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律:建立深层的联系

2022-05-30 13:31魏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1期

在语文学习中,大脑中的“思维线条”——看不见的、无限多的“轴突”“树突”,在特定的环境中与学习材料建立联结。大脑中产生的联结越多、越深、越有结构,也就越能发生深度学习。

怎样建立深层的联结呢?要找到事物之间的相似联系。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着的,互联、互通、互生是大千世界的根本之道,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道。语文教学若能抓住各要素之间的相似性,建立有效的联结,就会催化言语的理解和生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2022年版课标”)倡导任务群教学,即强调同一个学习任务或不同学习任务的各种要素和完成过程的内在关联。“联结律”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在单篇或单元整体教学中,寻找相似联系,建立最佳关联的语文教学规律。

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大自然中多彩缤纷的事物。作者朱维之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玩具,但在大自然这本书中找到了各种好玩的东西。课文写到的事物很多,好词好句也很丰富,很容易这儿问一句,那儿问一句,将语文课上成“十万个为什么”。每个问题简单地“刺激”一下,学生也只能简单地“反应”一下,不能真正沉入课文的语词,更不能触及作者的心灵。怎样建立一种深层的联结机制呢?我是这样处理的:

联结1:题目中的“读”与文中的关键词建立相似联系。

学生讀了课文,凭语感便可知道题目中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这本大书里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那题目中的“读”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词语来回答: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学生反复朗读,找出了“读”的语境意义,即:“寻找”“沉思”和“遐想”。阅读大自然这本书,就是去“寻找”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并通过“遐想”“沉思”获得“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题目中的“读”与文中的关键词有机关联起来,这就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意义块”,更容易与作者的思绪对接。

联结2:文中的事物与中心词“遐想”“沉思”建立相似联系。

理解了“读”的意思,接下来的任务也就清晰了:朱维之爷爷小时候“寻找”到了哪些事物?获得了什么样的“遐想”或“沉思”?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然后用“什么事物,有什么样的表现,引起了怎样的遐想或沉思”这样的句式来表达阅读所得。

学生开启了“遐想”与“沉思”之旅,比如交流描写动物的内容:“小麻雀叽叽喳喳,好像在唱歌,它昨晚一定做了好梦,在表达自己的喜悦呢!”“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它一定是发现了猎物。我也想做一只雄鹰,因为它非常勇敢,什么也不怕。”“蚂蚁搬家,排着整体的队伍,就像我们升国旗、做操时一样,非常有纪律。”再如学习植物描写的内容,有的学生由“雨后春笋”建立联想机制,自己也要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向上生长。学生由棕榈树“超凡脱俗”展开遐想,通过朗读表现美好的境界。正是因为学生打开了自己的“遐想”与“沉思”,所以更容易关注特别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落实“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这一语文要素。所谓“生动的语言”,不就是能给读者带来“遐想”和“沉思”的语言吗?

联结3:课文情境与学生个体生活世界建立相似联系。

读完全篇课文后,引发学生相似联想:你在大自然“寻找”到哪些好玩的东西?最想在大自然中做什么?捉鱼、爬一棵树、从小山上滚下来、用石头打水漂、在雪里玩、用小草做小喇叭、给野外小动物做一个家、看一场蜗牛赛跑、随着海浪跳跃、看星星……学生进入到有趣的场景中,然后用“什么事物,有什么样的表现,引起了怎样的遐想或沉思”这样的思路写一段话。这样,文本的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也就打通了,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结在一起。学完这篇课文后,再联系本单元《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两篇课文,站在“美妙的大自然”的整体视角,欣赏作者的遐想与沉思,梳理生动的语言文字,分享自己的发现与创作。

上述教学将字、词、句、段、篇联结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将学生语言的内化、转换和外化联结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将语文的学科逻辑和学生的生活逻辑联结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联结的实质是找到相似的内在联系,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相似发现、相似重组和相似创造的过程。如何建立有效的联结而发生相似匹配、相似运动和相似创造,让学生的主体认识与客体达到本质的相似性,这是语文教学需要着力的地方。

第一,相似激活。从创作的角度看,“心—物”之间产生相似联系,这是言语生成的内在机制。在语文教学中,“调制”学生心境和文本语境之间的相似关系,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这是高品质语文学习的动力机制。在《读不完的大书》的教学中,着力让学生的心境对接作者的心境,将作者的“遐想”“沉思”化成学生的“遐想”“沉思”。这样的联结不是依靠外力达成的,而是引领学生紧贴文本的语言文字,抓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词世界进入心灵世界。

第二,相似迁移。在各种认知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基于相似性的信息加工能力。谁的这种能力突出,谁就更聪明。正如孔子早就指出的,聪明的学生可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在相似运动的反复作用下,学生可以产生理性自觉而实现迁移。迁移分为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低通路迁移是建立简单的单点结构的相似联结,高通路迁移是建立较为复杂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的联结。上述《读不完的大书》的教学,先让学生根据相似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朗读、说话,再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创造性的“遐想”与“沉思”,由课文中的事物迁移到其他事物。这样,学生就不是去“消费”语言,而是通过这种相似关系去“生产”意义,这就由低通路迁移走向了高通路迁移。

第三,相似创造。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生发、产生,借教材这一原始的材料而进行创造性加工,从语词相似到心灵相似,从微观相似到宏观相似,从结构相似到功能相似,引领学生能动地建构自己的意义,领悟语言的规律性并走向运用。当然,语文课中的这种创造具有基础性。在《读不完的大书》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发现“读”与“寻找”“遐想”“沉思”之间的关联,本身就会带来惊奇感,可以说是与“伟大的事物”相遇。用“什么事物,有什么样的表现,引起了怎样的遐想或沉思”这一结构去内化课文语言,也会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浮想联翩、趣味横生等种种美妙的体验,这种美妙的体验会催生优质的表达、卓越的表达、创造性的表达。2022年版课标倡导在学科实践中通过“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多样化方式表现学习成果,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输出“创新产品”。

语文教学的“联结律”,强调语文教学要找到最佳联结点,有力地唤醒、冲击、颠覆、拓展、丰富学生的前认知,突破肤浅化的表层联结;强调建构关联的、立体的、网状的学习结构,将语言内容与形式、理解与表达、语感与语理、生活世界与语言世界打通,突破碎片化的单点联结;强调学生的表达、表现,以复述、表演、评论、练笔等多种活动手段,让学生将读懂的表现出来,突破惰性化的消极联结。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魏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张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追求言意共生、情境创生、教学相生、生生不息的教学风格。出版《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