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出版坚守审美价值的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谭旭东安娜
出版广角 2022年14期
关键词:童书正文维度

谭旭东 安娜

【摘要】童书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结合童书的图书属性及儿童读物属性,应从知识维度、历史维度、教育维度、文化维度和审美维度等五个方面考量童书的价值。其中,童书的文本审美价值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文本的审美呈现,二是副文本的审美呈现。正文本和副文本在审美上的一致性,是一部优质童书整体美的表征。坚守童书的审美价值,一是要认识到儿童是唯美主义者,二是要注重童书的文本创意,三是在副文本的创作中注重工匠精神。

【关  键  词】童书出版;审美价值;正文本;副文本

【作者单位】谭旭东,上海大学文学院;安娜,上海大学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4.005

如果从1952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算起,新中国童书出版经历了近70年。期间,童书出版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道路,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总体上取得了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童书出版基础薄弱。1950年,全国出版的儿童读物仅有446种,总印数573万余册[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促使文化领域交流活跃,出版界“多出书、出好书”的热情高涨,图书出版品种数量井喷式增长[2],童书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1世纪,我国童书出版進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好书精品迭出。同时,童书出版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557家出版童书,童书出版进一步专业化、多元化,且新媒体对儿童阅读影响较大,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出现后,儿童阅读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纸质媒介和新媒体的交互使用。童书出版也从单一的出版营销模式进入 “童书出版+”的融合发展模式。

然而,童书出版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重复出版现象未能有效杜绝,少数童书过分追求市场利润而忽视童书的内涵构建。如有的童书翻译质量不佳,内容不雅,不符合儿童审美需要;有的童书过度包装,且在网络营销时存在以虚假信息误导读者的现象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童书的形象,使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童书出版的价值追求,尤其要重视童书审美价值的坚守。

一、 理解童书的价值维度

童书在整个出版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童书出版为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锻炼能力素养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少儿事业的发展与繁荣[3]。童书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结合童书的图书属性及儿童读物属性,从五个维度考量童书的价值。

1.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是考量和检验童书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儿童文学图书、科普知识童书、游戏益智童书,还是由过去的经典和民间文学改编的童书,以及桥梁书和绘本(图画书),都具有知识传播的功能;无论是用于亲子阅读,还是校园阅读、儿童课外自主阅读,童书都是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出版物,具有鲜明的知识蓝本特点,儿童在阅读时不但可以了解过去的文学,还可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古典文学知识,领悟更宽广、更深邃的知识世界。

2.历史维度

所谓历史维度,并非是指从历史视角看待童书价值,而是指童书本身就含有历史价值,它联通历史与现实,把过去的经验与当下的经验对接起来。从内涵上来讲,童书不但蕴含着作者的童年经验和生命经验,而且也囊括了社会群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印刻着历史的痕迹。如唐诗、宋词、民间故事和四大名著等,包含了特定时代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含蕴和人文传统。而且经典童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及群体经验,不但可以让儿童理解现实,还可以使其了解历史,洞悉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

3.教育维度

英国教育家洛克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类的头脑生来就是一张空白的刻写板、一张空白的书写板。”洛克的教育理论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成为欧洲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逻辑,即家长和学校的重任是认真考量教育最终在儿童的心灵上写下什么内容[4],并且要求学校教育依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合适的课程和教育内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阅读,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的教与学实质上都是阅读,家庭教育也应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儿童阅读童书,或者说成年人把童书交给儿童阅读,其中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教育儿童,无论是知识习得,还是品德、价值观养成,童书所起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作用,其本身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功能。

4.文化维度

我国的童书出版是图书出版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自有其文化性一面,而童书作为有形的载体,是童年文化培育和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土壤[5]。童书的主要受众是儿童,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童书出版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必须对文化价值进行正确的研判和筛选,剔除腐朽、消极的文化,宣扬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童书创作和出版要坚守文化维度,葆有文化内涵,保持文化高度,尤其要紧紧扣住童年文化和成长文化的属性,为优化童年生态、引领儿童成长作贡献。

5.审美维度

童书有不同的类型和类别,无论是科普知识性童书、教育性童书、儿童文学童书,还是桥梁书及绘本,审美价值是判断其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童书不但要形式美,还要内容美。儿童诗要有意象美、富有想象力,儿童散文要有清新的语言和浓郁的抒情气息,童话要有奇特的故事和充满幻想的空间,儿童小说要有生动的形象和引人的故事,而桥梁书和绘本不但文字和图画要相匹配,还要印制精美,在无形中产生美育的作用。知识性和游戏性童书要把图书装帧设计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因此,童书创作和出版要从文本视角来考察其审美价值。

二、 童书审美价值的双重呈现方式

童书审美价值的呈现是多方面的,从文本视角来看,可参考西方叙事学里的正文本和副文本概念。叙事学里的书本由正文本和副文本组成,正文本由作者创作,副文本则由插画师、编辑和出版人等设计,是附属于文本但又对文本起到重要作用,甚至能够促进读者接受的部分。由此,童书的文本审美价值主要呈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正文本的审美呈现,二是副文本的审美呈现。

1.正文本的审美呈现

正文本的审美呈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文本的语言之美。对科普历史著作来说,其语言不但要朴素,还要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语言之美的一个重要表征。而对文学作品来说,语言之美体现在修辞上,无论是诗集,还是散文、小说和童话,语言不但要语法规范,还要有美的修辞,要体现作者的语言智慧。二是正文本的意义和内涵之美。就儿童文学作品而言,童话和小说要有故事之美,诗歌要有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散文要有情境之美和抒情之美。三是思想之美。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之美主要体现为作家的艺术观、文学观和儿童观,包括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和伦理观。注重思想之美,才能以精美的文字和图像呵护儿童的心灵,捍卫儿童最纯真的部分,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6]。如果童书缺失思想之美,便很难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引领、教育的作用。

2.副文本的审美呈现

副文本在法国徐史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学概念里被翻译成类文本。在热奈特看来,类文本“就是指一本书除了(主)文本的其他要素,包括出版商的信息、署名、书名、献辞、前言、后记、插图、目录页、封面及其介绍、附录、注释、索引、访谈、作品评介等所有能让‘文本成为一本书,并以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那些要素”。在我国童书的文本形式中,副文本一般包括封面、扉页、封底、插画、序言、跋与后记、腰封及文字,以及所附录的导读、访谈、童书整体的开本设计等都属于副文本。

童书的封面设计不但包括图案设计,还包括勒口、作者简介、书名、作者署名、目录、出版社的名字及版权页信息等要素的设计。从艺术设计层面来说,封面往往是一个整体概念,封面的美观度也就是封面设计的审美性尤其重要。童书正文本的插画、布局和字号等,都要讲究美感,封面、封底的推荐语,腰封上的图案和文字都要和整本书形成统一的审美格调。就绘本而言,副文本的审美呈现不但要在内容上与正文本衔接,在形式上也要与正文本保持一致的审美风格。

在手抄、刻印和雕版印刷时代,书籍出版无法大众化,也不会注重读者的阅读需求,更没有市场观念。而如今所生产的图书,都极其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于是图书的审美呈现就有了双重标准。概而言之,正文本和副文本在审美上的一致性,是一部优质童书整体美的表征。

三、 童书出版坚守审美价值的思考

前文就童书正文本和副文本的审美呈现作了简要论述,而童书出版要坚守审美价值,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正视儿童是唯美主义者

审美是儿童的天性,这是儿童哲学的内容,也是儿童认识论问题,缺乏这一认识论,童书出版就会在方法论上出现偏差。儿童爱美,而且儿童对美有天然的追求,儿童不但爱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还喜欢社会之美,他们对美的对象和事物极为敏感。为什么儿童爱穿漂亮的衣服?为什么儿童喜欢花草?为什么儿童的画色彩总那么绚烂?这些都说明儿童是爱美的,儿童对美的事物相比于成年人更为敏感。严文井在回忆童年的阅读时曾说过:“最触动我心灵的是安徒生。我最早读的他的两篇作品是《夜莺》和《没有画的画册》。这两篇作品,虽然富于幻想性,却没有特别离奇古怪的故事,它们以一种强烈的、优美的诗意感动了我,引起我思索。”[7]严文井这一经验之谈不仅反映了童书正文本和副文本之美对儿童的吸引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儿童对美的直观感受,以及儿童对美和诗意的天然理解与追求。

2.正文本创意:以审美创造实现精神召唤

童书出版要坚守审美价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创造精品,而形式和内容之精品要依赖文本创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体现作家个人的独创性。1933年时,茅盾在谈及儿童读物时,提到科学及历史类读物最为欠缺,要满足儿童的历史兴趣和“说真话”的要求并不容易;太具历史性的他们嫌枯燥,太科学的他们听不懂,因此,必须在历史和科学的实质上加以“文艺的外套”,才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茅盾这段话指的就是科学和历史类的童书要讲究文艺性,要用“文艺的外套”呈现科学、历史知识,否则儿童阅读起来会有单调、枯燥之感。“文艺的外套”即强调童书出版要有语言形式上的创意,这需要童书创作者有创意思维、独创精神,并且产生创意结果。

3.副文本创意:呼唤工匠精神

热拉尔·热奈特对副文本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论证,即副文本是相对于正文本而言的,所有环绕在文本四周、为了呈现文本的那些要素,它们充当的是某种门框,并使文本成为书本。他认为,不同的副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会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且可以传递一条信息,告诉读者作者的意图或阐释,传达一个决定,说明文本的文类属性、提供建议等。

就童书而言,副文本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告诉读者作者是谁,文本的文体特点是什么;二是文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是暗示读者文本的风格及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理想,尤其是作者的儿童观;四是让整本书像一本书。所谓的让整本书像一本书,即一本童书的副文本至少要体现四种功能:一是对阅读起到辅助作用;二是实现图文互动,让插图生动而深刻地推动内容文字的意义表达;三是以美术装帧实现外观美,让童书不但赏心还悦目;四是形式设计要有利于宣传识别。这就意味着副文本的创意需要编辑、插画师、封面设计师等要有艺术才华,兼工匠精神,合力精心打造极具创意的副文本。

2022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高,为13.10本,高于2020年的13.07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3本,高于2020年的10.02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21本,高于2020年的9.63本。综合以上数据,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随着我国总体语文教育的加强、儿童阅读环境的改善,加之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和全民阅读的大力提倡,童书出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童书高质量发展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童书出版要从“多出书”向“多出好书”转变。出版高质量童书是未来童书出版业的增长点,要认真把握童书出版全过程的质量节点,推动童书出版从内容到营销全流程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向创新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8]。少儿出版社应从内容和形式层面,即正文本和副文本两个方面坚守童书出版的审美价值,打造能够以美熏染童心、以思想引领成长的精品童书。

|参考文献|

[1]海飞. 茁壮成长的新中国童书出版[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9-30.

[2]汪曉军. 雪泥鸿爪记沧海:漫谈出版业改革开放40年[J]. 出版广角,2018(20):29-31.

[3]周建国. 增强少儿出版文化价值[J]. 中国出版,2019(12):45-47.

[4]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M]. 吴燕莛,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清洋. 童书出版与童年文化设计的思考[J]. 少年儿童研究,2020(9):23-28.

[6]谭旭东. 童书出版观察[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21.

[7]严文井. 我和儿童文学[M].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8]海飞. 努力推动童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M]. 中国出版,2018(11):5-7.

猜你喜欢
童书正文维度
二手童书交换会
更正声明
更正启事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FGF和GAP-43的表达与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