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祎
摘 要:中小企業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税收贡献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新冠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对抗风险能力弱,使得国家出台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渠道,但在实施中仍存在考虑不全面等系列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税收优惠中存在差异化、匹配度低、模式单一、地区差异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税收优惠和实际实施中的适配问题,本文立足中小企业特点,结合国外有关优惠标准,从税收体系和匹配措施两大方面优化税收优惠措施,实际帮助中小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多元化激励
一、引言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占据十分重要的比重,在每年吸收大量就业的同时,能够为国家提供可观的税收资金。中小企业数量庞大,遍布各行各业,能够刺激市场经济为市场带来鲜活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层面,中小企业可谓我国的中坚力量,许多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拼出一条生机,不断地自我革新,同时中小企业制度相对于大型企业更加灵活,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口味,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不断在变化中提升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弥补大型企业在社会需求供给方面的不足。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有限的资金规模,难以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处于劣势,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在面对风险和危机时只能硬挺或者关门倒闭,比如疫情后,铁矿石和铜等原料价格不断飙升,导致企业成本急速上升;出口贸易也因国际运输线的进出口供给不均,导致货轮运输专用的集装箱一箱难求;供电紧张和用电成本上涨,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
中国政府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提升中小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推出一系列减税和其他形式的金融支持措施。随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的推行,给了中小企业在面临突发风险时的缓解余地。措施的落地,为中小企业迎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机遇。但就税收优惠方面来看,落地实施中仍存在许多差异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需要支持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措施。
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积极影响
疫情发生之后,为帮助中小企业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更好地抵御风险,国家原有政策扶持的基础之上,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针对不同人群,从减免税费负担、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重点群体创业税收优惠三方面提出了39项措施。主要集中在增值税留抵退税,阶段性免征、减征增值税,减征地方“六税两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延缓部分税款缴纳,对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特定金融服务的机构、公司减免部分税额,对特定创业人群免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措施。
1.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从各中小企业运营模式角度来看,新创业企业或是已经营一段时间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税是主要营业负担之一,不论是增值税免征还是税费减免方面,毋庸置疑可以直接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减轻经营压力,同时可以利用剩余资金提高生产效率,强化服务质量,进而使产品利润率不断增加,提升企业全年预期收益,促进企业全面持续发展。当中小企业本身以及创业者能够精准把控税收优惠措施时,则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提升企业现金储备。
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随着营业额的不断增加,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停滞期、瓶颈期是中小企业的必经阶段,加大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是企业打破这一局面的重要解决手段。由于中小企业处于供应链底层,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权限混乱、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实际操作期间,往往难以融资。减税措施的发布,有利于中小企业调整内部生产管理结构,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形成市场信息反馈的响应机制,适应市场大环境的变换规律,通过借助税收减免措施,助力企业发展。
3.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动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助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从企业发展来看,中小企业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除了市场发展环境、行业本身发展情境、国家提出的产业变革和发展等客观因素外,企业本身的管理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加强关于税法知识学习的培训,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利用税收优惠、税收筹划等方式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科技型企业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调整资金结构,加大研发生产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三、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存在的问题
1.税收优惠适配度存在差异
现行的税收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小企业发展是不相匹配的,依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生命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针对不同的生命阶段,企业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需求是不同的,现行的优惠措施灵活性有待提升。
(1) 对初创期中小企业激励不足
我国目前十分关注中小企业和个体创新创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但是就措施支持方面仍显不足,缺乏细致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创业的精准帮助。
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不同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和类型是不同的。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来说,由于资金问题,创业时可选择的行业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投资多集中于轻资产行业,在前期投入的往往以无形资产、人力、智力资源为主。这种类型的企业,单单依靠税额抵扣的方式来降低税收成本,基本是不具备可行性的。因此,增值税这种流转税上的优惠往往还会限制这类型企业的创新发展,难以达到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后续发展的作用。这类型的企业在初创阶段,更加需要的是后续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供给才是初创型企业最为关注的重点。目前,此类税收优惠多集中于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企业、投资人,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这种税收优惠是间接的,无法直接实质性的作用在某些中小微企业上,投资者的趋利性、短视性仍然会阻碍某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2) 对成长期中小企业激励不足
成长期的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需要加大投资,通过创新活动去革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通过新产品去扩大市场的份额。但优惠往往集中在行业中的高端技术研发的投入中,许多从事基础性产业的企业难以享受到相应的税费减免。
(3) 对成熟期中小企业激励不足
针对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优惠措施:一是通过税收返还或者降低税率,达到让出一定的收益给到企业,帮助提升企业的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二是在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等方面,推动企业提升科研转化率,构建企业内部科研创新结构体系。但这些政策仅停留在表面,能否为企业未来长期持续地发展注入动力,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2.税收优惠存在差异性
就现行的税收优惠措施来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税收优惠面前的待遇、境地也是不同的。相较于传统产业如服务业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科创型中小企业以及软件、动漫行业能够享受更多的税收倾斜。
我国现行的税收模式下,有的地市政府对本区域内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定权限,这会导致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税收差异,对于一些跨区、跨地市经营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利于其及时掌握各地的税收政策,容易出现纳税时的偏差,导致难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税收优惠待遇,如国有企业既可执行“先征后退”的税收待遇,也可作为一般纳税人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而中小企业往往被拒之门外。
3.优惠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直接优惠较多,间接优惠较少。另外,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主要大多针对于科创型中小企业和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而成为科创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许多省级以下小型科技型公司和非科技型企业难以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在个人所得税优惠方面,主要集中于投资人(天使投资人、创投企业合伙人)层面,而针对于企业内部普通的科技研发人员,技术骨干等人员,缺乏一定的税收补偿,这使得减税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适用优惠门槛高
在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优惠措施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需达到一定的认定条件后才可以享受对应的税收优惠,就目前来看,科创企业认定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从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一旦认定不通过将不能享受任何优惠条件。同时,优惠措施当中有许多的限制因素,比如时间、额度等条件限制,这也使得许多即使达标的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时,存在一定的限制,难以全面地享受优惠。
5.帮扶后企业延续性没有保障
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降费等国家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具有时效性。比如,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讲,一旦企业在创立前期完成了科技研发、科研成果转化,能够形成一个为企业未来长期带来盈利的产品或者盈利体系,企业所有者有可能为了极致化企业的盈利空间,出现一些短视行为,大规模将为企业前期做出贡献的科技研发人员、技术骨干等裁员,降低后期的成本支出。这种短视行为,难以使企业长期、持续地专注于更加尖端技术、产品的研发,进而减少科研经费的投入,这与减税降费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四、优化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对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开展较晚,税收体系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在针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上的税收优惠措施,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公平、富有生机的竞争空间。
1.建立统一系统化的税收优惠体系
针对税收优惠措施发布相对分散,中小企业难以全面掌握相关的优惠措施的问题,相关机构可以定期对零星发布的措施进行归纳整理,按照相关行业、同类型企业等分层次、角度进行整理,定期在有关网站上发布,帮助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及时掌握最新税收优惠动态,享受税收优惠。
適当地延长优惠措施时限,使一些明显利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措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某些企业在短时间内,为了符合相应条件而出现一些短视行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缺乏持续性,仅仅是见好就收,甚至是套取国家税收优惠资金。
税收优惠措施也应避免在一小段时间内调整的现象。如果因为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必须进行调整时,也最好集中在每年的固定时间段内进行公示,并及时在相关网站上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帮助中小企业及时了解变更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1) 均衡减税政策
就现有优惠措施而言,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享有更多的税收支持,不可否认这类企业在帮助国家提升创新技术、尖端科技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些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服务业在提升国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也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现在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制造业、实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作用,纷纷开始重视制造业的发展。适时的扩大减税适用行业,让能够提升国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企业、行业都能享受一定的优惠。
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经济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企业发展上的不均衡。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地结合该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利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帮助并引导该地区的企业发展与当地需求相结合。
(2)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中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好的减税措施应针对企业的不同阶段。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不管是否是技术创新型企业,最为缺乏的都是资金支持,因此应扩大减税适用范围,使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都均衡地享受前期的税收优惠,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走出创业前期的资金困境;对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此时企业仍然处于一个高风险的阶段,建议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基于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促使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站在一条线上,共同为企业后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可以积极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帮助企业降低成长期的风险;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应更加注重于激励企业的更新换代、技术升级,帮助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产能,刺激企业具有不断投入资金寻求新方向的发展的动力。
(3) 多元化税收优惠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单一的优惠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创业发展的需要,在创新创业初期,企业的营收往往并不可观,维持生存是企业的重心,增值税的减免效果往往会优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另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难以和较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减税措施可以向那些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交流的机构减免所得税、印花税、增值税等。还要建立直接针对科研人员的优惠条件,如免征高新技术人才科研奖励金的个人所得税,减征特定技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引进人才支付的费用允许税前抵扣,扩大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等。
(4) 降低优惠门槛
享受针对科创企业的税收优惠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一旦企业任何一方面没有通过认定标准,就无法享受对应的税收优惠。建议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规模的科创企业,划分更加明细致的认定标准,针对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优惠措施,扩大应用范围,帮助中小企业突破经营中资金限制,更好更长远地发展。
2.推行辅助措施
除了减税措施的系统化、多元化完善以外,也应持续完善实际执行时的辅助措施,促进政策真正落地实施,发挥积极作用。
(1) 加大宣传力度
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逐渐意识到财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规范的税收体系,使得经营者意识到了解税收制度的重要性。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在宣传方面的投入在持续不断地加大,但仍存在是形式單一,缺乏反馈途径等问题,建议在定期宣传的基础上,加大新措施发布时的宣传频率,多层次、针对性地向不同类型的企业商户进行措施解读。同时,建立宣传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工作人员在宣传时的积极性,预防形式主义的出现。另外,政府部门可以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进行合作,加大宣传受益范围,将宣传和辅导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减税措施的实施。
(2)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大服务”理念,微笑服务,完善整合办税、宣传、帮扶、解读等服务,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二是精简服务流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做到非接触也能线上办理相关业务、解答纳税人相关问题;三是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绩效考核,推翻单一的标准,建立综合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其他相关活动参与效果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五、结论
国家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公平、鲜活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为中小企业发展持续注入动力。税收优惠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发展中相较于大企业的缺陷,因此基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的税收优惠体系,才能更加精准地帮助中小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光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措施探讨[J].审计与理财,2022(05):22-24.
[2]王慧.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11):98-100.
[3]姜文豪.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21(20):138-139.
[4]韩采宏,付晓,刘顺贤.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0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