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图书加快走出去步伐,让世界读懂中国

2022-05-30 10:48黄卫佟萌
出版广角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图书

黄卫?佟萌

【摘要】以高品质图书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初心使命,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当下中国出版走出去势头强劲,中国出版人将守正创新、履职尽责,加快对外出版与新媒体新业态的融合发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出版内容的创新性转化,不断开拓对外出版的新领域新空间;以高品质图书为媒,架起中国出版与国际读者之间的桥梁,发挥国际传播业务综合优势,聚合国内外各方面资源,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出版物;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出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出版强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  键  词】高品质图书;品位阅读;中国出版;走出去

【作者单位】黄卫,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佟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中图分类号】G239.2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4.008

从古至今,图书都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我国一直致力于将高品质图书(精品图书)推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主题图书是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类图书、中国文化典籍等亦不可或缺。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出版走出去工作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如何以高品质图书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指明了方向。

2022年4月,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标志着全民阅读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1]。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面、提升品质、增强实效,以书香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掀起了全民阅读的高潮,贺信精神进一步提振了中国出版界做好出版工作、踔厉创精品的信心与决心,增强了中国出版界为世界人民多出好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书为媒,让书香浸润全球。中国出版人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增强传播精神和发展意识,大力推动世界出版事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加快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发展贡献力量。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势头强劲,主题出版走出去呈上升趋势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出版走出去势头强劲,主题出版走出去呈上升趋势,不但图书种类、主题更加多元化,出版形式更加多样化,国际合作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图书表现形式更加立体,赢得了国外政要以及国外学术界、军事界、商业界等社会各界精英的更多关注。从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的整体成绩看,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出版战线上不断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有效推动,与世界同行的联系、合作及协作大大增强,双边多边出版合作机制、渠道、模式纷纷呈现,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等合作模式成为突出亮点,合资与独资出版企业在海外相继问世,中国书架、中国图书中心等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图书对外出版规模、数量、品种、效益乃至质量、发展水平、影响力等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呈现新趋势。

1.海外版权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长期以来,国际书展都是海外版权输出的主要平台。中国出版界每年都会参加包括伦敦国际书展、纽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在内的40多个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自1986年获得批准后,一直举办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书展,每年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中外出版企业参展,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北京BIBF书展转移线上,但每年达成的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以及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意向、协议依然保持增长,云书展成效显著。据统计,2020年北京BIBF书展线上平台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6788项,同比增长13.2%,版权贸易创新高[3]。

2.中国出版走出去工程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随着相关部门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图书出版发行单位走出去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渠道开拓、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国际合作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截至2021年,丝路书香工程近5年来共资助40多个语种、1200多种图书翻译出版,促成30多家企业的近60个项目走出去。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出版机构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4]。

3.数字出版物版权输出逆差大幅缩小

以数字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丰富了对外传播载体,增强了对外传播能力,特别是以网络文学和民族网络游戏为代表的内容产业海外市场规模实现了逐年快速增长。中国网络文学走过了从海外版权授权到海外平台建设与网文实时翻译输出,再到目标海外内容原创模式本土化及IP多元化输出的历程。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2020年同期增加4145萬,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数量超过1亿。目前,网络文学传播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已遍布全球。其中,线上阅读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广受欢迎,而非洲国家则对海外平台与APP授权作品更为热衷[5]。

二、以高品质图书架起中国出版与国际读者之间的桥梁

以高品质图书为媒介,近年来,外国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便捷地了解当代中国与中国文化。从最初的出版物实物出口、著作权的输出,到资本走出去和国际合作走进去,再到传播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出版与国际读者之间的桥梁不断优化,触及外国读者的方式和渠道不断增加和扩大。

1.图书海外发行实物展销稳步拓展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书刊发行都是以外国政要、智库、研究机构、金融机构、高校、专家学者等为重点,辐射到西方发达国家、“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邻国和非洲等国家及地区。以中国书报刊对外发行的主力机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为例,2016—2020年,该集团发行的图书报刊覆盖境外109个政府机构、136个国家图书馆、554所大学图书馆、78所孔子学院、30家拉美友好协会、欧亚地区300位直接读者、23个研究机构,国际传播影响力显著。该集团以华文图书全球联展、亚马逊“中国书店”、海外华文书店联盟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为依托,通过与孔子学院、国外经销商合作以及书展等形式,逐年扩大图书实物出口量。

(1)全球海外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自2010年以来,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在2022年第十二届联展活动上,策展人精心组织来自近30家国内知名出版社的精品图书,丰富了图书种类,拓宽了内容领域,图书展销与读者互动体验活动相结合,提高了阅读的品质。联展活动展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党伟力》《守望相助,携手抗疫》《冬韵奥林匹克》《人世间》《和平方舟的孩子》《不一样的春节》《欢乐中国年》等精品出版物,在近50家海外华文书店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受到广泛好评。

在日本的十家华文书店在同一时间、多点多地开展中国文化沙龙、“中国春节期间图书特卖”及文化体验活动(包括书法、猜灯谜、体验剪纸等环节),促进图书和文创产品销售,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2021年到2022年,从东京夏季奥运会到北京冬季奥运会,两个国家的奥运情缘也是此次日本联展活动的一个亮点。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一系列图书详尽介绍冬奥会的历史和风采,带领读者准确捕捉冰雪运动所传达的美感,身临其境地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惊艳、感动和激情,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

法国的凤凰书店则借助中国虎年元素,配以老虎布偶等装饰用品烘托春节节日气氛,同时举办书法讲座,带领读者写“福”字,了解春节文化传统;组织多次读者图书分享会活动,进一步推动主题书展的影响力。读者中有不少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当地读者,希望借助中文图书,了解更加深邃的中国历史和更加多元的中国文化。

(2)国际书展表现更加引人瞩目

国际书展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国情、感知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自1952年莱比锡国际图书展览会以来,我国每年派出代表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重大国际书展。2016年至2021年,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先后组织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重要的大型国际书展,展示图书涵盖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汉语教学、少儿读物、中医药养生保健等各种类别,全景式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2019年伦敦国际书展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65周年——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主题活动举办。英国上议院议员卫奕信勋爵及夫人黎丹霞、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勋爵及夫人李雪琳、英国社科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等中英两国政界、学界、业界知名人士出席活动。活动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推出“中国外文局70年中英互看主题图书”精品书展,该精品书展是伦敦国际书展自创办以来首次推出以中西方各界人士互看互审为内容的主题图书展示活动,促进了中英各界人士的交流与互鉴,成为伦敦国际书展的一大亮点。同时,集团下属的新世界出版社与英国全球中国出版社还联合举办了两社共同策划、合作出版的《為和平徒步——中国之旅的转文化体验》和《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首发揭幕仪式。上述图书是双方针对国际关切,设置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的精品图书成果。

2.图书著作权输出如火如荼

2020年,我国出版版权贸易逆差大幅缩小。全国共输出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3895项,引进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14185项,贸易逆差290项,比上年降低75.0%。其中,向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输出传播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介绍中国建设成就经验图书版权140多项,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图书版权400多项,涉及英语、日语、俄语、印地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6]。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是中国版权输出的主力军,对中国图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出版实力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6—2020年,该集团共输出图书版权3479种,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3.7%;输出版权由2016年的640种上升到2020年的769种,年均增长约4.7%;输出国家和地区60余个。其中,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书目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共1538种,占44.2%;输出语种有英、法、德、日、韩、俄、阿、西等近50种;输出的电子出版物约占34.7%。2021年,输出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比2020年增长7.4%,其中电子版权输出396种。

3.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出版业国际合作方兴未艾

(1)中国书架项目在海外迅速发展

2017年,“文化工行·中国书架”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纷纷落地,为其外籍员工和当地客户开辟了读懂中国的新天地,受到很多国外客户和读者欢迎,他们认为这是真实、立体、全面了解中国的窗口。“文化工行·中国书架”项目旨在推动中国主题图书落地主要国家重要城市的主流书店、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落户央企海外机构。目前,国内出版机构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50多个“中国书架”,受到外国读者的欢迎。据五洲传播出版社介绍,阿布扎比Jarir书店的负责人阿卜杜拉·谢姆里先生表示,很高兴能够在Jarir书店设立“中国书架”,这有助于帮助当地读者了解中国。土耳其伊斯坦布尔Nezih书店负责人阿里·巴巴伊伊特也希望通过“中国书架”让更多的土耳其读者了解中国,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为此,他与自己的中国同行一起,一次性为“中国书架”精心挑选了200多种以土耳其语和英语为主的图书共700余册。一位大学教师在黎巴嫩Antoine book shop书店购买到厚厚的“大中华文库”英文版《庄子》上下两册,激动地表示,没想到在黎巴嫩的书店里能这么方便地买到所需要的中国文化图书。《中国伊斯兰教艺术》和“中国神话故事系列”绘本则是黎巴嫩Antoine book shop书店的畅销书。

(2)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项目是近年来对外出版机构围绕我国外交总体布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完善国际传播布局布点而组织实施的本土化战略拓展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率先启动,自2017年立项到2021年底,已与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1个国家的61家境外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69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已出版的图书全部进入对象国主流发行渠道,在对象国各大实体书店和网络连锁书店均有销售。截至2022年上半年,共计合作出版500余种中国主题图书。

2020年以来,各海外编辑部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拓新媒体传播渠道,利用社交媒体、本土热门图书网站等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线上营销推广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线下推广,扩大图书影响力。疫情期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与秘鲁国家出版社联合成立的秘鲁编辑部出版了《西游记》西班牙语版有声书,《利马日报》等秘鲁多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该编辑部还邀请了秘鲁前总理等多位秘鲁政界、文化界名人参与线上联合荐书活动。与此同时,由外文出版社与西班牙大众出版社联合成立的西班牙编辑部推出了2种年度新书,在西班牙亚马逊、Casa del Libro等电商平台和实体渠道上架,面向西班牙和广大拉美地区销售。由华语教学出版社与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出版公司联合成立的埃及编辑部出版的图书成为中东地区5家中文教育中心的汉语初学者中文教材,同时,该编辑部开设了汉语培训中心,学员人数达1500余人,双方已合作出版的30种汉语教材成为培训采用的系统教材,如《一位埃及学者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中学汉语(学生用书)1》阿文版等5种合计销售2200册。

(3)中国图书中心项目有序开展

中国图书中心项目于2016年启动,同年6月为配合国家领导人出访,在波兰设立了全球首家中国图书中心。截至目前,已在波兰、泰国、秘鲁、尼泊尔、瑞士、古巴、菲律宾、柬埔寨、伊朗、墨西哥10个国家设立了10家中国图书中心,俄罗斯、多米尼加也在积极筹建中国图书中心,累计捐赠中国主题图书近2万种,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近20场。中国图书中心在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成为各驻在国民众及时全面获取中国资讯、感知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发展、了解真实中国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秘魯中国图书中心位于首都利马市中心国家图书馆内,周一至周六早8点半至晚8点对公众开放。该中心有中国政治、经济、哲学、艺术、传统医学、儿童读物等中国主题类书籍,还设有一个视频室和展示传授书法、剪纸、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秘鲁国家图书馆市中心馆馆长莉莲·莫拉表示,这里许多书籍是用当地语言编写的,秘鲁读者很容易阅读,通过阅读中国的作品,能创造文化交流的空间。年轻心理学家豪尔赫·戈麦斯认为,中国图书中心提供了更多让世界各国读者了解中国的机会,中秘关系在经济、文化方面正日益加强。

4.传播方式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产品走出去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数字出版发展基本保持与上年一致的发展态势,大型出版商持续加快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有声内容已成为全球出版传媒业的共同增量。同时,伴随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日益完善,网络强国根基持续夯实。国家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潜力持续向好,数字阅读需求日益旺盛,有声读物发展势头持续良好[7]。

中国多语种数字资源库(CMJ)是对外出版界较早开发的面向海外相关机构销售的外宣数据库,该数据库囊括《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外宣期刊创刊以来12000余期的内容资源,涉及中、英、法、西、德、日、世界语等多个语种,现已销售至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等高校和机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的出版物数据加工中心,目前已具备10余个语种的图书编目加工能力,主要面向国外图书馆开展MARC数据加工业务,提供从数据加工到物理加工的全套增值服务,每年制作数据20余万条。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多家机构用户订阅使用该集团相关数据库产品,涉及海内外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文化机构。

近年来,华语教学出版社积极探索新的版权合作模式,以数字版权带动版权输出数量及收入的提升。其筛选优质的海外合作方进行数字版权授权,如全球汉语学习者应用最广泛的英汉手机词典开发商美国Pleco公司、全球数字图书馆业务量最大的内容供应商和平台搭建商OverDrive、美国著名专业儿童电子书阅读平台EPIC公司、韩国著名在线教学机构韩国深爱集团等。截至目前,海外数字授权图书下载量累计61万余次。

三、以高品质图书加快走出去步伐,让世界读懂中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明日新月异,不同时代的图书体现了所处时代的先进文化、科技发展、生活方式。历史上一批批优秀的图书,超越时代、超越民族、超越地域,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影响着文明的进步,彰显灿烂的文化魅力和经久不息的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引导社会变革、促进经济发展、弘扬高尚情怀的图书,因其卓越的内容和持久的魅力,必将经受住历史检验,成为历史经典[8]。一大批介绍传统文化、中医保健、当代中国的精品图书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了受众的阅读品位。

1.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对外出版发行力度不断增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动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文局全力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对外出版发行工作。迄今为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36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13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所高校和图书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领袖著作,是对外阐释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解码中国奇迹、回答世界之问的权威读本。

2.以策划为先导,满足国外读者阅读需求,实现精准传播

读者对图书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觉发展到思维的过程,读者对图书的认識也从低级到高级、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过程是购买行为的前提,图书策划要有先导行为和针对性意识,根据图书内容和读者对象的不同,在策划中采取不同的策略,为读者提供思维的感知材料,第一时间捕捉读者的感觉,利用有利条件引导读者对图书产生兴趣,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吸引读者注意,使其产生丰富、美好的想象或联想,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望,让他们作出购买决策[9]。

《大中华文库》工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旨在为广大的外国受众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桥梁、构筑通道,被誉为新闻出版战线的“天宫一号”。该项目集结了全国优秀出版单位、优秀译者的力量,由外文出版社牵头、多家知名出版单位共同努力打造,运用读者知觉规律开展图书策划。读者受到自身知识经验的影响,对质量优良的图书、金牌出版社或者知名系列图书会形成良好的印象。该工程整体策划周全、版本选择权威、译文准确传神,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鸿篇巨制。工程于1994年正式立项,目前共推出4批180项476册图书,包括汉英、汉法等多语种对照版,在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显现了巨大的价值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

2013年11月及2015年11月,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他两次亲自接见与会全体外宾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搭建了一个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读懂中国”丛书(中、英文版)是“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重要延伸。该套丛书针对中国发展及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观点,分享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于2016年策划启动。丛书选题突出战略性、时代性、政治性,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立项之初,丛书出版方就邀请外方相关成员进入编委会,参与选题和出版计划,与国际著名机构合作,推动丛书在海外出版发行。同时,丛书的海外编委会还约请国际知名学者和政要,用外文撰写“读懂中国”专著,纳入丛书系列,进一步扩大“读懂中国”丛书的传播力影响力。

2018年5月,《指尖上的中国:移动互联与发展中大国的社会变迁》《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的地平线》两书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5月优秀畅销书榜总榜。丛书出版方外文出版社在国内外开展了多种渠道的推广工作,在图书市场上形成热销局面。2018年以来,丛书共有31个品种加印了2次,5个品种加印了3次。

多语种版《中国关键词》出版项目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对外传播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选词编写,先后策划推出综合篇、“一带一路”篇、改革开放篇、治国理政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精准脱贫篇等十余个专题,选题内容基本涵盖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科学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和关键表述。在具体词条选编上,该系列出版物注重中国理念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相呼应、中国故事与国际表达相融通,力求全系列中文权威、多语种外译精准、多形态传播有效,一体构成“权威解读当代中国”的国际传播品牌。该系列出版物多次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等国内国际重要会议活动中亮相,成为对外话语创新实践的品牌性项目和权威解读当代中国的外宣公共产品。

近年来,为深入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中国外文局旗下新星出版社集聚多方资源,启动实施了“丝路百城传”大型城市传记项目。该套丛书从立项开始就是一个国际性项目,编辑组坚持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中国立场来处理从选题到组稿、从写作到编辑、从出版到发行推广的全过程。具体到某个城市传记的写作、出版,都要放在丝路背景下展开,用以增强城市与丝路的关联与互动,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摈弃与此相背离的文字与思想,突出丝路特色,形成丝路亮点。目前,该套丛书已经出版包括中国、俄罗斯、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家的中外城市传记20余种,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文化交流,影响力不断扩大。

3.中国精品文学图书提高出版走出去的影响力

自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当代作家屡次获得国际文学大奖。2014年阎连科获得卡夫卡文学奖,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2016年4月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这些奖项大多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的其作品类别领域内的最高荣誉。据《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报告》,中国当代文学图书在海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并逐渐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人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面貌的一个窗口[10]。新世界出版社与瑞典万之书屋出版社合作出版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瑞典文版,入选由瑞典文化部评选的2021年“成人文学类年度好书”名单。《三体》三部曲外文版已与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旗下的托尔图书(Tor Books)完成了《三体》三部曲英文版版权的提前续约,续约金高达125万美元,近8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创造了中国文学作品海外版权输出的新纪录[11]。

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初心使命,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出版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责任。中国出版人将继续守正创新、履职尽责,加快对外出版与新媒体新业态的融合发展,运用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出版内容的创新性转化,不断开拓对外出版新领域新空间;发挥国际传播业务综合优势,聚合国内外各方面资源,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出版物,以高品质图书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出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出版强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首届全民阅读大会[EB/OL]. [2022-07-0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6%96%E5%B1%8A%E5%85%A8%E6%B0%91%E9%98%85%E8%AF%BB%E5%A4%A7%E4%BC%9A/60812188?fr=aladdin.

[2]刘可祎. 中国主題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编辑学刊,2022(2):111-115.

[3]张贺. 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创新高[N]. 人民日报,2020-10-01.

[4]丝路书香工程五年初显成效[EB/OL]. (2021-07-12)[2022-07-06].https://www.whjlw.com/2021/07/12/73661.html.

[5]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2.

[6]2020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下降 数字化业务收入保持增长[EB/OL].(2021-12-17)[2022-07-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378219480698160&wfr=spider&for=pc.

[7]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

[8]唐检云,刘作斯. 以精品图书引领全民阅读[J]. 中国出版. 2017(5):32-34.

[9]黄蕊. 基于读者心理认识过程规律开展图书策划[J]. 出版参考,2022(5):64-66.

[10]何明星. 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报告(2016版)[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8-23.

[11]《三体》英文版125万美元续约 创中国文学海外版权输出新纪录[EB/OL]. (2022-01-12)[2022-07-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743300514770367&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图书
无障碍图书联盟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
图书
图书
图书
最新出版图书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