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随着教育部逐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由此开启了非遗事业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其中,佾舞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项目,承载厚重,涵盖礼乐文化、儒家传统、天文历法等多个学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旨在对佾舞礼乐文化进行溯源,挖掘其现代意义,力求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两岸民众交流,从而进一步推动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遗;佾舞;礼乐文化;传承史迹;现代意义
一、佾舞中的礼乐文化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佾舞”即乐舞,按行列通常分为八佾舞、六佾舞、四佾舞和二佾舞。顾名思义,“八佾舞”指一个舞蹈方阵中有8行,每行8人,共64人。以此类推,“六佾舞”有36人、“四佾舞”有16人、“二佾舞”有4人。佾舞始于周公制礼作乐,是周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献给尊贵国宾的最高礼节,其规模代表着社会地位等级,通常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大夫用二佾。
按舞容舞态,佾舞可划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乃揖让之相,歌颂帝王以文德治天下,舞容舞态温柔静美。舞生跳文舞时右手执翟(常用雉尾),直握而舞,表行为正直;左手执籥(短笛形的竹管),横拿而舞,表内心善良。翟籥分别有立容、立声之意,二者结合象征天地,阴阳和谐、国泰民安;人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武舞”则主要为统治者歌颂武治,舞态舞容阳刚而又克制。舞生跳武舞时,手持干(盾牌)戚(大斧)。所谓“文以昭德”“武以象功”,佾舞在展示国家实力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礼乐文化。
佾舞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诗、礼、乐三位一体的文化表征,包括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统称三献礼。一个献礼为一个乐章,每个乐章由四言八句的诗歌组成,一章有32个字,三献礼共96个字。每个字对应一个舞姿,即“一字一舞”。舞生根据对字句的理解,依靠手上的器具,配以合适的形体动作及表情神态。整个展演过程高雅、肃穆,传递着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风韵与风度。透过表象动作,我们可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佾舞将“仁、义、礼、智、信”融入舞蹈动作中,每一个肢体动作和神态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德”和“礼”。
二、古籍文献中的佾舞礼乐文化传承
明代之前的祭孔资料零散,未有以释奠孔子为主题的专著。到明代,开始有《阙里志》《皇明太学志》《頖宫礼乐疏》等祭孔专著问世。《阙里志》画出最早的身段舞谱;《南雍志》和《三才图会》所载的身段舞谱与《阙里志》非常接近,并对相关术语等进行了完善;《頖宫礼乐疏》引入了双图(双人)舞谱;《大成礼乐集》记载了佾舞所使用的音乐,包括初献礼《宁和》、亚献礼《安和》、终献礼《景和》①。进入清代后,当时的统治者很快便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不仅选择传统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并且在礼乐制度上进行了继承和吸收。对于孔子的祭祀,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佾舞的研究也因此進入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期。《清史稿·乐志》《清会典》等都详细记载了官方发布的祭祀舞谱。清代的地方志中,关于地方风俗部分也有不少涉及舞蹈之处,对祭祀性乐舞的记载尤为详细,包括《广东通志》《合水县志》《山西通志》等。它们都完整地记录了祭孔诗文、乐谱和舞谱,保存了祭孔佾舞的一手珍贵史料,乃分析祭孔诗、乐、舞合一议题的主要文献来源,成为我们复兴传承佾舞的重要依据。
佾舞传承的教学次第,严格遵循古制,以《礼记·内则篇》所载的“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为传承纲领和实践总则,也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优秀载体和传承智慧。
这里对《礼记·内则篇》所载内容做如下解读:
“乐”,“古琴也,琴者正也”,是八音之首与总称。人起心动念即发出声,由心声传导出音来,故需借由八音雅乐的弦歌节奏之德怡养性情,修养宽厚雍容而恭谨端肃、刚强正直而不逞凶暴虐、豁达大度而不傲气逼人的品格。
“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诗吟唱的乐语表达,与八音乐器演奏的五声完美配合。音律协调不乱、韵律和谐,浑然天成。例如《论语·泰伯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生动概述了孔子温良恭俭让的仁德一生,在历史上留下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贤的教育硕果。
“勺”,即佾舞。佾舞是文人的“武功”,96个动作前后皆不相同、变化多端,熟记舞步很不容易,且每个献礼都由东西两班的佾生分别完成。因此,在训练时,每个佾生都需独立承担东西两班三个献礼的动作转换,佾生在专心的学习中可增强记忆力获得智慧,培养观察力获得反应能力和创造力,在艰苦的训练中培养吃苦耐劳的恒心,敬业奉献、责任担当的精神,增强体力、耐力和毅力。通过佾舞诗、礼、乐对应口、身、心三位一体的高度艺术化的礼乐实践,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
“成童”,指15岁之时。“舞象”,即武舞和射御等军事技能,以强壮体魄,培养国之栋梁。到了20岁时,要加“男冠女笄”,行成人礼,开始实践笃行礼乐文化,克己复礼、正己化人,在“润物细无声”的实践中达到“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的学问道德,实现社会价值的提升。
三、从古代典籍到两岸传承
佾舞原是官方集体传承的专属行为,承于周公作乐制礼,大成于后世祭孔乐舞,汉明帝年间开放地方祭孔,佾舞由此向全国州县推广普及。佾舞发展于北宋徽宗时期,大晟乐府典乐师、福建福清人刘诜制作的《大晟乐章》之佾舞方程式及配乐,被宋徽宗钦定为国家正乐,颁行天下,佾舞发展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并载入《宋史》。该规范历经千年历久弥新,沿用至今,并在海外开枝散叶,远播世界各国。
但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影响,佾舞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度濒于失传,仅在中国台湾地区完整保留和传承了明代《頖宫礼乐疏》之图谱、舞谱。1893年,福建巡抚刘铭传主政台湾,携礼师、乐师、舞师赴台北孔庙传礼,佾舞藉此次官方行为由福建传入台湾。1968年,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下令废除清制佾舞改行明代汉式佾舞,音乐仍保留北宋福清人刘诜制作的《大晟乐章》。同年,于台湾地区成立“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致力于推行佾舞。
2012年,经台湾地区原孔府秘书处负责人江逸子(福州闽侯人)引荐,台北佾舞传承人庄汶浈总教练越海赴闽传授,佾舞因此从台北传回,反哺福清。福建省福清市与台湾地区的佾舞传承单位积极交流,根据《頖宫礼乐疏》编排原汁原味的传统佾舞。近10年来,在福建省市领导和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佾舞重新在大陆焕发光彩。其中,福清市立达孔学会同仁们持续性地进行传承和实践。通过不懈努力,佾舞于2021年5月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清市非常重视非遗佾舞的传承,2014年于福清市城關小学开设佾舞特训班,并成立了全国第一支佾舞表演队。2015年龙华职专佾舞队成立,该校以引导学生“学孔子、做仁人、通六艺、行天下”为己任,每学期都开展佾舞表演活动。目前,上述两所学校均已被福清市政府授予“佾舞传承基地”。
四、福清佾舞展演活动
时间见证,自清代1893年以来,两岸的佾舞传承已有129年的历史。佾舞在闽台两地的历代实践中历经八代得以存续。佾舞是两岸共同文化血脉的铁证,是具有特色的中国元素,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对于佾舞的传承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如今佾舞又从台湾地区传回福建,在大陆开枝散叶,福清、漳州等地都有优秀的传承人积极致力于复兴传承非遗佾舞,这无疑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五、传承保护佾舞礼乐文化的意义
1.以互动演绎的形式,拓展文旅发展空间
佾舞是文旅融合的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例如以“周礼佾舞,八音雅韵”为主题的系列展演节目,可以通过动态展示增强佾舞的直观传承性和感染力。主题展演也可以包括佾舞礼乐文化讲座、弱冠佾生行成人礼迎接二十四节气活动、佾舞的线上传承教学与线下实践体验,结合游客体验打卡拍照、赠送成人礼证书等实践互动,还可与其他非遗项目相互融合,传承人也有着广泛的就业空间。
佾舞突破传统展演模式,在更为开阔的户外场地中表演,贴近游客,消除传统表演中舞台带来的隔阂,让游客可以更切身地进行观看,增加互动感。2021年7月,佾舞更是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福州重要的线下文化活动——“有福之州,抖转新遗”游园活动的开幕表演。
2.促进两岸交流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通过对佾舞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促进两岸的交流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佾舞流传至今,少说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纯正的中华传统典雅的乐舞。周朝时传到韩国,唐代跨海到日本,成就汉文化圈的重要文化体系。2015年,福清市立达孔学会申报省级非遗,积极参与福建省海丝文化建设,赴泰、柬参加“中国福建周”及澳门“福建文化节”等文化交流演出。佾舞是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历史回响,是中国作为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重要象征。佾舞从福建传入台湾,又反哺福清,它印证着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相濡以沫的文化血脉。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保护和传承非遗佾舞有助于夯实人文交流基础,增进民心相通。
3.学孔子行天下,建立强大民族自信
据《礼记》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序”便有于每年四季释奠先师的传统,表达了尊师重道的优良美德。非遗佾舞在传承实践中,承载着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优秀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孔子、做仁人、通六艺、行天下”,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
六、结语
佾舞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礼仪核心之一,是中华礼仪之邦的重要文明佐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佾舞在千年的传承实践中,娓娓讲述中华民族的人文史诗,彰显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具有历久弥新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个人而言,佾舞可堪为传承历史文化与启发生命智慧的宝藏,值得世代珍惜、传承、发扬,复兴非遗佾舞迫在眉睫。讲好佾舞故事,将佾舞带向全国,共同担负起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以推动佾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共同维护民族文化瑰宝的热情。
注释:
①杜心乐.北宋祭孔佾舞舞谱恢复考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02):122-128.
作者简介:
郑夏楠(200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在读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研究方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