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2-05-30 16:39王笑非王玮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王笑非 王玮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真情不真、事例类似、模式固化、无效评改等问题。教师应在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面表达、修改评定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记叙文写作 初中语文

2017年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正式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该概念的明确促进着语文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转向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过程、评价等教学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记叙文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教育家及一线教师都在不断进行语文核心素养融入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尝试,可见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值得探究的。

一.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写作教学的改革重点,但目前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真情不真

其一,也是诸多问题中最严重的,“真情不真”。这里的“不真”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情感,记叙文写作贵在真实情感的表达。以亲情类记叙文为例,亲情在初中生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很多学生作文时却常常只会用“爸爸,谢谢你!”“妈妈,我爱你”“那一刻,我流泪了”这样的话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人读后感受不到一丝温情,味同嚼蜡。第二种是虚情假意,这类作文多用词夸张、情节煽情、人物形象刻画极端。一些作文甚至无中生有,为了博取同情和认可,不惜为自己编造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失业重病的母亲,这样“卖惨”的文章抒发的不是真情,而是虚情假意。

(二)事例类似

对于没话说没话写的作文,学生往往会寻求他人的文章来帮助自己,借鉴学习后就有了创作的灵感。这时就会出现大量雷同、套作,甚至是抄袭的现象。这样去写作,就易于出现素材雷同、事例相似的问题。如很多初中生都热衷于在亲情类记叙文中写这样的事例:父亲雨天送伞,为我遮雨不惜自己淋湿感冒、生病母亲背自己去很远的医院,当这些事例成为经典的亲情写作素材被大家争相学习写入作文中后,就让人感到空洞和失真。真实是作文的灵魂,没有经历过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如果照猫画虎写出来,是无法引起读者感情上共鸣的。只有认真观察生活,注意细节,写作时才会刻画出真实事件,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独到的感触,才能抒发真情。

(三)模式固化

这一点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格式固定,常见的如每一篇作文都写题记、三段论等,这很容易导致读者的视觉疲劳和反感。第二,叙述缺乏新意。如流水账式叙述的弊病,叙述身边的事并不是要通篇叙事,一叙到底。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和建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不能只就话题讲话题,要宏观意识到学生叙事方式上的不足,从记叙文的角度引导其认识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尝试多运用插叙倒叙的叙述方式,尽量减少写作中出现平铺直叙的现象。第三,语言模式化。例如,很多初中学生热衷于在作文开头或结尾写上诸如“母爱如雨,滋润天下苍生;母爱如海,孕育活泼生命;母爱如诗,陶冶各族人民。”这样的排比句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语言模式,是很多学生热衷的模板。

当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于学生来说,或许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写作存在厌恶情绪、面对生活中的事例不知如何选择和裁剪、表达能力欠缺等因素。于教师来说或许是作文指导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性、过分强调写作技巧教学等因素。

(四)写作教学评价亟待改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综合地去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多以考试为目的,评价以分数为导向的现状严重扭曲和误解了课程评价的真实含义和存在价值。很多教师追求单一的、通用的、便于实践操作的评价模式,而忽视评价的终极价值即人文关怀、促进发展,由此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语文的人文性被忽视、课堂的趣味性被遗失。记叙文写作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习过程,也要评价学习结果,但很多教师依旧不重视作文的讲评修改。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情感虚假、事例类似、模式固化、评价效力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从基本的写作环节着手,力求改善初中记叙文写作现存的问题。

二.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写作课程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明确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才能更好展开记叙文写作教学。本部分将从记叙文本身的写作要求、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语文核心素养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记叙文文体的写作要求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依托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教师要明确写作对象、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的要求,学生需要遵循记叙文的规律进行写作。

1.写作对象

記叙文要求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作为写作背景,从真实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学生需要着眼于丰富的日常生活,从观察身边的小事出发,善于抓住平凡中的不凡,以此为对象进行写作。脱离生活实际是学生写作记叙文的大忌,教师需要强调记叙文写作的真实性,避免学生陷入空洞无意义的写作。

2.表达方式

教师需要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熟练运用插叙、倒叙等记叙方式,以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的逻辑性、可读性;学习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描写手法,提升学生写作的生动性;学习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期学生能够对记叙的人物事物表达更真挚的情感。

(二)现行课标规定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对记叙文写作教学也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要求,具体来说分为写作教学总要求和不同学段的写作目标。明确现行课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是提高写作教学的必然要求。

1.写作教学总要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了初中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内容。首先,课标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叙写人物事物,行文要有逻辑,不能言之无物,不能逻辑不通。其次,课标要求写作时应当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作,这要求学生需要合理选择、运用插叙倒叙、描写手法、抒情方式。最后,课标指出写作的目的是提升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段分目标

新课标中不同学段又有不同的分目标,具体到初中阶段,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学生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事物的特征、以生活为素材,写出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其次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时注意选取恰当的手法方式,合理安排写作结构。最后,课标指出初中学段学生在写作时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就需要有思辨的意识,不能人云亦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关注生活的同时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记叙文写作要求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需要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着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记叙文写作过程

审题立意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学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明白要写什么,运用何种手法,这些都要通过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进行思考后选择。立意更是本环节的重点,立意新的文章能写出自己个性,体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审题立意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多读多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品味。材料的选择和谋篇布局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如何在众多的生活素材中选取合适主题又不落入俗套的材料,如何安排文章的主次结构,是选材构思这一过程中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记叙文写作评价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价更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在记叙文写作评价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在内容方面,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于记叙文写作评价中去,充分考察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要关注学生表现的审美能力、语言建构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求教师注重多主体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评价反思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改善策略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改善可以从写作的不同环节入手。写作环节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书面表达、修改评定。本部分将从以上方面分析,提出能够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改善方案。

(一)审题立意环节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基础环节,这一环节首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理解能力,能够读懂读透题目的要求。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目,降低学生偏题跑题的可能。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如教师在教授《故都的秋》后让学生写“___的秋天”,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填入合适的地点,如“校园、家乡”等,学生通过回忆、观察等方式再现秋天的美景、趣事。

其次,面对多元文化的新趋势,教师应提升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标准,避免学生形成低俗、媚俗的审美取向。教师应提倡学生多从经典书籍、现实生活获得体验与感悟,尽量不从质量低下短视频中获得灵感。

最后,巧妙的立意需要在理解对题意的基础上加入巧思。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不在文字表面意思做过多停留而深入挖掘其背后内涵。视角转换可以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从诸如“物”“第三者”“心灵自白”等意料之外的角度进行构想。如教师在讲授课文《背影》后布置的“讲一个父亲与爷爷的故事”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展开生活观察,并对其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倾听或观察上一辈与上上一辈之间发生的事,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

(二)选材构思环节

选材要求学生首先筛选出合适文章题目与中心的材料,然后从这些材料中再筛选最适宜、足够新颖的人物、事物去确定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选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材料需要贴近中心、源于生活,促进学生在选材中提升自己独立思考、思维独创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就某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联想适宜的材料,再引导学生对材料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新颖、适宜的写作材料,这样的写作训练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

学生在完成选材后需要谋篇布局,好的文章布局能把平常的材料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裁剪材料、安排层次结构、选择写作角度等工作都包含在构思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叙顺序、写作手法。如,在“最难忘的人”寫作课上,教师通过初中学过的课文片段《列夫·托尔斯泰》开篇的特写镜头,帮助学生练习肖像描写的写作手法。通过该篇课文的记叙顺序让学生体会材料裁剪、写作顺序的巧妙安排,从而应用到自己的记叙文写作中去,以减少模式固化等写作问题。

(三)行文表达环节

行文表达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语言建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例如,教师经常让初中生写《给___的一封信》。教师不妨给出这样的命题:某公司赞助了你校一笔教育参观资金。请给你的校长写封信,劝说他同意支付一些钱用于你们的参观。如此一来,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对象、话题、体裁,真实的写作语境得以创设,学生便能够更流畅地完成写作。①

学生在记叙文中的“真情不真”问题也能在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时得到改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來提升初中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写作态度上:提倡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注意观察的真实性、典型性。“诚”也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精神态度,写作教学中也可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促进初中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写作题材上:选择更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聚焦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创作中,叙事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升。教授技巧的同时也要多提供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消化吸收所学。以上几点都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促进初中生写好记叙文。

(四)评定修改环节

上文已经提出当前记叙文写作教学评价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评价内容上,记叙文写作教学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写作的方法技能,还要考量学生写作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等,亦需要关注学生整个写作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主体上,扩充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评价。如,教师在课堂上请学生互换作文本交流批改他人的作文。评价方式上,通过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放在档案袋,方便以后的学习反思,进行档案袋评价。评价目标上,应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的、开放的学业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目标。

写作评价后很多教师认为记叙文写作教学就可以结束,其实不然。写作是写、评、改、再评、再改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多雕琢文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养。综上所述,教师要从不同写作环节入手,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近几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都在不断进行语文核心素养融入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尝试,记叙文写作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着眼于现存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分析问题。本文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分析记叙文的现存问题,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表达、修改评定四个写作环节提出改善策略,以期通过记叙文写作教学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张玉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段凯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4-8.

注 释

①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5

塔里木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库建设(TDCCL202113)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