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琳
绘本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绘本阅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阅读资源,其主要是由丰富的图画与少量文字共同构成。且绘本中的图画还具有连贯性、叙事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可在提升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将原本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便于幼儿理解。此外,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还可以让幼儿在观察绘本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幼儿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符合不仅符合专业标准要求,还可以为绘本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可切实提升绘本教学质量。
一、绘本教学概述及特点分析
《绘本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中指出绘本教学即教师以绘本材料为依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完成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讲解绘本内容,以调动幼儿对绘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听故事与说故事的过程,促使幼儿充分理解绘本内容。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绘本教学,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还可以通过绘本丰富的图画、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降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难度,从而可发挥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幼儿园绘本教学具有下述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幼儿绘本教学内容丰富。幼儿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图文结合方式呈现故事内容的阅读形式。和其他阅读材料相比,幼儿绘本的图画丰富精致、文字簡洁优美,同时所涉及的主题较为多样,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可以突破幼儿识字不足的阅读局限,对丰富幼儿知识内容有积极帮助。
第二,幼儿绘本教学目标多元。幼儿绘本教学具有明显的目标多元化特征,其不仅注重凸显幼儿的学习主体性,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关注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第三,幼儿绘本教学形式多样。幼儿绘本内容丰富、种类及主题多样,通常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生命科学类、情感类、科普类等不同形式;从材质上可以氛围塑料书、纸书、布书、电子书等。多样化的绘本形式决定了幼儿绘本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也必然是多样的、丰富的,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绘本情况、幼儿情况,通过多角度、多样化方式组织教学,从而为幼儿带来更积极的绘本阅读体验,提升绘本阅读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优势
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理想读物,绘本教学则是近年来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表达及交流能力方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绘本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可以让绘本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对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热情、提升绘本教学的质量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在幼儿绘本教学中合理融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化静为动,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传统的幼儿绘本教学多是以静态方式呈现,单纯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内容、为幼儿讲解绘本内容往往难以直观形象地将信息传递给幼儿,使幼儿的理解难度较大,也不利于幼儿对信息的吸收,从而影响绘本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绘本教学中,则可以通过音频、动画等动态元素融合绘本中的图片、文字等静态元素,进而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幼儿传递信息,符合幼儿形象化思维的认知发展规律,更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绘本内容。
另一方面,可减轻教师与家长压力,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识字、认字初期,在阅读绘本时容易产生问题和疑惑,通常需要教师或家长辅助,这也就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压力。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利用电子绘本方式帮助幼儿独立阅读,这对减轻教师与家长的压力有重要帮助;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使电子绘本以声、像、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可为幼儿传递更准确的信息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绘本教学虽然提升了教学活动的便捷性、趣味性,但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和困扰,需要积极进行调整和改进。具体来说,目前幼儿绘本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中仍然存在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搬硬套绘本内容,未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在幼儿绘本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优化,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好的阅读、学习体验,能为幼儿绘本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积极帮助。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同时没有很好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只是简单对绘本内容进行照搬,以电子形式呈现绘本内容,这无疑会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自然也就无法提升绘本教学的效果。
第二,内容呈现复杂繁多,未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学龄前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为有限,需要时间和经验沉淀知识。然而,部分幼儿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往往存在呈现内容过多、范围广泛、抽象性强等特点,不利于幼儿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这也就失去了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绘本教学的负担。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绘本教学趣味性
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学龄前幼儿的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其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幼儿只有对绘本阅读产生了浓度的兴趣,才能主动参与绘本阅读与学习,从而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知识、扩大眼界。为此,激发幼儿对绘本学习的兴趣是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幼儿认知特点来看,幼儿学习情况容易受其无意识行为的影响,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外力刺激方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阅读积极性。在绘本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配音、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明艳的色彩、逼真的音效将原本静态的绘本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可以为幼儿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综合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这对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积极性,改善绘本教学质量的意义重大。
例如,在阅读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时,在读到狐狸来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紧张危急的音乐。然后引导幼儿猜测,正在玩木头人游戏的鸭子和天鹅,在狐狸来时动了没有?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通过音乐渲染紧张的氛围,然后在问题的引導下,幼儿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各种猜测不断涌现。在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继续阅读之后的绘本内容,此时幼儿通常可以在绘本阅读上保持较高的专注力。在阅读到“狐狸将一动不动的鸭子和天鹅滚回洞,烧汤准备先吃天鹅,可它还是一动不动”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大家猜一猜狐狸是不是就这样把天鹅吃掉了?”“那么鸭子也会被狐狸吃掉吗?”在幼儿给出各种猜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一段鸭子的对话,通过对话让幼儿了解后续的故事情节。整个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没有单纯以动画视频或电子图片的方式呈现绘本内容,而只是合理运用了各种音乐、“对话”作为辅助手段。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渲染了故事情境与氛围,帮助幼儿强烈感受角色情绪与情节的变化,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音乐与“对话”、问题的辅助,还可以引导幼儿转动脑筋,大胆猜想、思考,这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幼儿的注意力被绘本意外的其他内容所吸引,这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绘本教学重难点
受年龄、经验、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幼儿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发展较为有限,因此,对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生活道理、科学知识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是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是幼儿可以很好理解和接受的。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绘本中图片所传递的信息,理解图片和图片之间的关系,明确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及情节发展中的重要的、生动的细节,如此才能更好为幼儿输出、讲解绘本内容。而在绘本教学中合理融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原本抽象的知识、道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简单易懂,有利于突破绘本教学的重难点,降低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难度。
例如,在阅读绘本《好消息坏消息》时,由于绘本中不同角色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理解不同,这就容易增加幼儿的理解难度。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消息,在老鼠眼里是坏消息,兔子却总能把它变成好消息呢?”这个问题相对有些抽象,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兔子”和“小老鼠”的图片,然后将消息内容以及好消息、坏消息的标签分别放在“兔子”和“小老鼠”的图片下,以这样的方式将绘本的关键内容以直观形式呈现给幼儿,让幼儿直观了解对“兔子”和“小老鼠”来说看法是不一样的,从而加深幼儿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幼儿思考,以此加深幼儿的理解。如此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可以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绘本内容。
(三)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幼儿对阅读其实并没有概念,在他们眼中读书的概念往往只限于“读”,但是对读的过程没有概念和认知。所以很多幼儿在阅读绘本时通常会不按顺序阅读、还没阅读就提出问题、阅读过程中被其他事情吸引转移注意力等,加之绘本上的图画画面有一定跳跃性,部分幼儿在理解上容易形成困扰,需要教师做好有效的引导。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阅读意识,并帮助幼儿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例如,在阅读绘本《小老鼠学画画》时,由于绘本上的图画刚开始是小猴子,后来又变成了小老鼠,很多幼儿难以建立图画间过渡的想象,从而影响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就可以利用PPT方式展示绘本内容,然后通过边讲边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串起故事情节。比如,“我们先来看一看是谁在家里,在家里要做什么事情呢”,在提出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幼儿观看PPT中呈现的绘本图画,很多幼儿回答:“是小猴子。”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对,小猴子要画画,它准备了好多颜料,但是为什么房间里空荡荡的呢?小猴子去哪里了?原来是妈妈叫走了小猴子,小老鼠趁着小猴子不在家,悄悄来到了小猴子的房间。”这样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及多媒体画面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将绘本图画和内容串联起来,还可以让幼儿认识到原来绘本中图画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在无形中帮助幼儿建立其逐页阅读的意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绘本的剩余部分,了解小老鼠进入小猴子房间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这样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并且会学着多媒体按照顺序翻页的方法逐页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并在无形中培养其阅读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绘本教学中合理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帮助,对提升绘本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有效性,以及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加深幼儿对绘本的感知和理解均有积极意义。今后教学中,幼儿教师仍需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和绘本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以不断提升绘本教学的质量。
注:本文为宁德市2021年教师进修学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NDKY-321)研究成果。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