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理论视域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进路

2022-05-30 02:21曾雨荪王海刚
出版广角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人才

曾雨荪?王海刚

【摘要】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企业、高校应携手,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推进协同育人。政府建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行政链,企业建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生产链,高校建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链,三方优势互补、融合驱动、交叉创新,协同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铸造国际传播人才原动力。

【关  键  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三螺旋理论

【作者单位】曾雨荪,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王海刚,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1YBQ093)阶段性成果;2022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走出去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4.018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全球化进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拉开了人们物理空间的沟通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空间的信息流动。人类文明互鉴、文化融合的迫切需求与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对国际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企业、高校应携手,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推进协同育人。政府应建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行政链,企业应建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生产链,高校要建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链,努力培养能够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三螺旋理论最早由美国遗传学家理查德·列万廷在《三螺旋: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中提出,即基因、生物体和环境间的关系类似三条螺旋缠绕在一起,基因和环境是生物体的因,生物体又是环境的因,而基因以生物体为中介,成了环境的因,三者互为因果关系。1995年,亨瑞·埃茨科瓦茨首次将生物学的三螺旋概念运用到知识经济时代,将政府、产业与大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的关系总结为一种区域发展创新理论。他提出三螺旋模型的结构由政府、产业、大学三个不同的领域组成,这三个领域以市场需求为纽带,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三者相互影响而又螺旋上升的动态关系,形成社会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后来,学者引申出人才培养的双三螺旋模型(包括内三螺旋、外三螺旋)。内三螺旋是指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内部因素,三者相互关联、发挥合力,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动力。外三螺旋分别包含涉及国家、地方层面的政府部门,涉及高科技创业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产业部门,以及大学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这三个环境因素共同发挥功能,相互交叉融合,围绕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推动创新活动不断涌现[1]。

三螺旋模型超越了以往的大学—产业、大学—政府、产业—政府的双螺旋关系模式,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工具。其核心路径在于通过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协同培养,使其能力螺旋式提升。同时,政府、企业、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行政领域、生产领域和知识领域三力合一的外三螺旋关系,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寬阔的社会环境和扎实的学界理论支撑。内外三螺旋模型在交叉影响下,能够促进国际传播人才综合水平螺旋式提升。

二、政府建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行政链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行政链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导,政府是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协调者和保障者。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顶层设计,为企业和高校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生态环境,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

1.创新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

政府应坚持以自主培养人才为基础,引进人才为延伸,建立健全生力军培养、创新团队培养、领军人才培养三者并行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铸造新时代国际传播主力军。政府协同高校加强培养青少年成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新生力量,特别注重在国际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留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国际传播基础研究者,采用组织审核、公开选调等方式,深入挖掘,人尽其才。例如,2009年,政府联合六大主流媒体制定了培养“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方案,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此举是政府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中央媒体培养后备人才[2]。

政府协同企业,坚持推动创新团队成为国际传播人才的中坚力量,放大创新平台“强磁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国际传播人才,制定有指导性的培养计划,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结合人才的专业背景及技能,重点提升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政府协同企业、高校,不断推动高精尖领军人才成为国际传播人才的核心力量,并重点培养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专家和业界专家,运用量体裁衣、人事相宜的用才方针,激发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尽显其能、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2.构建国际传播人才驱动的交流平台

政府、企业、高校共筑国际传播人才干事创业新平台,建立健全包含国际人才汇集区、政产研样板区、融媒体传播先行区、创新人才引领区的优质生态圈。政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开进才之路,广纳天下贤能,构建联动式、立体式的全球人才平台,实现各类人才资源的对接和开发,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添砖加瓦。如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连续八年举办的“海归论坛”,帮助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助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担当,引进多个海归创业项目落地湖南。中国外文局注重与高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如其与中国人民大学协同推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合作创新,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办公室与华侨大学共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3.健全国际传播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政产学研合作的体制和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让尊才、爱才、用才在中国大地蔚然成风。以政策聚人、以环境引人、以机制留人,为国际传播人才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的服务保障体制,让人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是政府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时的责任与担当。一是通过规章制度、奖励扶持,优化人才保障制度,切实关心、支持人才的工作和生活,营造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提高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通过建立健全以创新力、协调力、实践力、舆论效果等为导向的国际传播人才评价体系,对优秀成果予以支持和推广,完善与人才价值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三是建立自我监督、外部监督机制,为公平竞争保驾护航。政府要严格落实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用制度保障质量,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贡献。

三、企业建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生产链

国际传播组织及企业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是政产学研融合的有力促进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它们共同组成国际传播人才生产链。为了实现深度融合,各企业向内自主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向外延揽专业传播人才,与高校联合培养国际传播人才[3]。2021年第8次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面向12个国家,共计获得6000份访问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工作环境、科技创新、合作成果转化等信息高度关注,中国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有可为。海外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及平台(44%)、新闻资讯类网站(31%)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中国企业的信息。35%的海外受访者建议中国企业通过加强新媒体传播手段,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文化交流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4]。

1.自主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企业自主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从企业自身的国际传播机构、对象国的媒体或公关公司挑选有经验的国际传播从业者,送往高校学习外国语言和传播技能,使其丰富传播实践中所需的理论储备。二是遴选专业技术水平高、媒介素养强、人文政治素养高的人才送往国际传播实践一线,使其锻炼成才,鼓励其积极与国外同行交流,了解对象国受众所需,提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拓宽国际化视野。三是对企业遴选的国际传播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或长期海外培训,着力培养精通目标国文化和语言、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素养的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提升人才储备力量。

2.向外延揽国际传播人才

一方面,中国企业可在对象国的国际传播机构、公关公司中延揽海外国际传播人才,借助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人这支特殊人才队伍,为来华在华的外籍人士开展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增进外籍人士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对象国传播人才、公关人才及团队熟悉当地语言习惯、文化思维、社会环境的优势,以“一国一策”“一地一策”的方针对企业遴选的国际传播人才提供精准化的培养方案,提高企业人才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的中埃建材科学实验室积极拓展海外培训业务,既拓宽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渠道,传播了先进的建材技术,又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我国企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路径。

3.企业、高校联培国际传播人才

为培养更多熟悉行业动态、契合业界发展要求的国际传播人才,企业、高校可以联合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一是招募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将高校学生送往海外分部见习,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国际传播创新实验班等形式重点培育人才。二是聘请高校国际传播专家进入企业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提升企业人员国际传播理论素养。三是通过订单式、项目式、联合式等方式,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模式,为高校师生进入企业实践和研究创造途径。例如,2019年,中国昊遠集团与集美大学合作培养“一带一路”国际人才,昊远集团选拔、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生到集美大学留学,让海外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国际贸易等课程,以此构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人才基地。

四、高校建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链

高校等研究组织和学术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也是人才培养的需求者和组织者,能够为生产链输送知识和人才,构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媒介高速迭代及全球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的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能从事国际新闻播报工作,还能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媒介间相互交流融合创新[5]。截至2022年7月,我国有16所高校设有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有22所高校设有与国际传播相关的硕士方向,11所高校设有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博士方向,包括国际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国际出版、跨文化传播等研究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21年成立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下设多个国际传播本硕博项目,构建了国际传播人才立体化培养体系。高校应协同政府、企业,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育人、国际合作等方面,共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为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持。

1.协同培养人才多维能力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以高校为主,高校协同政府、企业实施分层培养。本科生教育注重以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外国语言文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通才教育,辅以新媒体技术、新闻写作、营销传播等实践训练,为培养国际传播新生力量打好根基。硕士生教育在做好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应增加时政类、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类等课程,重点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博士生培养则应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型高层次人才。

为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的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国情教育。高校协同政府、企业,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国情主题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国际化视野做到“中国问题国际化表达”和“国际问题中国化表达”。二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怀内驱力和能力外驱力。如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新闻生产、影视译制等实践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涵养底蕴。三是培养学生掌握技术、运用技术并拓展技术的能力。如今,国际信息的传播已经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单一的媒介过渡到相互融合的跨媒介传播形态[6]。为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设了社会化媒体应用、融媒体视听表达等一系列与新媒体及互联网相关的课程,重点打造了“跨媒体工作坊”“大数据与公共传播工作坊”,以实验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实操能力。

2.协同设置课程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内三螺旋中知识类课程、能力类课程、素质类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展开。三类课程彼此交叉、协调发展,成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础。

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建设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高校应明确知识类课程既包含跨学科知识、跨媒介技能、跨文化思维,也囊括社会管理知识、国际前沿知识等内容,并将以上课程合理汇总、重构与再造,提高人才存储、运用、传播新知识的水平[7]。能力类课程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此类课程侧重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提升人才的传播能力、国际合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使人才形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国际竞争力。针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素质类课程注重拓展人才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媒介素养、职业素养、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及社会责任感等内容[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政产学研共同强化国际传播人才思政教育、国情教育,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才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和世界,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提升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的历史责任感。知识类、能力类、素质类课程之间相互协调,彼此作用,缺一不可。

3.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社会延伸,是提升人才协调沟通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协同政府、企业,实施课程实践、项目实践、专业竞赛、专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在实践中推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业界专家带领学生在行业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实现课堂接轨业界,使学生能够在观摩及亲身实践中提高实操能力。项目实践是政府、企业给高校提供国际传播相关项目,能够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建设的一种培养方式。专业竞赛是由政府主办的和中外文化传播相关的展演和比赛,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参赛作品以国际视角体现新时代独具代表性的动人故事。专业竞赛注重培养时政理论与科学实践并重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促使学生在比赛中熟悉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专业实习一般由高校与出版传媒集团、广播电视台等企业合作开展,双方共同建设国际传播人才实习实践基地,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培养人才。

4.国际合作育人

高校在国际合作育人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打造中外高校协同培养的国际传播人才平台。如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合作的“全球媒介与传播”“媒介与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与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合作的“全球传播”双硕士项目等。二是加强与政府主办项目的合作,打造国际友谊的桥梁。如中国人民大学参与海外华文媒体培训项目,先后承办非洲记者课程培训班、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项目等,培养了大批知中国、懂中国的国际新闻界人士。三是通过留学生渠道助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建立姊妹学院关系,与美洲、欧洲、亚洲多所高校新闻院系开设学生交流项目。此举既可引进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又鼓励教师走出国门,参加学术交流,实现文化往来,为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搭建国际桥梁。

新时代,政府建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行政链,企业建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生产链,高校建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链,三方优势互补、融合驱动、交叉创新,协同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铸造国际传播人才原动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点燃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引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孙祥冬,姚纬明. 双三螺旋模型理论与人才培養模式的创新[J]. 南京社会科学,2012(12):124-130.

[2] 高晓虹,赵晨,赵希婧. 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J]. 对外传播,2015(6):48-51+1.

[3] 徐艳珠,张志安. 新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J]. 对外传播,2021(10):19-22.

[4] 《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1》全文发布!全球青年受访者点赞中国企业[EB/OL]. (2021-12-08)[2022-07-01]. http://finance. china. com. cn/roll/20211208/5705043. shtml.

[5] 尚京华. 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2):162-163.

[6] 陈文申. 推动新时期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基于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J]. 现代出版,2019(6):5-8.

[7] 高钢.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 国际新闻界,2007(7):29-34.

[8] 杨柳,吕旦容.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培养探究[J]. 中国编辑,2021(5):18-21.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加快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周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