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贯通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

2022-05-30 07:23:32范建玲黄健
求知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评价系统专业发展

范建玲 黄健

摘 要: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和计算机应用业务系统快速更新。高校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开展评价工作,汇算分析多方数据,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提供可靠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一批试点项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价制度改革与实践”(桂党教办[2022]15号)。

作者简介:范建玲(1974—),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黄健(1975—),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对于高校至关重要,其关系到教师内动力的激发,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加快专业发展的基础。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要求各类高等院校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1]。当前很多高校研究开展了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实践,但从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式来看,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应构建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综合应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等多重目标。

一、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评价系统不完善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高校开展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工作,帮助教师诊断和改进教学质量,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研究发现,传统的填评价表、学生评教等方式评价面不广,综合汇算效率低下。对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来说,无论从何种评价主体角度出发,如果只存在单一评价主体就会出现缺陷,只有构建相互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才能使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有高校尝试开展由教学督导、同行、学生、管理人员、参评教师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参加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工作,采用多方面的数据来源增强数据间的比较性和评教结果的信服力,然而由于主体和客体数量庞大,导致开展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和计算量非常大,多维度评价并不容易操作。

当前各高校不断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学校各个角落。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正接受着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新模式的挑战。有人提出应建立教学评价网络系统,一些高校也设计了软件评教,如某些学校的教务处会运用学生评教软件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或教学质量。虽然这类软件系统通常能够实现职能部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管理,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但是其形成的数据并不能在各个部门共享。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还需进一步改进。

(二)评价反馈不及时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不应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等方面应用评价结果,而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与重建,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评价反馈不够及时、反馈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

(一)思路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工作实践中,研究出全方位的、分别供不同评价主体应用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智慧教学融合平台启用多个评价子系统(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学生评价子系统等)采集评价数据,连通学校智慧教学融合平台、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等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构建能够实时采集数据、有适用的算法、可以直接呈现成绩分析结果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

(二)学校厚实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具有优良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多年来,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强基础、融数据、促应用、优服务、析数据、提素养、保安全等工程打造智慧桂師,形成了优良的网络环境,大部分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统一数据库、统一认证入口、统一信息门户、统一办事流程、统一管理平台。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学校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业务处理经验,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1.课堂教学资源平台普遍应用

学校共建成121间具有“常态化录播直播”“网络巡课”“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等功能的智慧教室,完善了智慧校园资源平台系统。该系统能采集教师常规上课视频,监测线下、线上教学数据,实现实时课堂监测、教学督导远程无感知巡课、听评课等功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评教子系统成功搭建

学校在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搭建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教三个子系统,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等评价主体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评分,非常快捷。

3.学校主数据平台建成使用

学校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近年来,投入8000多万元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建成学校主数据平台,集成教务、科研、学生、人力资源、财务、资产、采购、后勤、图书、继续教育等23个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应用系统的数据,提供400多个数据接口,实现系统间数据一致性和自动交换。

4.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系统平台有效支持教学诊改

学校应用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预警系统有效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系统平台能从学校大数据中心提取专业、课程(包括线上课程、网络课程)、师资队伍、师生课堂行为、评价等相关数据,即时呈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态。

(三)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及主要技术实现

在全校大数据基础环境下,学校统一数据编码,连通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教学融合平台、学校大数据平台、教学诊改平台的数据端口,获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信息,设计基于数据库管理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同时,开发算法汇总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各层面评分,核算各层面评分算数平均数,根据评价权重整体汇算教学督导、同行、学生三方评价的数据,分析后直接呈现结果,形成了可信度较高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成绩和等级,同时依据评价时间自动确定和显示评价成绩应用的有效期。

1.数据库设计

由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教学融合平台的业务系统生成数据,并设定一个中间库,相关数据源通过学校大数据中心推送到中间库。

2.数据同步

大数据平台采集相关数据传输到平台原始库(Raw库)中,平台采集推送数据的全量表并通过学年及学期字段进行增量数据同步采集,同时在原始库中创建中间临时表,通过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对符合条件直接评定的评价等级、备注、有效日期等字段进行同步采集。对于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库中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及Model库中的临时表数据,通过拉链表方式保存最新数据。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将Application库中的数据导入本地数据库。

3.系统展示页面主要内容

教师评价查询功能。通过学年、学期、教师工号以及课程定位到某一项评价查询;通过学年、学期、单位、是否申请评价、教师姓名字段进行查询显示。

查询信息导出功能。在每一项评价前设计一个复选框,可以通过勾选导出想要的教师评价,或者默认导出全部评价排名数据。

管理员编辑选择功能。管理员可以在评价页面最后一列的编辑选项,对部分能够直接定评价等级的教师进行直接评价;管理员可以对每一门课程进行“是否申请评价”的定位选择,在选择“是”的时候,触发捕捉器获取当前时间,并与学年学期的时间进行比对,获得评价成绩的有效期。最后将编辑好的数据同步到MySQL数据库,存储到HDFS的临时表中。

数据自动化处理功能。系统以脚本的形式将采集同步处理的过程保存在服务器上,通过Azkaban任务调度工具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

三、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的应用与效果

(一)评价系统的应用

2021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讨评价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评价系统的任务需求,研究各个阶段涉及的相关技术和平台,对接学校软硬件系统,规划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展示界面,搭建系统并加以应用。实践中采用教学督导、同行、学生三维评价角度进行评价,采取线上远程听评课、课堂视频回放和线下现场听评课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教学检查、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等,按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在线打分评价,系统按评分权重自动综合计算,同步分析结果并得出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等级。

2021年秋季学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次应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完成91822人次教学督导、同行、学生评价数据的采集,经过汇总计算和分析,直接呈现结果。

评价系统实现了远程听评课、教学督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海量数据自动汇算、分析得出结果、教师查看、职能部门人员管理等功能。试运行发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达到预期效果。系统数据采集面广,分析结果可以查看和导出,评价过程对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结果对教师综合评价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评价系统应用效果

1.刷新了传统的听评课方式

专家们能在学校教学水平评价中心、教学督导室进行线上远程听课、巡课,回放课堂视频,了解参评教师每堂课的教学情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整个听评课的过程中,平台传送课堂实况,画面清晰,声音自然,设备运行完全达到应用要求,体现了现代化设备在教学水平评价中的优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革新了教学评价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监督效果。

2.贯通了信息化平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实施过程中打通了学校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教学融合平台、大数据中心平台、教学诊改平臺四个信息化大平台,各平台通过连通数据接口共享业务系统生成的数据。

3.实现了数据同步

学校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教学融合平台数据接入学校大数据中心平台,保证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的数据分析决策预警系统直接对接学校大数据中心,实现同步获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相关信息和多方评价成绩。

4.开发了新算法系统

依托连通的四大平台,同时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要求,学校设计开发了新算法系统,能对教学督导、同行、学生三方评价结果进行汇算和分析,直接呈现评价成绩和等级。

5.实时反馈评价信息

评价系统能实现评价主体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议、评分,教师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查看评价分析情况。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评价成绩和评价分析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保证评价反馈的时效性,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同时,教师在授课、互相听评课及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加强了专业交流,有助于直接认识到自己与同行之间的差距,专业发展意识会得到增强。

四、思考和展望

(一)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改进作用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改进和激励教学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应用科学的评价系统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评价,全面反馈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提升自身水平。

(二)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完善学校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在听评课过程中,学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联动听评课,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又可以促使职能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学运行情况。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学校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使教师自觉加强教育理论、前沿专业信息和信息化技术学习,深入研究学情,认真准备教学资料,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及时点评作业,认真回答学生问题,积极与学生沟通,并进行教学反思。在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同行互相听评课,一起诊断教学,交流经验,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结语

当学校已经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标准且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获得充分应用后,如何及时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并在学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教师评价等工作中加以运用,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09-21)[2022-04-30].http://www.gov.cn/xinwen/2016-09/21/content_5110529.html.

刘秀芳.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保定:河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评价系统专业发展
浅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相关问题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00:27:42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构建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通用评价系统的设计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9:28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18:26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57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03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