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
有效的户外体育材料投放可以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保障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本文结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和体育的双重属性,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材料投放的趣味性、材料投放的可探究性以及材料投放的多元性五个维度对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了探析,并从材料投放的主体、投放材料的资源开发、运动场区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立材料投放的反馈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优化路径。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对于幼儿参与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体质健康水平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欲望,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等文件,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提出一系列的标准及要求。
《指南》中明确指出:“应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构成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幼儿在与活动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促进健康水平,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不断积累身体活动经验。有效的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能够保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满足幼儿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活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育人价值。因此,本文从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活动材料投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探析,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普遍缺乏体育专业素养,有效投放活动材料能力较差
首先,幼儿园专职教师多为学前教育专业,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普遍缺乏体育相关的知识素养,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多种运动素质的发展规律以及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作用不甚理解。因此在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不能有效地明确幼儿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从而导致教师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合理选择和有效投放活动材料的能力。其次,幼儿园户外体育材料投放观念和实践呈现出脱节的状态。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导致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地去选择活动材料,教师也无法精确的把控幼儿不同运动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不能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去调整和优化活动材料投放的种类和组合方式。最后,在活动中部分教师过于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过于简单,活动的强度较弱,无法有效地发挥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价值,活动材料投放的观念过于滞后。
1.2 场地规划不合理,活动材料投放单一
首先,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需要幼儿园户外场地的支撑,因此幼儿园户外场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户外场地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设置和运动功能的开发都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有效的整合幼儿园整体的环境资源。由于幼儿在不同运动区域活动时着重发展的运动素质不同,参与的运动项目不同,需要的运动技能不同,因此活动材料的投放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幼儿园户场地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教师在活动材料投放中过于随意和盲目,造成材料投放缺乏适宜性和科学性,无法满足幼儿不同运动素质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如果幼儿园无法合理设置不同运动区域的空間位置,就会造成不同运动区域之间互相干扰,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
其次,一般情况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往往以集体为主,场地往往以操场或大型玩具为主,户外体育活动项目以及活动类型比较固定。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场地比较单一,导致活动材料投放也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另外,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活动材料的投放比例往往较少,无法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这与让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的教育目的是相悖的。
1.3 活动材料投放缺乏新意,材料的可探究性较低
首先,多数幼儿园活动材料投放时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材料投放缺乏新意,选择的材料多以大型玩具为代表的高结构材料和以跳绳、皮球、飞盘、推车、沙包等市面常见的成品材料为主,高、中、低结构活动材料投放失衡,尤其是自制材料占比过少。高结构材料和市面成品材料虽然制作精良,但功能结构和玩法规则较为固定,游戏时幼儿只需要遵循固定的玩法规则即可,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大部分幼儿园在活动材料投放时无法有效挖掘和整合周边本土资源、自然资源等多种资源,活动材料的创造性投放思维存在局限性。以自然资源为例,据相关研究显示,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的投放材料中自然材料只占有4%,且多数为辅助材料。即使多数教师认为应该投放自然材料,出于卫生、安全等原因,自然材料很少被选择投放,使孩子失去了接触自然的机会。
1.4 材料投放互动性不足,投放材料更新滞后
首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足。多数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较少与幼儿进行语言和行为互动,仅有引导、评价以及协助等方面的互动。这样教师仅仅只是活动中的陪伴者和监管者,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其次,材料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足。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如果投放材料的难度与幼儿发展不匹配,会影响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幼儿无法在材料投放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多数幼儿园一般会在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或教学活动需要时才被动更新活动材料,导致投放材料更新较慢。
2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探析
本文结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和体育的双重属性,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材料投放的趣味性、材料投放的可探究性以及材料投放的多元性五个维度来探析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以确保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价值,保障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户外体育活动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1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指南》指出:“所有户外体育活动设施器械的投放都必须在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因此安全性是户外体育活动材料进行有效投放的首要原则,尽可能为幼儿投放无毒无味、无安全隐患的材料,投放前进行充分的清洗消毒工作。活动材料投放前期,教师需让幼儿对活动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活动材料的操作流程、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等。在幼儿和投放材料互动过程中,为了提高幼儿在活动材料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适时的对投放材料进行补充性说明和对幼儿进行保护性引导。
例如在开展“击剑”或者“角斗士”之类的对抗性活动时,教师需要先对此类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确保铠甲和剑等器械必须是安全性能较高的软质材料。但是幼儿在进行这类对抗性活动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身体接触,为了有效的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这就对教师组织开展这类活动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幼儿了解规则,还应在活动中适时引导,让幼儿知道,如果对方倒下,占主导地位的一方不能继续进攻,需等对方站起来之后才可以继续战斗。此外,应通过这项运动让幼儿了解“击剑”活动的规则,让在幼儿的重要部位佩戴护具,并提醒孩子有效的攻击部位在哪里,以防止孩子在运动中伤到脸部。
2.2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指南》中指出:“投放材料要有适宜的结构,要关注教育目标和内容。”《纲要》中也指出:“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因此,教师在面向幼儿投放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时一定要具有层次性。为了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体育锻炼的需要,使他们能够具有不断探索的兴趣,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层次性地将各种活动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之中。例如,对于年龄小、运动能力低的小班幼儿,活动材料的投放应以安全系数高、易于掌握的材料为主。中班幼儿因为年龄稍大,能够独立自主地操作一些简单的活动材料,并且由于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倾向于具有新鲜感的活动材料。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活动材料的投放应以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幼儿竞赛意识的材料为主。与小班、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在动作方面更加熟练、在思维方面更加敏捷,可以投放一些更具可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材料。
此外,在面向同一年龄段、同一班次的幼儿进行活动材料投放时也切忌“一刀切”。教师应关注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以及能力特点,在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及时观察、灵活地采取合理删减、有效添加、恰当组合、调整规则、合理分组、增减难度等措施来体现出材料的层次性,这样既可以让幼儿保持新鲜感,引发孩子新的挑战和探索,也可以使投放材料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
2.3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趣味性
对于孩子们来说,体育户外活动的材料投放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自觉自主地选择体育户外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从而让幼儿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在乐趣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怎样增加活动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呢?首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兴趣点,并将其融入到各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之中,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偶然发现幼儿对“蚂蚁搬家”的现象十分感兴趣,那么教师幼儿便可以利用幼儿这一兴趣点,通过投放一些重量适中、便于负载的活动材料,组织开展以“蚂蚁搬家”为主题的体育锻炼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幼儿模仿蚂蚁爬行或直立行走,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搬运东西,以有效鍛炼幼儿的爬行能力和肢体力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又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对投放材料的兴趣,让他们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幼儿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绘本故事和童话故事所吸引。借助幼儿这一特点,也可以把活动材料融合进故事情境之中进行投放。例如可以借助:“胖国王减肥”的故事情境,投放绳子和呼啦圈两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分组讨论寻找各种减肥方法并加以实践,最后帮助胖国王减肥。在幼儿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一些幼儿开始使用绳子进行单人或多人跳绳练习,一些幼儿将呼啦圈放在地面上,并将它们分开,让其他幼儿从一个呼啦圈跳到另外一个呼啦圈,进行连续多次的跳跃练习…,他们充分利用绳子和呼啦圈创造了多种锻炼方法。通过这样的材料投放方式,不但能让幼儿在身体上获得有效的锻炼,还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能激发他们不断地思考与探索,让他们体会到互相帮忙、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快乐。
2.4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可探究性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不仅要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要将其作为一项探究性的活动。研究发现,最具探究意义的材料是半成品材料,它们的特性是灵活性、多功能性、耐用性和价格低廉,这类材料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跃幼儿的发散思维。因此材料投放的结构化程度、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性引导干预直接影响着材料投放的可探究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材料在投放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高结构化材料的比例逐渐减少,低结构化材料的比例逐步增加,只有在合理地有层次的投放基础上,才可以有效地发挥活动材料的可探究价值。
2.5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多元性
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多元性涵盖了活动材料投放种类多样和投放方式多样两个方面。户外体育活动中要均衡发展幼儿多种运动素质,例如幼儿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素质、灵敏素质等。因此根据发展幼儿不同运动素质的实际需求,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就需投放具有相应功能的活动材料。例如在发展幼儿下肢爆发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单脚跳、双脚跳、纵跳、跨跳、行进跳等一系列练习方法,相应地需要投放跳袋、跳圈、跨栏、轮胎、步梯等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尝试不同的玩法,发展下肢爆发力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平行投放、组合投放等多种投放方式来体现材料横向投放的多元性,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同一活动材料的不同功能和用途,还能够使多种活动材料在各运动区域中互相支撑、相得益彰。
3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优化路径
3.1 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幼儿教师作为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主体,其体育素养、活动组织能力、材料投放理念、材料创新及游戏创设水平、教育性介入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有着直接联系,强化幼儿教师相关专业能力是提高材料投放的有效性重要路径。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教师互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丰富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指导、评价和考核教师在学校常规教学中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的行为,从而提高其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可以通过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的形式传递材料投放理念、材料创新及游戏创设经验以及介入技巧等。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聘任一定比例的体育专业教师来强化教师团队的体育素养。
3.2 整合各种有效资源
挖掘和整合自然资源、本土资源、民俗游戏等多种资源,既是实现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多元化,增加材料投放趣味性、满足材料可探究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的重要路径。例如在一些近山的地区,“竹”“木”资源非常丰富,当地幼儿园就可以有效开发竹木资源,可以在户外体育大循环运动的草地上投放一根大木头,让孩子们自主攀爬、平衡走动、跨越等,还可以开发竹竿、竹龙、竹轱辘、竹背篓、竹排等多种活动材料,组织开展跳竹竿、舞竹龙、抖竹轱辘、背篓球、划竹排等一系列户外体育活动;在一些靠海的地区,海岛资源丰富,当地幼儿园就可以有效开发海岛资源,投放一些渔网、渔绳、渔桶等各式的活动材料,利用渔绳、渔网等组合设计攀爬架,让孩子进行攀爬活动,发展幼儿上肢力量以及手脚协调能力。利用渔桶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探索钻、攀爬、推、跳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上下肢力量、灵敏和平衡素质。还可以利用渔船让孩子们模仿划船、撒渔网等,发展幼儿上肢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品质;在一些武术资源浓厚的地区,当地幼儿园可以利用紙板自制一些纸棍、纸锤、纸刀、纸斧头,利用竹簸箕制作盾牌,利用瓶子制作梅花桩等等,这些自制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孩子们的户外体育锻炼之中,还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武术氛围。
3.3 合理规划运动场区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需要以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为载体进行投放,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需要以幼儿园运动场区为基础组织开展。所以,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地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由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具有安全性、层次性、趣味性、可探究性以及多元性五个维度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活动材料的投放时,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整体情况,将其分为多个运动区域,并依据不同运动区域主要的功能,进行合理的活动材料投入,以适应幼儿各种运动素质的发展需求。
此外运动区域的设置,不同运动区域之间的位置安排以及间隔距离也要合理,以有效避免在材料投放和材料互动过程中幼儿出现安全问题。例如在开展跳跃性活动时,为了保护幼儿的膝关节,应当优先考虑较为柔软的草地之类的地面。在开展跑步类的活动时,应当优先选择障碍比较少,地形平坦且较为规则的区域。在投放小车等可移动材料时,必须要对幼儿的操控和驾驭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以防止幼儿在操控驾驭时发生危险。同时要根据活动的需要设置规范的车道,车道的长宽要合理,不同车道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是双向车道,车道上面要有清晰的标识,在车辆变向、交汇处还要有安全标示。
3.4 重视材料投放教研,建立材料投放反馈机制
首先,要重视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利用有效的活动材料投放来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效果,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将材料投放和户外体育纳入到园本教研活动中,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的理念,促进材料投放和户外体育活动的不断发展。其次,在制订活动材料投放计划时,要充分利用每位一线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聪明才智。合理的活动材料投放计划对教师进行活动材料投放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既能够适应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材料的有效投放,还能有效支持户外体育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最后,在幼儿参与活动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只有获得材料投放的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对活动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从而保障幼儿在活动中保持足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活动材料的投放效果与投放材料的反馈有密切的联系。对材料投放进行评价是实现材料有效投放良性循环的关键。为此,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教学中,必须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促进材料投放的有效发展,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周口市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