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技术研究成果被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面对这一全新的教育形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并树立起“互联网+”教育理念,通过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一个更加智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的轻松、高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师视角,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言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语言文化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在对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存在较大滞后性,难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这些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加优质的环境,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地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加强相关研究。
二、“互联网+”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受制于年龄,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对于任何事情都容易“三分钟”热度,在语文课堂中也是如此,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无法保持较长的时间。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则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合理引入,则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技术,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进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1]。比如,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在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感觉到倦怠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展示网络课程资源,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重新拉回到课堂,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文本理解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文本内容学习时,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要想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去查阅一些辅助资料,如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创作背景等。但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引入这部分的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对文本形成深刻的阅读感悟。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则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此来消除学生因知识经验和社会经历不足造成的阅读障碍,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水平。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科教师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增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有更多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机会[2]。互联网技术有着较强的交互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教育生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如新课程、双减等。在这些教育改革政策中,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方法,但仍有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尚未得到完全更新,再加上升学压力,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所采取的也依旧是传统教育管理模式[3]。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课堂教学中,严重影响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体现。
(二)网络课程教育资源运用不充分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课程资源的运用给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3]。不过由于部分教育人员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使得他们对于网络课程资源的运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教师很少将网课课程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导致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往往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影响到网课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部分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往往会直接照搬或套用,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或加工,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课堂互动性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但在互联网技术运用过程中,却并未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未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4]。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中,依旧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关注学生,不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互联网+”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途径
(一)借助网络平台,拓宽教学空间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已经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为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比如,学生可以从网络学习平台上获取名师课程,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5]。網络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一些教师都无法回答出的问题,学生却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面对这一群有着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对象,小学语文教师应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为此,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获取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并将导学案上传到云平台上,让学生自主下载预习。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并提出以下问题“除了雷达外,科学家们还从动物的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呢?”随后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互联网平台上搜索相关资料,如斑马与斑马线、苍蝇与小型气体分析仪、蝴蝶与人造卫星等,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当学生具备了这些知识基础后,在课堂听讲中也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科学问题,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及时给出学生正确的解答,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比较的困难,如,古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为了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采取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场景呈现出来。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有限,所创设的情景缺乏真实性和直观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6]。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则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直观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到情境中,提升情境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视听功能,增强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感官感受,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果。以《桂林山水》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虽然小学生都知道桂林是我国的著名景点,但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未真正去过桂林,因而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优美景色难以进行想象,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不够深刻。为此,教师可以事先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源,并在视频中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解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视频资料,营造出特定的情境。当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则可以更快地融入到情境,并对桂林山水特征形成清晰认知,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这一情感铺垫下,教师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学生便能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深刻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三)借助媒体技术,实现差异化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点,并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在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方便教学和管理,多数教师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运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去要求全体学生,导致学生的个体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则可以运用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差异化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比如,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并给不同的学生推送相应的媒体学习资源,同时借助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以《大自然的启示》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则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实现差异化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按照语文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快、中、慢三个层次。然后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则可以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并结合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然后制作成不同的导学案。其中针对慢层次学生的导学案主要侧重本课生字词的学习,并要求学生能够顺利诵读全文;针对中层次学生的导学案主要侧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针对快层次学生的导学案主要侧重于阅读启示,让学生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需要为各层次学生提供相应的微课资料和个性化指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预习任务,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四)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学习深度
受限于教材容量,小学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仅凭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依据,很少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即便是拓展内容,所呈现的方式也过于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影响到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8]。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更多的课外内容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并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达到强化学生学习深度的目的。
以《电脑住宅》这一课文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查找关于电脑住宅的相关资料,了解电脑住宅的神奇之处。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所查阅到的资料,对电脑住宅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学生便能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了解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并以“未来住宅”为主题,将关于未来人类居住环境的畅想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五)借助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知识技能的传授已然不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让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这才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总要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充分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尽快达成[9]。教师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德育内容,并引入相关的德育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发展。以《长城》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需要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还可以挖掘课文中德育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在实施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关于我国长城修建背景、规模、功能等方面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民族的自豪感,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 背景下,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式上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形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并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拓宽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得以更好地发展,进而有效提升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崔维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小学
参 考 文 献
[1]顾蓓.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1):45-47.
[2]严谨,曹莉娜.“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2(01):8-10.
[3]薛新慧.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2021:357-359.
[4]刘云霞.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1,23(24):164-165.
[5]刘波.“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3):173-174.
[6]白玥.“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21(96):25-27.
[7]马小祥.“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32):29-30.
[8]董亮宁.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J].新课程,2021(35):114.
[9]于海洋.“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