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结合的途径探索

2022-05-30 10:48宋骁崖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德育工作小学

宋骁崖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与持续完善,学校提高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要求从基础着手,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提供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学习环境。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找到正确的教育载体和育人途径,其中少先队活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在立德树人的落实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身心状态与情感世界变化作为重要出发点,关注小学生的发展实际,有效配合少先队活动进行德育工作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境界,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结合途径

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要求,指出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开展力度,创新德育教育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可以有效彰显学校教育管理的统合性,促进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与融合,同时也对少先队活动当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和德育教育时机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教师在整合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班级情况展开理性化的评估和判断,加强学生思想基础认知,充分考虑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从而设计出针对性强的少先队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生的活动体验,最终让教学活动的整体品质得到综合提升。

1   小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结合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把小学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推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活动思路,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德育工作开展的长效性。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根本上认清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结合的意义,清除结合活动当中的阻碍,从而实现育人目标。第一,可以扭转教师的传统思想,正确认识少先队活动的德育功能。思想理念决定实际,行动只有确保观念的正确性,才能够让后续活动显现出应有价值。部分教师缺少对少先队活动的正确认识,认为少先队活动具备极强的政治目的性,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思想观念非常片面,而且没有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因而必须创新少先队活动观念。通过少先队活动与德育工作的结合,促使教师转变落后思想,认识少先队活动的德育功能,并且积极采取多样化方法确保这一功能的发挥。第二,利用少先队活动带来的实践机会,有效发挥少先队活动的德育功能。国家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战略地位,这无疑给教师肩上增加了重要责任。当代各类思想与文化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碰撞,为德育工作的推进带来了阻碍。教师可以对少先队活动提供的实践机会进行利用,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地强化少先队活动的德育功能,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第三,有效带动少先队专业化发展。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带动少先队活动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通过在少先队当中设计一系列注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德育活动,能够综合提升广大少先队员的品德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督促少先队员将所学内容落实到日常行动中,确保少先队的专业化建设效果。第四,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德育和少先队活动的融合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德育理念,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给学生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指导,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教师的德育技能,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德育工作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2   小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结合的原则

德育和少先队活动的结合是提高全面育人质量、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策略。不过要确保二者的结合效果,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优质平台,必须遵循正确原则。第一,真实性原则。少先队活动具备很强的实践体验性,德育工作同样也对道德实践提出了很高要求,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必须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让活动的组织开展贴近现实生活,因为只有真实的德育情境,才可以让广大少先队员得到真切的体验并触动他们的内心,用真实体验来激发真实情感。第二,主体性原则。在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当中,应该把广大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关注他们的真实体验,然后围绕德育目标组织以少先队员为中心的德育活动,指导他们增进交流与互动,提高少先队员投入活动的热情。第三,实践性原则。德育的最终立足点要回归实际行动,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广大少先队员把内化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参与丰富多样的、以德育体验为重点的少先队活动当中,并用正确的道德思想引领行为,做到知行统一。第四,感受性原则。在设计德育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对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有效增加少先队员的体验以及感受,并且要根据学生的感受与体会进行活动方案的创新调整,体现出对少先队员主体感受的尊重。

3   小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结合的基本思路

少先队活动拥有相对固定的流程以及实施方法,让少先队活动和德育工作相结合,并且保证德育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常规活动常做常新。第一,正确把握主题。要在少先队活动当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二者结合之下确保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就要关注对主题内容的把握,而且每次活动都应该是在明确目标指导之下展开的始终围绕主题有序推进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少先队员真实感受活动的好处,同时也便于向周围学生宣传。第二,制订活动计划。制订活动计划的目的是突出强调并且确保常规活动可以依照流程完成,不偏离主题,也不混乱无序,从而确保活动目标的达成,防止活动流于形式。第三,认真完成组稿。在不少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了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上台发言的环节,目的是明确活动的目标以及期望获得的效果,同时说明后期活动的计划与内容等等。这样就需要认真完成组稿工作,确保内容材料完整全面,而且要明朗表达观点。第四,讲究艺术方法。不管是讲稿还是开展少先队活动,均需要把握正确的节奏以及艺术,因为活动节奏过慢,会让少先队员感觉乏味单调,无法进行到关键环节;而節奏过快又无法顺利达成预期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用好教学艺术,恰当把控教学语言,加强对学生的耐心指导,既要启迪学生思考,又要增进交流与合作,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五,重视消化吸收。少先队活动非常有限,期望用一次或几次活动就可以确保德育工作时效性往往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消化时间,在活动后加强归纳总结,并通过类似活动的综合开展巩固德育效果。

4   小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结合的方法

4.1利用主题活动渗透德育

如今少先队活动已成为学校课程计划当中的组成部分,这无疑给少先队活动和德育工作的结合创造了优质条件。主题鲜明的少先队活动可以将德育主题作为重要立足点,将一个个德育元素和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受到道德熏陶,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了确保少先队活动的开展质量,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学习生活,考虑德育工作开展的要求,选择学生容易接受且存在探索热情的德育主题,并在主题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可以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演讲活动中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感知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努力和贡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可以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学习劳动技能的体验性活动,把少先队员带到劳动基地,让他们在不同的劳动岗位上加强劳动体验,并在这些活动当中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优秀道德品质。在这样的主题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强调主题内容和正确的德育方向,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4.2运用生活活动开展德育

不管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还是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实施,都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德育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行为对于社会的意义,感知自我存在的价值。脱离生活的德育教育会失去应有载体与核心,自然不能够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同样的,如果少先队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存在过大距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活动体验,还无法确保德育渗透的效果。例如,组织手拉手献爱心的生活化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去帮助孤寡老人,为他们进行公益表演,为希望小学捐款捐物,清理公园中人们随手乱丢的垃圾等。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广大少先队员可以受到良好的爱心教育、环境教育等,肯定自己的实际行动并认清自身行为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对个体价值的认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他们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责任心。

4.3借助节日活动优化德育

目前社会保持着开放性发展的良好状态,纵观国际又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这样的情况让西方思想与文化逐步进入中国,丰富了文化生活,但是外来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也在大幅度增加。在对当代青少年的节日态度进行分析后发现,青少年对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非常熟悉且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是对很多中国传统节日视而不见。如果不能够重视并且改善这种情况,将会给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道德素质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当中,为了达成德育工作目标,教师可以将开展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作为重要突破口,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行查询,掌握节日起源、特点、庆祝方法等等,并组织学生在节日当天利用传统方式庆祝节日。比如在端午节带领学生体验包粽子、观看赛龙舟,感知端午节浓郁的氛围和集中体现的文化;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外出踏青和去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对革命烈士的精神品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在国庆节时组织升旗仪式并为学生播放国庆阅兵视频,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感受国家的日益强大,培养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4.4依托家校合作改善德育

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点,在落实德育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条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家校合作,关注对社会资源的融入和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德育教育的落实效果,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的效能。小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所以家长也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而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家庭和家长的助学作用,在少先队活动和德育整合的过程中,引导家长踊跃参与,让德育实践活动更加丰富与精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比方少先队可以组织中华民族二十四孝故事会活动,首先指导学生积极收集二十四孝故事,并且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为学生讲述有关故事内容。然后调查生活中关于孝道的案例并整理成故事进行集体讲述。在评选和表彰活动当中,教师要邀请家长积极参加,让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家庭,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形成崭新的教育动力。家长可以在活动当中获得诸多家庭教育的启发,明确自己的正确行动方法,促进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衔接。

4.5结合地方资源创新德育

地方社会资源丰富多样,是学校落实德育教育的有效素材。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广大教师应该把少先队活动需求作为立足点,同时把学校实际情况和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整合与运用社会资源,从而促进社会资源在少先队活动当中充分运用,为德育工作开展注入活力。地方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确保活动开展效果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把更多带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资源引入少先队活动,在维护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推进活动,确保活动育人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少先队员当中开展夸夸家乡、逛逛家乡风景区、我爱家乡等主题的摄影绘画展览,以这样的活动为指引,鼓励学生挖掘利用家乡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国家的情感;在每年法制教育宣传月,学校可以邀请派出所或者法院工作人员来到学校,给广大少先队员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让他们能够在课程当中获得更加深刻而又直观的体验,培养法治素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共同推进之下,小学德育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少先队在德育工作当中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体现。少先队是小学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关键,最为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德育教育和少先队活动的整合,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当中领悟生活,形成对正确行为与价值观的认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塑造正确三观。少先队活动和小学德育工作结合除了可以降低德育工作的開展难度之外,还能够让广大少先队员逐步明确自身的价值观,确立明确目标和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少先队改革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及发展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1(31):181-182.

[2]王昱欢.小学少先队工作德育融合措施之探究[J].智力,2021(28):133-135.

猜你喜欢
少先队活动德育工作小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成长的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联姻研究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