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对青少年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种重视不仅是身体上的重视也是心理上的重视。现阶段众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选择了忙碌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教育,以至于青少年出现了许多心理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家长变得越来越忙碌、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二者难免会忽视孩子的心理教育。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学习上。此外部分生活不如意的家长甚至可能会将自己的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又或者让孩子去继承他们的梦想,让孩子为了他们的理想生活而奋斗,这种生活环境无形中又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以至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都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一、探究实行“三位一体”机制干预初中生心理危机的意义
每个独立的想法就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碰撞。初中生也不过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这个年纪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推动下变得千奇百怪,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如果没有家长的宽容与理解,他们很可能会走向错误的道路,而家长所需要做的也并不是斥责与呵骂,而是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让孩子认识到现实,才能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不容易,才能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探究现阶段我国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在家庭方面对于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多是来自家长在朋友圈、视频软件上获得的各种推广,让家长微弱地意识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采取措施的家长却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以至于家长忽视了这种现象,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其次就是大部分家长不会很关注孩子的交际情况,而稚嫩的学生在班级中遇到某些事情时,也没有学会正确地处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交际情况,孩子很可能与班级中的同学关系不够融洽以至于出现心理问题。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往往是学生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班主任所需要照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的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而班级内不可能只有几个学生,几十个学生的工作量往往会让班主任感到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如果再出现几个调皮的孩子,那班主任就更加烦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往往不能够平心静气地去看待问题,自然也就不能够仔细地去观察学生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察觉不到班主任的作用,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这样的教导方式令学生对教师敬多过于爱,因此很少与教师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教育方法延伸至现代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不对等,以至于教师并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三、探究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位一体”机制的措施
探究家庭方面如何更好地干预初中生的心理危机。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危机,家庭方面首先能够做到的就是预防,孩子最亲近的往往是他们的父母,当孩子在心中藏着许多秘密时最愿意分享的人除了最好的朋友就是家中的父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因此当孩子的行为举止出现异常或者情绪不对的时候,家长要承担起身为父母的责任,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且与教师进行交流,从各个方面来预防孩子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此外就是当孩子真正出现了心理问题时,家长也不要太过惊慌,而是应该及时带领孩子去看医生,之后听取医生的建议,遵循医嘱积极地进行治疗。并且细心、耐心地呵护与关爱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总之,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关心,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国家对学生的关爱、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因此,采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去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梦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娟姣,王玉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20(12):209-211.
[2]宋阿丽.“三位一体”法疏导初中生逆反心理[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9-10.
[3]郭新美.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位一体”机制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