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却将写作教学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教学方式上偏向理论的灌输和口头上的讲解,这种状况不利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这样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现阶段,教师必须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和反复的练习。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练习的内容和教材呈现脱节的状态,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法同步进行。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模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文写作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文教学中联系写作教学,将两个看似独立的教学内容紧密融合起来,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二、重视比较模仿,坚持正确的教学顺序
初中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通常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仿写教学模式相较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难度较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爸爸的花儿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和浓浓的爱意。在学习了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文章的写作层次,能够将插叙的写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描述一些身边的事物,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不能生搬硬套文章的写作框架,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写出内涵深刻的文章。
三、重视写作创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时期的写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改写或者是补充。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桃花源当中的美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文章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还可以对桃花源的结局进行续写,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文章重新写结局,每个学生写出的故事都有不一样的美。这样的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文言文在学生心中枯燥的印象,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四、重视课内外结合,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读写结合对学生习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培养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文章段落或者是中心词句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路,在初步了解作文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阅读的开展不能局限在语文教材当中,教师需要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素材,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汲取知识,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真正意义,促进初中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运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学科所具有的魅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涛.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1(26):154-155.
[2]李娟.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作文教学的构建[J].作文成功之路,2021(3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