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然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1978年,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学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得了教育界的认同,情境教学在中国得以广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滥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设计沦为了“花哨”课堂的装饰——比如滥用多媒体、脱离了文本实际、不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存在、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
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情境教学设计指明了道路,我们的情境教学设计,目的应该是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获得审美经验,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以执教的《河中石兽》为例,探索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巧妙设计课堂情境,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
【镜头一】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事发生在一座寺庙里,假设老师就是寺庙的和尚,和尚有一段自白,请大家认真听一听,看和尚的自白说得对不对。
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在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干枯的河流,寺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了。我读佛经读到十多岁,募集资金重修寺庙,恳求水中的石兽帮忙,竟然不答应,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我划着几只小船,扛着铁钯(举起手做“扛”状),向下游找了几十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教室里响起学生的笑声)
师(笑):和尚的自白是对的吗?你发现哪里不对,帮他找出一处来。
生1:“河干”指的是河岸,不是干枯的河流。
生2:您刚才说和尚“读佛经读到十多岁”,原文“阅十余岁”意思是过了十多年,“阅”是“经过”的意思。
师:那“岁”字应该怎么翻译?
生2:应该翻译成“年”。
生3:“求石兽于水中”中的“求”意思是寻找,不是恳请水中的石兽帮忙。
师:哦,那你能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吗?
生3:在水中寻找石兽。
师: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该是“于水中求石兽”,所以这句话是——
生3:倒装句。
师:很好,请同学们在这句话旁边标上“倒装句”。和尚的自白还有错误吗?
生4:和尚的铁耙子是拖着走的,不是扛着走的。
师:哦?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4:“曳”。
师:曳的意思是“拖着”,你听得很仔细,找得也准确。还有同学要回答吗?
(教室里没有人举手)
师(提示):“竟不可得”一句,和尚说的是“竟然不答应”。
生(恍然大悟):不对!“竟”是“最终”,“得”是“找到”。
师:同学们说得对,所以“竟不可得”应该翻译为“最终没有找到”。
一、教师演读,先声夺人
学生普遍怕学文言文,除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这个“硬伤”之外,我认为,这和教师的枯燥讲解也有关系。我采用了“和尚自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来绘声绘色地“演读”故事背景,先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述中辅以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在课程的开始,就营造了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设错,巧学字词
文言文字词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点,只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建构文言知识系统,形成文言阅读的语感,但是苦于文言字词知识琐碎,耗费时间多,学生难以提起兴趣。
在“和尚自白”这个教学情境中,我用第一人称来陈述这段经过,并且在陈述中故意设错,然后要求学生更正和尚自白中的错误。同样是字词的学习,这样就有趣得多,将传统的“灌”字词变为学生主动的“辨”字词,在辨析和更正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字词记得更牢固,辩证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体现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镜头二】
师:从第一自然段我们得知,石兽掉进河里,寺僧们找不到,这时候有人给寺僧们出主意了,都是谁出的主意呢?
生:讲学家和老河兵。
师:老师发现,讲学家和老河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学们能不能品一品文章,找一找他们有哪些地方相似?
生1:都有“笑”这个动作。
生2:都提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生3:结尾都是问句,都提到了一个字“颠”。
师:刚才看到的是相同之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点?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以原文为依据进行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
生1:讲学家认为石兽在原地的沙中,老河兵认为在河流的上游。
师:这是得出的结论不同。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生1:老河兵是正确的。
师:对,所以这是验证结果不同。刚才我们发现,两个人都提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那么为什么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2:因为除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之外,老河兵多考虑到了一个因素——水流。
师:这是推断的依据不同。那到底这“反溯流逆上”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很多同學默默摇头)
师:那么我们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在尝试翻译之后,小组成员试试看能不能用道具演示,或者用画图的方法来解释石兽为什么会跑到上游去。
(生小组讨论)
三、对比文本,寻同析异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是讲学家和老河兵对石兽坠落位置的判断和理由的分析,两段文字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比较的方法,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基于此,我设计了一个比较的环节——比较讲学家和老河兵所说内容的“同”与“异”。学生能够很容易发现讲学家和老河兵语言表述中的相同之处,这些内容是“显性”的,可二人相似的表述之后,为何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隐性”的,颇有难度,我先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让学生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有目的地去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有效交流沟通能力,再逐步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四、情境演示,突破难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难点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字词理解上的难,加上句子偏长,但是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看课文注释来解决,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第二个难点是内容理解上的难,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即使疏通了文意,大多数学生还是不理解石兽逆流而上的原因,于是我让学生用道具辅助或者画图演示的方法,先小组讨论,再上讲台展示,抽象的知识就变成了具象的表达,难点迎刃而解。
【镜头三】
师:假设你们是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在这件事过后,有记者来采访,想问一问经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说?同桌之间互相采访,等会儿请同学起来说。
(同学们互相采访,课堂气氛很热烈)
师:好了,现在哪一位同学来接受采访呢?(生举手)好的,这位同学,请问你是——
生1:我是寺僧。
师:寺僧先生,我是《沧州日报》的记者,您花了那么大力气去下游寻找石兽,最后却在上游找到,您有什么想法?
生1:哎!都怪我没有学问,又没有经验,到处瞎找,怎么也找不到,白费力气!谁知道石狮子居然会在上游呢?
师(笑):这位寺僧很善于自我反思。
生2:我是老河兵。
师:老河兵先生,你才是最后掌握真理的人,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2:这没什么,虽然我没有讲学家那么有文化,但是我在河边那么多年,我有经验,有的时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室里响起掌声)
生3:我是讲学家。
师:讲学家先生,石兽找到了,证明您说的是错的,您有什么想法?
生3:哼!他们只不过是运气好,要论学识渊博,还得是我讲学家!(生笑)
师:这个讲学家的形象和咱们课文人物很贴近。
生4:我也是讲学家,我认为我不应该纸上谈兵,要学习老河兵,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师:这是一位谦虚的、知错能改的讲学家。从对他们三个人的采访中可以得知,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盲目的动手,你就会变成花费了大力气,却没有结果的寺僧;如果你空有理论,纸上谈兵,你就会变成自以为是的讲学家;如果你既有理论,又有经验,并且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后顺利通过实践的检验,你就是聪明的老河兵。最终,才能得到真理。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总结: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可主观臆断。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五、角色采访,分享心得
课文学习之后,讲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这是我们教学时常规的环节,可是怎样才能使之更有趣呢?我采取了“角色采访”的方式,教师化身记者,将提炼文章中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分别以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视角,来反思这件事,体会理论、实践、真理之间的关系。
在采访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展示对文本独创性的理解。允许学生创意性的表达,这其实也是新中考改革所强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学会尊重、倾听学生,让核心素养在自由的土壤中生长,经思想的浇灌发芽。
六、文化传承,求真务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認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以说教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感受,而是运用多样化的情境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和课堂活动中,获得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实事求是,依据文本、学情、教学目标的实际,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在不断的摸索中明晰方向,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系曲靖市教育体育局、曲靖师范学院2021年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立项编号QJQSKT2021YB30及云南省宣威市初中班主任陈龙玖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