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采取积极对策,提高学生计算水平,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教授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数学思维专业技能。如果教师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就要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通过计算能力的发展,学生将获得更深入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1 小学数学教学及学生计算能力概述
目前,教育领域还没有明确的核心素养概念,很多学者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其中比较权威的研究是数学教育家朱黎明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定义,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数学核心能力的主要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动态发展方法和思维方式,结合当前动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可以拥有核心计算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优化的要素
2.1培养小学生计算耐心
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认为只要掌握解题方法,记住计算规则,就能得到正确结果,但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往往疏忽大意,造成计算错误。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没有耐心。所以在教师指导他们计算时,不能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們的计算能力无法提高。在数学考试中,当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好时,他们可以节省解题时间,并有效利用这段时间来检查试卷。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要想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的计算耐心,让他们有耐心去完成一道道的计算题。
2.2小学生要减少对计算器的依赖
如果小学生经常使用计算器做作业,作业完成率高,但考试时错误率就比较高。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避免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因为小学生长时间使用计算器,计算能力会下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另外,当学生使用计算器时,他们无法有效地应用算法,这无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技能。
2.3应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发现思路越来越混乱,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计算习惯较差。有的学生在心中计算,这种方法对于混合运算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有的学生不喜欢用草纸,就在课本上算了,这会使课本上字迹模糊,或者学生因为马虎而看错结果。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就要提高他们的计算水平,所以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 培养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3.1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很多挑战,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教师征求意见或与周围同学讨论。比如综合运算,计算过程中包括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法则。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准确解决问题,学生经常练习才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积极指导他们动脑动手检查,开拓他们的思维,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既减轻了自身的学习压力,也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还减轻了教师教学管理的压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整个学习阶段,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比重很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学实践中的计算离不开低年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高年级的深度学习。因此,当前的数学教师大多已经认识到数学计算训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训练。与此同时,许多家长也逐渐开始注重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每天都用各种方法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计算能力好,数学学习才能更深入地开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落实各项教学指导,加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4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4.1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一些简单问题,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但较复杂的问题,学生会出现概念不清,公式误用,甚至不会做的情况。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基础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计算方法,所以很难解决问题。
4.2教师对学生计算培养不够重视
大多数小学生认为计算是较为简单的,只要记住计算规则就可以了。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对计算题的过度自信和轻视。另外,也有学生不愿意做计算,因为计算过程复杂,步骤多,不如做应用题分值高还快速。
4.3学生没有养成计算的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经常强调学生做完计算后应该检查计算结果。但是,还是有学生计算完后不核对计算结果,有的学生核对计算结果不认真。以上都是计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另外,数位颠倒、计算正确但落实到题目上结果写错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坏习惯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5 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5.1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自我管理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监督和指导。数学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他们对学习过程不感兴趣,缺乏计算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积极参与学习。游戏教学是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教学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计算练习,然后引导学生玩游戏并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还能在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实现知识学习,让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便于长期记忆。
5.2注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在数学计算中,由于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将学生融入课堂。为确保课后实践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融入。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无论计算简单还是复杂,学生都必须时刻保持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促使他们养成自学、勤学、勤问的好习惯。
5.3培养基础知识,加强语言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前提是确保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涉及数学的理论知识、计算规则、计算公式等。数学概念及其公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将理论知识形象化,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反过来,知识的内化可以通过理论概念的类比和灵活应用来实现。知识点的整合将是未来计算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学生还需要实现对数学运算方法的灵活掌握。例如,如果出现一个复杂的计算问题,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方法来简化计算步骤,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正确的结果。此外,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和记忆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积极开展口算操作比赛或口算操作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口算操作技能。这种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计算的乐趣。教师教授学生口算算法和技巧,让他们体验规则和技巧带来的便利。同時,家长和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计算的信心,增强计算的积极性,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5.4执行有计划的计算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计算练习密不可分,只有有计划的、持续的练习,才能在长期的学习中实现计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计算也是如此,培养计算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重复应用公式,孜孜不倦地计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指导学生练习课本中的习题之外,应寻找更多的计算练习题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公式的掌握。通过实践,学生的耐心和公式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扩大了知识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计算练习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类型。
5.5加强师生双向交流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起师生之间顺畅的沟通与互动,才能取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弱点,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计算训练中,教师要积极记录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发现问题,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例如,对一些混淆概念的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训练,对计算阶段运用法则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他们认真仔细地进行计算。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弥补不足,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关系,争取家长配合,形成家校合作,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5.6理解计算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计算符号。计算要与日常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解计算的真正含义,提高计算的质量和效率。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冬季跑步的人文主题活动提出问题。冬季,学生每天早上在课间跑步。早上跑步10分钟。外圈学员每分钟可多跑30米,内圈学员每分钟可跑120米。问外圈的学生1小时跑多少米?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算式:120+30×10,按照乘法和加法的运算法则,学生先做乘法,但最后的结果是错误的。这时候,学生就有了疑问。这样,矛盾就会引起学生对计算探究的渴望。此时,教师将介绍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计算含义,加深对计算符号的综合记忆,并提高计算学习的整体效率。
5.7学习在上下文中计算
教师在实际讲授计算时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情境中计算。例如,在教授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充当销售员和顾客,进行真实的商品交易。某一件商品是0.35元,那么买3件应该付多少钱呢?此时售货员会列出等式:0.35×3,最后得到答案。通过这种情境训练,学生不仅对计算有了更好的认识,而且还巧妙地掌握了转化思想,学习了相关的计算方法,学习了综合计算。
5.8实现计算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在教授不同算法时需要谨慎设置标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实际教授计算时应注意算法教学的多样化。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如果教师长时间教授单一的计算方法,学生会对算法产生错误的刻板印象,计算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此,教师应注意应用游戏化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学计算方式,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5.9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在数学的整体教学中非常重要,数感主要体现在口头数数和估计两个方面,良好的数学思维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计算错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当教师教授具体计算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估算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探索的估算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合理解释。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找出估算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数感。
6 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准确严谨的态度处理数学计算。教师还要不断加强教学指导,鼓励学生理性实践。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热情,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2]陈爱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011):45.
[3]曾陆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华少年,20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