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在志书编纂出版中的运用

2022-05-30 02:21罗滔
出版广角 2022年14期
关键词:篇目志书逻辑

【摘要】地方志书是严谨科学的资料性文献,其编纂出版必须遵守逻辑的基本要求,以保证谋篇纲举目张、记述经纬通达、资料真实准确。逻辑思维渗透在志书编纂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中,包括志书篇目拟订、资料搜集整理、分门别类撰写、审核出版等方面。正确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有效地明察逻辑谬误,提升志书质量。

【关  键  词】地方志书;逻辑思维;编纂出版;编辑加工

【作者单位】罗滔,方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K290;G12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4.014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1]。无论是新编还是续修志书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构建这个工程,编纂者必须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树立科学的史志观,具有深厚的学养。逻辑是高明和沉潜两种史家之长的构成要件,是编纂出版精品不可或缺的思维利器。从规律、规则说,逻辑为思维无矛盾性、有效性奠基;从形式说,逻辑是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群集;从方法说,逻辑是归纳、演绎、综合、分析、试错逼近之通用工具。三者皆明,志书编纂出版便立规矩法度,避免谬误,少走弯路,助炼皇皇巨著。

一、逻辑思维在志书篇目设置中的运用

一部志书,述、记、志、传、图、表、录、考诸体为用,志为主体,逻辑对全志谋篇布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志书的篇目设置以事物的属性和社会分工实际为依据,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划分,但事以类从,类为一志,遵循逻辑基本规律、规则,明确事物之间的因果、主次(从)等关系,有助于科学地设置志书的整体框架。一般来说,采用章节体(篇、章、节、目)的志书的一级篇目篇(章)由行政区划、自然环境、政治部类、经济部类、文化部类、社会部类、人物以及具有突出地方特色的事類组成。

一级篇目的科学性体现在概念运用准确,属种关系得当。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基本划分,是子项之和,可以小于母项或是等于母项,但不可以大于母项。按照逻辑学的要求,志书划分门类必须是从同一个属概念划分出来的若干个并列的种概念。上一个层次必定是属概念,下一个层次必定是最近的种概念[2]。如“行政区划”篇(章)下可设“建置沿革”章(节),因为两者为属种关系,但其下不宜设“自然环境”章(节),因为“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划”不是属种关系,应独立设篇(章)。同样,“自然环境”篇(章)下可设“自然资源”章(节),但不能单设“自然资源”篇(章),因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属种关系,两者不宜并列。按照类为一志的原则,志书一级篇目应尽量避免合集并类成母项,下一层次再用各并类分作子项,如不宜上设“人口与计划生育”、下设“人口”“计划生育”。其实,“计划生育”是“人口”题中之义,“人口”篇(章)下即可设“计划生育”章(节)。再如设“公安 司法行政”篇,下再分设“公安”“司法行政” 章,也有弊端,应将“公安”“司法行政”各自独立设篇。

篇目排序虽无定于一尊的模式,但还是有基本规律可寻。雷坚在《对续志篇目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排列必须有序,或先主后次、先重后轻……或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主次、轻重、先后……的划分都在变化之中。要做到排列有序,思想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反映最新地情。排列是活的,可以有多种方法,合乎规律、合乎逻辑就是有序,符合地情即可取。”[3]志书编纂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综合考虑事类重要性、时空四维、产业归属、一般与特殊、地方特色等要素。专志以“行政区划”(或“建置沿革”)开篇,基本形成共识。继之“自然环境”,是为全志锁定记述的行政区域。续记“人口”,乃一地社会生活之主体,顺理成章。政治部类一般从中国的社会分工实际出发,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顺序排列。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类建议集中在一起,中间不宜插入其他篇(章)。国民经济,生产类可考虑按产业归属排序。经济管理可按宏观性、行业性排序,发展改革、环境保护、统计、财政、金融、税务等可靠前。文化部类,一般按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顺序排列。

地方特色是志书的一个基本特征。篇目设置突出地方特色,为增强志书的个性特征和记述地方亮点事物提供了记述的空间,增强了志书的功用价值[2]。特色篇目一般是升格设置,将原可纳入某些篇目的内容独立设篇(章),前提条件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眉山市志》设“眉山三苏”篇,《普洱市志》设“茶业”篇,《梅州市志》设“客家风情”篇,《南充市志》设“桑蚕丝绸”“朱德故里”“阆中古城”等类目(《南充市志》采用条目体),等等。而有些设为二级篇目较为合理的篇目,不宜随意提升为一级篇目,如街道镇乡、乡村聚落、气候、昼夜等。再如,临海地区的志书“自然环境”设篇,可下辖“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章,但不宜并设“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篇。

二、逻辑思维在志书内容记述中的运用

设置严谨、全面的篇目,就搭建好了志书的整体框架,后续工作就是以事为纬、以时为经,充分利用搜集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记述。志书的体裁是记述文,不是论说文,是用现代白话文、第三人称记述。但这种记述仍然是理性的,必须以逻辑思维为主导,其所下判断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实际,其构成判断的概念才明确清晰,其语脉文脉才符合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的要求。

置于志首的总述(概述、综述),是一志之纲之魂,最考编纂者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在内的学识。总述(概述、综述)绸缪于编纂之始,定稿在各篇完成之后,是“述”不是“论”,编纂者的观点寓于记述之中。总述(概述、综述)中无须用“得天独厚”“人杰地灵”之类赞词,也不必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类议论,而是以反映一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之大势大略立宗旨,明要义,发掘史实富矿,加以逻辑淬炼。

志书之大事,是为一地大事、要事,首事之集萃串珠。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忌滥,忌凑。编写大事记,有两点须注意:一是只记不论,避免蛇足(同理,志书立传人物也是记其事迹,不加褒贬);二是所记大事,志书相关志类应有所载,若相关志类无载,就不能列入大事记。

地方的建置沿革是为志书所记行政区域首记之项,编纂者须运用逻辑思维,才能从浩繁的资料中厘清演变脉络。如《南充市志》在记述该市的建置沿革时,就将南充、顺庆这两个既密不可分又有区别的地名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方便读者查考。从记载可知,南充有以下指称:(1)郡县之县。秦灭巴国,设阆中县,隶属巴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阆中县南,设安汉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2)县级行政区。南充县(1950年—1993年),南充市(1953年1月—1993年7月)。(3)地级行政区。南充专区(1950年—1968年),南充地区(1969年—1993年7月),南充市(1993年7月至今)。顺庆有以下指称:(1)府级行政区。顺庆府,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升果州为顺庆府。(2)路级行政区。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顺庆府改为顺庆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顺庆路改为顺庆府。(3)县级行政区。顺庆区(1993年7月至今)。综上,南充历为郡、州、府(顺庆府)、路(顺庆路)、道(嘉陵道)署、区、市治所,时与顺庆混称。1993年7月,顺庆被定为南充市辖区,沿用至今[4]。

清晰的逻辑思维能保证完整地记载所记事类的起始、发展变化及下限状况。一脉贯穿,重点突出,不枝蔓旁出,不左侵右犯。例如,一些志书在“自然环境”篇下,设“陆地水”章,分节记“地表径流”“水系”“地下水”;设“土壤”章,分节记“紫色土”“水稻土”“新积土”“土壤分布”“成土母质”;设“植被”章,分节记“植被分布”“植物种类”“森林覆盖率”;设“自然资源”章,分节记“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各有侧重,颇具逻辑章法。

志书行文应直接记事,避免用说明式、下定义式写法。如某志书记“行政事业审计”的无题小序,起句就是一种类似下定义的写法:“行政事业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物质生产、流通和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服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效益性所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動。”建议修改为:“区审计局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区行政机构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物质生产、流通和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服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实施经济监督。”

对于志稿的薄弱部分,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某志书在记“外资运用审计”“审计调查”时,许多年份皆语焉不详,如“完成外资运用审计项目X个”“完成审计调查项目X个”,甚至还有“2011年至2014年,完成专项审计调查14个”这样一笔带过的记法,很难体现志书存史的价值。

“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表”已成为当今方志学家们的共识 [5]。在志书中,为避免流水账似的写法,消除文字烦琐冗长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反映记述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随文插入各式图表。除了普通表格,在涉及发展速度、比例结构等内容时,还可以使用坐标图、扇形图等,诸体并用,相得益彰。

三、逻辑思维在审稿及编辑加工中的运用

志书是严谨科学的资料性文献,其所记内容必须经得起推敲。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4〕第26号)之“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中规定:“……逻辑性……差错,每处记2个差错。”这是单个差错中扣分分值最大者之一,可见辨识并改正图书中逻辑性差错的重要性[6]。志书编辑在对志书进行审稿及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并改正差错,提升志书的质量。志书中常见的逻辑性差错,有并列不当、自相矛盾、轻率概括、实质谬误等。

1.并列不当

逻辑上要求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一般不应并列使用。如果在表达中将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就会犯“属种并列不当”的逻辑错误[7]。

某志书记载动物资源,设章节如下:

第五章 动物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

第二节  环节动物门

第三节  软体动物门

第四节  节肢动物门

第五节  棘皮动物门

第六节  两栖纲

第七节  爬行纲

第八节  鸟纲

第九节  哺乳纲

第六章  鱼类

第一节  软骨鱼类

第二节  硬骨鱼类

这两章篇目设置,从逻辑要求看是可商榷的。志书虽不是动物分类学书籍,但涉及动物分类,则须不悖动物分类学之共识。一是不宜将“鱼类”从“动物”章中移出,与“动物”平列设章;二是按动物“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关系,“门”“纲”不能平列。因之,以上两章宜合并为“动物” 章,下设十节:

第一节 腔肠动物

第二节 环节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

第四节 节肢动物

第五节 棘皮动物

第六节 两栖动物

第七节 爬行动物

第八节 哺乳动物

第九节 鸟类

第十节 鱼类

2.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或论辩过程中,同一思维或论辩的主体同时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违反矛盾律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8]。这里的“同一思维或论辩过程”适用于一本志书的编纂过程。志书在编纂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的多元化、统计口径的不同以及认识判断的差异,对事物的定量定性记述就可能出现不一致(即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有的志书的大事记所记事项就与志中相关部分所记有出入,这就有可能是大事记与相关部分的资料来源不同,须查核校正。

某志书记载:传说中的黄帝手植柏树树龄有5000余年,但上文认定黄帝生卒年为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以黄帝的生年公元前2717年起计,距今(2022年)是4739年,其手植的柏树树龄不应超过5000年,这就是自相矛盾。另有一志稿在前文记“河流乃水道的通称,系古今通舟楫、利商务、聊民生和御外辱之运输要道,历代朝政重视”,可后文又记“航道整治,历代王朝政府有令无效,航道淤塞,礁石林立”,对同一事物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实乃失察。还有某志书中提到“三婆年高体健、老态龙钟”,“老态龙钟”一词指行动不灵便、年老体衰,该词明显与“年高体健”自相矛盾。

3.轻率概括

违反充足理由律,轻率概括,造成定性失准是志书编纂中较为常见的逻辑谬误。志书编纂,资料是基础。志书中出现泛词浮语,诸如“阡陌相连,集镇贯通,商贾云集,百舸争流,千车竞发,巨大的作用,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从侧面反映出资料工作的薄弱。志书的定性记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定性记述必须以定量数据为依据,不可以随意引申、发挥。例如,与其用“载量与航速都成倍增长”来概括航运实现轮驳船运输的情况(“成倍”太模糊),则不如选择有代表性的年份数据进行比较。

此处有必要提到一个方法,即历史计量法。综合分析资料,历史计量法是一个重要工具。方志工作者运用数理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深化认识,寻求可靠结论,以图表等形式载入志书,能避免不准确的定性叙述,提高志书的科学性。《普洱市志》“茶业”篇随文插入的表格,对该市野生茶树分布面积、择年茶树面积和产量、茶叶出口的定量记载,就是历史计量法的具体运用。再如,志书“交通”篇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用表格反映,也是历史计量法的运用。

4.实质谬误

除开明察逻辑谬误,逻辑思维对发现和清除实质谬误也是利器。自觉的逻辑思维可以使志书编纂者及编辑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明确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在编纂及编辑加工中对历史纪年、机构名称、地名、人名等特别留意。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唐玄宗改“年”为“载”,一直沿用到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志书大事记和相关部分若涉及这段时间,就应称“载”而不称“年”。“祐”字常用于帝王年号,如嘉祐、淳祐、元祐等,“佑”与“祐”虽属于同源字,但绝不能混用到年号中,因此只要在年号中发现“佑”字,均应改为“祐”。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并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此前阶段为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因此在记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9月前机构名称时,应称“政务院”而不称“国务院”。

逻辑思维贯穿于志书篇目拟订、资料搜集整理、分门别类撰写、审核出版的全过程,体现在研究方法与记述方法的辩证统一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志书编纂者及编辑舍弃事物的表面、非本质的因素,发掘事物的深层本质,吸取新的认识成果,如新材料的发现、某种史学观点的启迪等,归纳、类比和演绎等推理形式各擅胜场,增加了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性。可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部呕心沥血的志书,已不是原始、粗糙的史料罗列堆砌,也不是逻辑混乱的空泛之作,而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具有“资治、教化、存史”价值的地方志精品。

|参考文献|

[1] 地方志工作条例[EB/OL]. (2006-05-29)[2022-06-18]. http://www. gov. cn/ziliao/flfg/2006-05/29/content_294229. htm.

[2]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当代志书编纂教程[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3] 雷坚. 对续志篇目创新的思考[J]. 广西地方志,2004(3):14-17.

[4] 《南充市志》编纂委员会. 南充市志(1707-2003)(上中下)[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5] 胡克源. 试论图表在志书中的作用[J]. 新疆地方志,2008(3):13-14.

[6] 孙德海,刘莹. 编辑应强化辨识书稿中逻辑性差错能力[J]. 采写编,2020(1):112-114.

[7] 李衍华. 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及其处置[J]. 新闻业务,1985(12):36-37.

[8] 冯契. 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篇目志书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