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琴
赏识教育如同催化剂,让学生始终被教师的鼓励性、肯定性、激励性的语言所鼓舞,正是在这样一种有效的赞赏下,才使初中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长处和认识不足,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有较强的自信心。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赏识开始
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基于赏识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围绕学生所需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处处为学生着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所学的英语内容融入学生的认知体验中。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采用赏识教学使学生克服胆怯、自卑、不安等,教学“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互动性比较强的英语问题,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教师创设了一个小小的情境,以“今天你过生日吗?”创设了真实语境,让学生和学生互相问答,当教师听到今天真的是某位学生生日时,将提前准备好的蛋糕送给这位学生。送蛋糕之际,教师还穿插了让学生唱响“祝你生日快乐”的英文歌曲。也有学生回答,今天不是我的生日。教师则会立刻询问学生的生日是哪一天,并专门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或手机上,让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真诚的关怀。如此,学生与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更增进了彼此的一种默契度,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日利用句型进行练习与掌握,更具有真实性,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再现,让整个课堂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生动。
二、捕捉闪光点,赏识更针对
具体的英语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其表现也不相同。赏识教育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根据学生体现出的某种优势或者长处,教师对其进行言语鼓励或另一种奖励形式。赏识教育的渗透,需要英语教师有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善于从各种教育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凸现的一些闪光点。有的学生学习认知水平高、理解能力强等,其闪光点容易捕捉。而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比较吃力,在这时教师的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这些学生心理上与其他学生有了学习差距,所以内心比较自卑、敏感、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极易造成学生心理的失衡,从而导致英语成绩的下滑。因此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关注并及时发现并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赏识教育实施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度”。对学习吃力的学生,赏识教育应放在具体的情形下,如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可针对其发音,进行正确的练习,当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流利而正确的发音后,立即给予其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识到在这一单词的发音中及时掌握了方法,并取得了进步。教师具有针对性的赏识,使学习优秀的学生不断拓宽学习视野、提高知识容量等。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不断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多元评价,分层教育
运用赏识教育最关键的表现是教师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英语课堂中是否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生在参与单词、词组、语法等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围绕成绩比較突出的学生渗透赏识,还要切实从每名学生入手,找寻、挖掘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特点、长处、优势等,进行针对性的评价。针对个别学困生,则对其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放大赏识,给予学生正能量的鼓励,培养自我心理上的自信,然后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获得提高。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式的鼓励,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动态而连贯的,不仅有对其过程的评价与赏识,还需要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进行。例如,学生之间的互评,又或者家长与学生的互评,在这样一种多元的评价方式下营造和谐的师生、生生、亲子关系氛围,创设口语练习语境,利用所学英语进行评价,也可以就作业让学生之间交换进行批改,这其中也渗透了评价,评价方式不仅灵活多变,还切重一些关键点。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赏识教育,实际上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上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信心,学有所获,提高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沈习敏.论“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