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女篮亚洲杯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能力的对比探究

2022-05-30 06:51张晨李杰文
当代体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中国女篮快攻女篮

张晨 李杰文

中国队在2021年第29届女篮亚洲杯中不敌日本队获得亚军,回顾比赛,中国队在前三节领先的情况下第四节被日本队反超比分夺得胜利,可见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实力是具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第四节的进攻能力。一支球队的进攻能力 主要通过得分、个人机动进攻、球队战术配合进攻和助攻失误等方面来体现,其中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是得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队与日本队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中国队在第四节得分较少,轮换球员里缺少得分能力强的球员。(2)中国队个人机动进攻较多,策应配合运用质量较高,日本队掩护和突分配合运用较为娴熟。(3)中国队在第四节体能下降严重,导致动作变形,个人技术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全队战术质量不高,失误较多。

1 引言

2021年国际篮联第29届女篮亚洲杯的比赛在约旦安曼结束,中国女篮在决赛以73-78不敌日本队,这是日本女篮自从2013年第25届亚洲杯开始连续5届夺得冠军。近年来中国女篮输给日本队的比赛全部都是在前三节领先的情况下遗憾失利,问题主要出在中国女篮在第四节高强度的防守下体能明显下降,进攻能力削弱,接连出现失误,被日本队抓住机会得分,需要引起格外重视,因此提高中国女篮现阶段的进攻能力和体能是十分重要的。进攻能力不仅是对个人技术进攻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关系球队胜利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中国队与日本队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归纳和对比分析,对中国女篮和日本女篮进行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为中国女篮提升实力做好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女篮亚洲杯中国队与日本队的进攻能力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篮球运动教程》《现代篮球高级教程》《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相关书籍,并在知网查阅近几年来中国女篮发展现状的相关文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2021年女篮亚洲杯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录像,对两支球队进行观察分析与统计各项数据,以提高准确性,从而归纳出两支队伍在进攻一端的技术特征。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对2021年女篮亚洲杯中国队与日本队进攻能力的所需数据指标进行归纳统计,从而客观反映出两支球队在进攻一端的实力,数据来源于国际篮联官网。

2.2.4 对比分析法

应用归纳、演绎和对比等逻辑分析方法,对2021年女篮亚洲杯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全队得分、个人得分情况和运用不同配合得分情况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归納、分析,以找出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在进攻能力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队与日本队得分情况的对比

3.1.1 中国队和日本队全队各节得分情况对比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对抗性的集体项目,最终比赛的胜负由球队的得分进行判定,而投篮是得分的最有效方式。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队在两分球、三分球的命中率和得分上与日本队基本持平,但在快攻得分上差距较大,日本队有10次快攻机会,得到12分且6分发生在第四节,而中国队整场只有6次快攻机会,只得到6分。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队在比赛前三节一直保持领先,但在第四节连续失误被日本队反超比分,可以看出中国队在第四节的进攻能力较弱。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攻防转换速度的提升,战术简洁而高效,球员位置模糊化逐渐成为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日本队只有四名中锋和大前锋球员,属于“小快灵”的打法,在突分配合技战术运用上娴熟,尤其是宫崎早知和桃仁花两名球员之间突分配合和挡拆掩护配合运用恰当,往往能够有效的得分。在第四节决胜时刻,正是日本队这两名队员之间的巧妙配合帮助日本队最终获胜。与此同时日本队十分善于利用防守反击得分,攻防转换速度和阵地进攻的节奏都很快,由此可见日本队的打法非常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中国队队内有6名大前锋和中锋球员,李月汝等内线球员实力优势明显,但李缘等后卫球员综合能力较弱,得分能力不强,往往在比赛中因内线球员的单打独斗而导致进攻节奏停滞,攻守转换速度很慢,大大减弱了中国队的进攻能力,因此这不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也导致了中国女篮的进攻能力较弱,说明我们在篮球运动的执教理念和理解上落后于世界强队,需要在日后不断加强和改进。

3.1.2 中国队和日本队个人得分情况的对比

一般来说,在经常获胜的球队里总是有比较多的高水平轮换运动员,又具有创造力和应变能力的明星球员。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队没有一名球员得分超过20分,但日本队却有两名球员。说明目前中国女篮目前没有实力强劲的轮换队员。这些高水平的轮换球员不仅可以给球队带来胜利,更多的作用是延续球队的进攻,使队伍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篮球运动是在创造性中发展的,是在比赛的应变中发展的,而不是在严格限制的方案中发展的。而中国女篮往往会在比赛的最后决胜时刻缺少这种“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轮换球员,因此在日常训练除了要求队员完成既定的技战术打法,也要给替补队员自由发挥的空间,释放队员们的想象力。

3.2 中国队和日本队球队进攻能力的对比

3.2.1 中国队和日本队个人机动进攻和战术配合得分的对比

在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中,所有的进攻战术都秉承简洁高效的原则进行,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有优势的个人机动进攻也是其中一种。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队进行了25次个人机动进攻,得到35分,日本队有15次,得到22分,略少于中国队。在战术配合得分上,中国队进行了34次,得到30分,而日本队进行了43次,得到了44分,高于中国队。

其中中国队以外线球员直接传球给内线球员后在限制区内进行个人机动进攻居多,成功率较高,体现了内线球员的巨大优势。但全场比赛如果只靠内线球员进攻往往是无法成功的,外线球员也要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里应外合,才是比赛胜利的基础。日本队主要以外线球员传导球后直接投篮终结的机动进攻方式居多,这也是日本队球员的特点,战术简单高效,进攻节奏很快,队员投篮果断,做动作很自信,所以命中率也很高。在战术配合上,中国队主要以策应配合为主,充分利用内线球员优势,但这种进攻技术往往导致全队进攻节奏慢,战术复杂,内线球员体能消耗巨大,一旦遇上体能和防守更加出色的队伍,往往战术配合完成的质量不高,无法形成得分。日本队以突分和掩护配合居多,这与两队的技术风格有很大关系。日本队个子小,速度快,投篮准,战术配合中传导球的速度也很快,进攻也更加简洁流畅,这也符合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战术配合进攻上日本队的进攻能力要比中国队更加出色。

3.2.2 中国队和日本队战术配合运用情况的对比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战术配合运用上,中国队利用内线球员进行策应配合居多,得到13分,而日本队则进行掩护配合和突分配合居多,分别得到28分和6分。中国队在前三节凭借内线球员强劲的实力牵制,以内线队员为核心的打法使中国队在前三节比分领先,但也因此使得中国队核心球员体力消耗巨大,在第四节进攻能力下降,失误增多。与此同时日本队凭借充沛的体能和实力出色的轮换球员发挥,在第四节依然能够保持高强度防守强度并进行流畅的技战术配合。在比赛最后时刻依然能够打出精彩的掩护配合。全场比赛中日本队的攻防转换速度非常快,使用掩护配合次数非常熟练,无论是首发还是替补的外线队员在掩护后的投篮或者传球动作十分干脆,个人技术运用十分娴熟,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队队员个人技术水平很高并且体能十分充沛,而这些恰恰是高质量执行技战术的基础。

3.2.6 中国队和日本队第四节助攻、失误和快攻情况的对比

在篮球比赛中,失误往往伴随着球权的丢失,意味着对手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分,对一支球队具有消极的作用 。失误过后容易会出现快攻的机会,这往往是追分和拉开比分差距的重要得分方式 。而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一个人持球进攻的传统打法越来越困难,助攻往往能够体现一支球队的球员个人进攻技术水平和团队战术进攻水平 。

从表6中可以看出,第四节中国队的失误比日本队多了3次,而日本队没有失误,意味着日本队有更多的进攻机会,随之带来的结果是日本队第四节的快攻得分比中国队多8分。

在第四节,中国队场上队员连续失误的主要原因为球员体能下降,导致进攻的战术思路不清晰,加上动作技术变形,导致外线球员传导球失误,持球队员进攻选择不合理,往往出现“一打多”的局面以及快攻过程中受防守干扰出现运球失误。日本队由于体能充沛,此时抓住机会发动快攻,成功率极高,第四节中国队没有一次快攻机会,而日本队依靠快攻得到8分,在比赛比分紧咬的最后时刻被对手连续打防守反击是很伤士气的。因为两支球队进攻风格不一样,中国队主要以策应配合为主,发挥内线球员的优势,日本队主要以挡拆、突分配合为主,发挥日本队外线球员的实力,因此中国队整场比赛助攻数比日本队多了6次,但在第四节面对日本队高强度的防守施压下,中国队频频出现失误以及进攻选择不合理的情况,导致第四节助攻数比日本队少。由此可见,中国队队员在第四节因为体能下降失误增多,会出现进攻机会选择不合理,无法将球合适地交给核心球员处理的情况,这与日本队能够在第四节依然能靠充沛的体能加强防守强度和对抗性密不可分,中国队应在日常训练中多注重体能的肌肉耐力训练以及高强度下的技术运用和战术配合质量。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中国队在第四节得分较少,轮换球员里缺少得分能力强的球员。

(2)中国队个人机動进攻较多,策应配合运用质量较高,日本队掩护和突分配合运用较为娴熟。

(3)中国队在第四节体能下降严重,导致动作变形,个人技术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全队战术质量不高因此失误较多。

4.2 建议

(1)调整重战术轻体能的传统训练方法,应加强队员的体能训练,贯彻“以体能为本,技术为先,战术为辅”的训练理念。

(2)中国队可借鉴“大国家队”模式,增加优秀运动员选材的范围,使中国队的轮换阵容里增加更多得分能力强的队员。

(3)中国队要注重提高体能下降时个人技术能力的运用和高强度对抗下技战术配合的质量。

(作者单位:1.首都体育学院;2.北京市一七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国女篮快攻女篮
中国女篮赛事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浅谈篮球快攻战术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能力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得分能力的对比分析
浅析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①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