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有为

2022-05-30 10:48罗霞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议题小学生家长

罗霞

不久前,昆明某小学在期末举行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引发网络热议。点赞者肯定: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质疑者认为:展示孩子才能的途径很多,用论文答辩过于成人化,超越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直言,是“一场比拼家长的答辩”,这样的“小学教学创新”是作秀、催熟、内卷,需要警惕反思。

据悉,该校已举办了两届论文答辩,首届议题曾涉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垃圾的种类及危害等。此届议题分别关注到环保、网络、历史、传统文化等领域,可谓视野开阔、纵横古今。虽然,当下教育起跑线日趋低龄化,但议题中,对中国女子服饰变迁、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影响的探讨,似乎超越了大多数小学生的年龄心智、知识结构、既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关联。如果真是出于小学生自身兴趣来选题作答,网友们只能自愧不如了。

除了议题设置“高大上”,论文从撰写到答辩的操作全程是否规范,也牵动着网友们敏感的神经。这些年,从幼儿园布置奇葩家长作业,到小学生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引发的争议,多少都带有“拼家长资源”、揠苗助长的影子。类似的超前抢跑,既有违于教育公平和孩子心智成长规律,不求甚解、不劳而获演示“家长成果”,甚至还会扭曲孩子的“三观”,贻害终身。

据悉,该校开展毕业论文答辩的初衷,在于从小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近年来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性、项目式、探究式学习是异曲同工、无可厚非的。争议的重要焦点,在于议题设置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鼓励奇思妙想,学做结合,自主探究大千世界,而非用成人视野去拔高站位、标新立异。

“螳螂有几只眼睛?”“花儿的颜色为什么各有不同?”曾经是前些年本土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这些平视身边生活、貌似幼稚的提问、质疑千奇百怪,却萌动着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以此为动力,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走访、边查阅资料,不仅拓展了学科知识,还收获了学习能力。这是成人无法替代的成长。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引领的“未来教育”渐行渐近。有专家研究预测,未来十年间,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已不再是噱头和广告;在线自主学习将成为获取知识的首选;教师传统角色将逐渐消解,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引导课堂、共同成长。这意味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主题式、项目式、探究式学习,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赋能,正是教育顺势有为、创新谋变的载体之一。近年来,许多学校先行先试,整合构建跨学科资源“学习场”,设计学科融合课程。如音乐课关联语文、美术课元素融合教学,美育的浪漫,生成着学生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劳动课融合科学、数学、语文课等协同育人,在劳作中观察、亲历生命的成长,或将点燃学生逐梦路上的一束光。

以问题和创新为导向,在体验、实践和迁移知识中培育核心素养,今秋实施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进一步凸显教育教学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风向标。其中,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成为学校共通性培育人才的新机遇。围绕“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破题求解,答案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同样在不久前,随机将晚自习改为“观彩云”的昭通老师,也在网上火了一把。天空飄来一片七彩祥云,可遇不可求,及时与学生分享大自然瞬间的奇妙美景,神操作的后面,是语文老师的浪漫情怀,是引领学生发现美好生活的教育担当。一次美景的灵动邂逅,难说孕育出学生看最美最远风景的梦想。

顺势有为,真正为学生发展赋能,才是未来教育可期的目标。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议题小学生家长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