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勋
【摘要】初中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快速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审题是学生的必备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审题能力的意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今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已成为初中教学的关键内容,需要广大初中教师共同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能力;审题训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课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把握数学问题中量与数之间的关系,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尤其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渗透审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 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应该具备认真严谨的态度.很多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快”,稍微思考一会儿就会被训斥:“又磨蹭什么呢?”或者家长明确要求写完作业才能玩,但又不检查作业完成质量,结果孩子就养成了一味追求快的习惯,做题的时候不认真读题,扫一眼就下笔.时间长了,孩子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测验、考试的时候也就习惯性地追求速度,忽略了认真读题.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因为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还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仔细踏实的品质.
2 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准确读题的习惯
通过作业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具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由于审题不当而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存在的错误,进行深入反思,对题目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般来说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因此读题也是学生审题的关键.因为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会对题目的内容进行理解、明确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深入思考.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考试题目也越来越多元化,对学生的审题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考试内容的多元化发展,讲考试题目也不只是单纯地以文字方式展现,而是结合了图形表格等多样化的信息内容,这也无形之间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足夠的时间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讲话题目,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直观.尤其是在读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读通语句,因为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所以学生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读准题意,摸清楚题目真正的内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经常向学生渗透一些生活中的名词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在读题的时候还要做到读准与读懂,学生的审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文学功底,但是很多学生都无法做到不漏读,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读题时可以先听读或默读,争取对于题目做到读准已读懂,深入明白题目的意思.人无完人,我们很多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出现失误,在做题时也是一样,我们难免会因为疏忽而漏掉关键内容,因此在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题目进行通读,要读懂题目,避免自己犯低级错误.一道题如果少一个字可能会改变这个题的意思,比如说是一个加法,可能会因为你没有认真审题而做成减法,那么这一题的分数就没了,中考的时候你可能因为一分而考不上你心心念念的高中.
在读题的时候,我们还要将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进行重点理解,从而避免自己发生不必要的疏忽.例如在审题的时候,将已知条件含有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利用表格图形的方式列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这样将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3 指导学生多观察,选择合适的数学题目进行审题训练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下,教学内容也逐渐多元化.大多数题目也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有序进行,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简单的排列,将题目中所展现出数与量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来,这样就会清晰明了,便于分析.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目的明确、简单明了,让学生对于有价值的信息简单明了.长此以往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就能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尤其是对于图文结合的题目,更是要让学生仔细观察,不放过题目中任何有用信息,并且将相关信息分析、总结、排列,提高解题效率.长此以往,在这样合适的指导下,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品质.
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每个学生之间都各不相同,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果选择的内容相对于简单,将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起到强化能力的作用.如果选择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困难,在做题时会感到一定的挫败感,如果一直持续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念头,这样将会得不偿失.
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审题的合理性,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数学题目进行训练,这样才能针对学生情况提高学生审题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审题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逻辑思维充分发展,确保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 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可以先从学生最容易忽视的角度入手,在数学题目过程中有很多隐含的条件,经常被学生忽视,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包含条件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让学生分析隐含的数与量之间的关系.一元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在解决函数问题时就会经常忽视隐含条件.如函数Y=mx2-6X+2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的值.这道题的关键内容就是隐含条件是一次函数,所以要考虑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与X轴都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这就需要分情况考虑,当M等于0时为一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交点为13,0.当M不等于0时为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出36-4M×2=0.得出M=92.到时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类似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难度是一道题目在确保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培养学生审题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审题技巧,在审题的过程中才会轻而易举、得心应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都存在读不懂题意的现象,这就可以体现出技巧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一些审题技巧,例如提取关键词简化题意或将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来,这样就能清楚明了地看到题目中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再提取出问题的关键,就有效地避免审题不清的现象.
审题时马虎、不认真、做题后检查都是能通过短时间的训练改掉的毛病,但如果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差,那就是需要长时间攻克的根本问题了.马虎是审题出问题比较多的地方,有些学生一看题目觉得“似曾相识”,然后马上就开始动笔甚至直接套用,结果做着做着发现做不下去了,然后重新去看题目的时候发现漏了一些条件,然后就会因为心烦气躁、时间紧迫等等问题影响整个人的答题效率.还有就是有的学生会习惯性地把题目给“改了”——学生一看题马上就想到了“这题以前做过”,然后就想当然地把题“改成”了另外一道题,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等做完题之后发现题目压根不是要求他做出来的结果.
抓住關键词,排除题目中的无关条件将题目简化.我们都知道解题的过程其实也是读题后将提取出的数与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整理的过程.
简单来说,数与量的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代数之间的关系,由大小、倍数关系等,我们通过仔细审题将这些数量关系进行归纳、整理,提取有用的数据为解题打下基础.
有些时候这些数与量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将冗长繁杂的题目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复述,精简的题目中有效的数量关系从而来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学会改造和简化题意,将复杂抽象的关系简单形象具体化,忽视无用的情节.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技巧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提炼关键性的语句,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解题的成败.
因为将关联性的语句提炼出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题目中,不用语言对学生的干扰,学生在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容易,题目的意思也会清晰明了.但是学生在读懂题目时,也要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确认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够下笔解题.
例如 点P (m, 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0 (C)m<0.(D)m>12. 点评 抓住“P在第四象限”这一关键词反复推敲,可以先确定m值大于0并且1-2m要小于0才符合条件,可求解得m>12,故选择D. 5 结语 综上所述,审题作为完成题目的基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练就,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沉淀.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并且采取丰富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便于学生接受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晓燕.新课改标准下初中数学预习作业设计之探究[J].考试周刊.2016(87). [2]王开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2(11). [3]熊珊.践行课改,让数学课堂更加出彩[J].数理化学习.2014(10). [4]郭庆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15(03). [5]魏建波.课改后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71). [6]加永曲加.初中数学课改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时代.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