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霞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有很多新的教育方法冲击着现在的课堂。在这种环境下,以往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L,通过提问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也可以开阔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在目前更新速度较快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仍然要不断创新课堂提问的思路,使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学生学习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开展课堂提问的思路。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教师很少主动与学生交流,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也不敢随意在课堂上讲话,而课堂提问就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唯_途径。但是,课堂提问的主体一般都是教师,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也有因为问题难度太高而使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的情形。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理念创新课堂提问的思路,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设计问题时综合考虑,使课堂提问变得更加合理,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合理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够增加课堂活力,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这除了可以让他们在课程中更快理解知识之外,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以往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往往都是一刻不停地讲解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不由自主开始想一些其他事情。为了放松学生的思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中,调动起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专心致志投入学习。此外,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都是以被动的形式学习知识,而在课堂提问时,学生获得了自主思索知识的机会,可以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也可以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堂提问的思路
1.鼓励学生敢于发问
课堂提问的主体一般是教师,由教师决定提问的内容以及形式。但是,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课堂提问的主体也应该由学生担任。不过,有很多学生习惯教师提问,即使让他们提问,也有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中提问。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可以灵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也可以发散他们的语文思维。
例如,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教师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在教学中,我利用现代化技术在课程中展示关于恐龙的纪录片。学生在纪录片中看到了庞大的恐龙,以及它们遭遇的灾难,让学生对恐龙产生了更多思索。在观看完毕之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学生在情境刺激下勇敢提出问题,将自己对恐龙的疑问提出来,我耐心进行解答。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展。
2.教师科学设计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当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侧重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以往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目的比较单一,往往是为了与学生交流,或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无法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鉴于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反复推敲问题的内容,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合适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真谛,避免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合理的范围内设计问题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学《铁杵成针》时,教师要科学设计问题,通过合适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学习。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熟悉这篇文章,了解故事梗概。随后,我给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看来,铁杵是无法磨成针的。那么是什么让老人坚持下去呢?"在我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思考,他们联系自己的经历主动探索问题,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老人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她坚持下去。我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叮嘱他们做任何事情也要像老人一样不断坚持,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既加深了學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有启发。
3.设计导向性的问题
想要完全发挥出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教师首先就要明确课堂中的主体。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地位节节攀升,课堂已经由他们逐渐主导,学生自主探索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上升阶段,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往往存在很多不足,时常会出现找不到学习方向的现象。对此,在现代化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导向性的问题,借助问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程中深入思索,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方向,使课堂提问对语文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要设计导向性的问题,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向。在教学中,学生占据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自主阅读文章中的内容。这篇文章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了找不到故事之间联系的现象。之后,我给他们提出问题:“文章中的这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又有哪些道理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深入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他们在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之后,发现了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将整篇文章连成一体,体会到了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深入理解了语文知识。
4.把握课堂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也会影响到课堂提问的具体效果。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内容,更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把握课堂提问的方式,对教材中的内容细致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知识,然后围绕这些知识着手设计问题。在以往的语文课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有过高的难度,这让学生对问题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提问时融入生活元素,使课堂提问的方式更贴近生活,改变学生对问题的固有认知。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可以联系生活经历进行分析,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方式,融入生活元素,降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难度。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熟悉文章内容。随后,我提出问题:“大家的父亲有做过什么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学生开始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爱,调动起了他们的情感。我弓I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学习知识。之后,学生结合这种情感重新阅读文章,对文章中“父亲”的种种行为体会更加深刻,也理解了文章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这样以生活化的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使其更贴近当下教育教学的需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适当对其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敢于发问,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也可以设计导向性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而在问题中融入生活元素创新提问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综上所述,只有从多方面出发进行调整,才能体现出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
编物/刘婷美术设计/甄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