃称为“沐上行为”、视频《电视台主持人转业做up主,再回首,羞耻哭了!》的“这黑茶真黑呀”等,均是在UP主与观众的互动中所构建的。
UP主通过在视频内容中创造“梗”以引发观众的兴趣,观众则通过发送“弹幕”“评论”的方式回应自己所感兴趣的“梗”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度。在这两条路径的互相作用下,UP主所创造的“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共鸣中,UP主与观众对自己身处于仪式的集体中的感觉有所加深。这种引起共鸣的“梗”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互动仪式中的“神圣物”也由此形成。
(四)道德标准:群体共鸣中的边界
在互动仪式中,道德感起到了维护群体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神圣物”的作用。因此,道德标准的形成是互动仪式形成的不可忽视的标志之一。在仪式中,“盗月社”与“社员”的共鸣不仅来源于优质的内容创作与完善的情感沟通,而且来源于美食本身。在美食视频中,创作者并非是在互动仪式中唯一对美食评判具有话语权的成员,观众也可以通过互动机制参与到评判中。一旦视频中出现违背群体道德标准的情况,仪式参与者会通过互动机制及时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并通过视频的反馈机制将自己的情绪反馈给视频内容创作者。
借助“弹幕”提供的虚拟“在场”,受众不再质疑其他受众在场与否。⑤因此,当观众发现视频出现违背仪式成员“道德感”的内容时,其不仅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且会通过弹幕的方式共享情绪,进而通过评论区进一步强化对群体“道德标准”的维护,引发视频内容创作者的重视。“盗月社”的探店视频《这家牛火锅肉多料足,汤底煮泡面绝了!呼呼啦呼真香啊》引发的后续事件便是群体维护道德标准的有力证明。由于视频发布后该店老板的一些行为违反了“盗月社”与“社员”之间的群体“道德标准”,使得“社员”通过弹幕和评论的方式对该店进行批评,引起了“社员”间的共鸣,进而通过进一步批评该店老板以捍卫群体的“道德感”。在对违背群体道德的人进行批评的过程中,“盗月社”与“社员”的道德边界得到了守护,从而保证了互动仪式免受违背道德标准的人的侵害。
四、结语
“盗月社”的视频内容创作为其他美食类视频内容创作者提供了范式。其对互动仪式的构建有效地沟通了传受两方主体,强化了传受双方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从而实现了情感的互通,达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互動仪式的建立过程中,盗月社依托B站提供的技术、平台支撑,并通过其独特的传播策略成功地搭建起其与受众间的情感共享桥梁,从而使得其与受众间的互动仪式得以构建。互动仪式形成后,“盗月社”与社员形成了群体的归属感,实现了群体中情感能量的互通,并在交流中逐渐建构出了群体中的“神圣物”与道德标准。
作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概念,“情感能量”在互动仪式中链接了互动仪式的各个要素。基于情感能量的构建,“盗月社”在视频创作中寓情于景,将丰富的情感能量倾注于其视频内容中,从而引发受众与其的共鸣。
因之,对美食内容创作者而言,内容创作不仅需要扎根于美食,而且应当去挖掘美食的深层价值。在“盗月社”的内容创作实践中,美食仅是其进行内容创作的切入点,也仅仅是其与受众产生长久链接的敲门砖。通过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盗月社”拓宽了其内容创作的视野,建构起了与受众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达成了传受双方间的互动仪式。这种互动仪式使得受众忠诚度提升,从而加强了受众的黏性。由此,对于美食类视频内容创作者而言,以美食为起点,去打造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仪式,是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的应行之策。
注释:
①赵宬斐,赖乐涵.网络空间公共话语表达范式转向[J].教学与研究,2020(10):102-112.
②Bilibili Inc. Announces Third Quarter 2021 Financial Results[R]. Shanghai:Bilibili Inc, 2021:1
③昌隽如,孙清凤,孟庆波.私人情感与集体记忆:朋友圈里的庆祝建党100周年[J].新闻界,2021(11):65-70+75.
④陈先红,袁文霞.信息·情感·意义:“短视频讲故事”的集体对话[J].新闻与写作,2021(10):90-95.
⑤吕鹏,徐凡甲.作为杂货店的弹幕池:弹幕视频的弹幕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38(10):28-41.
参考文献:
[1]美德兰·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9.
作者简介:郑如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越南籍留学生);夏天一,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宫承波)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