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讲解、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还应注重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合作意识能力的有效培养。如何有效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促进课堂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奠定良好的语文实力,则需要教师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一步展开研究。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结合合作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借助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强化合作学习观念、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等优化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合作意识
随着现如今对语文学科的教学重视,教师也应进一步认识到启蒙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满足现如今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则需要借助多样化、高效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培养合作意识。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发展,要想与他人进行和谐沟通,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则一定要注重培养合作能力,将合作意识的培养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保障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意义
小组的合作学习是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能进一步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互帮互助,进一步优化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习目标的统一实现。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进而能将自身想法与观点进行共享,并从他人的见解中取其精华,完善自身问题及答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加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作用,能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课堂中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合作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以及实际的沟通过程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技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展开语文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进步,在为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1]。对合作意识的有效培养能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合作意识应用到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同时,又能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分析
(一)分组学习环节的不合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等,进一步结合团队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重点关注分组学习情况。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座位的便利性或者纵向、横向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2]。这样一来,分组就会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导致合作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而没有真正实现其教学意义。
(二)合作学习时间不够充裕
通常情况下,在语文学科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虽然会应用到合作学习的模式,然而,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进度,为学生提供的合作学习时间并不充裕。这样一来,在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只是经历了很激烈的讨论过程,而并没有得出答案,便要在教师的督促下草草结束合作环节。进而使得合作学习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教师一味地对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真实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导致学生进行讨论和深入研究的时间较短、次数较少,从而影响合作学习发挥其自身作用。
(三)合作学习时机把握不准
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一来,以合作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掌握。然而,在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却只是根据指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对某一相关教学任务、教学问题的讲解学习,局限性地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相关答案的寻找,而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这使合作学习探讨的价值难以体现。由于教师把握不准合作学习的时机,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无法得到培养,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
(四)合作学习内容枯燥、单一
合作学习可以说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运用这种学习模式积极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对合作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然而,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所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单一,绝大多数都是以教材为主,其中可进行探索研究的語文知识较为局限。固有知识的探究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反而会由于合作学习内容的枯燥、单一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对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为小学生培养合作意识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载体,进而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沟通为前提,进一步使其在小组内形成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融入和谐且紧张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以及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效率,进而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以及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合作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模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进而使学生积极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有效进行沟通和思考,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会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中,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并自我消化,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
(三)合作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中承担指导者与引导者的责任,进一步对传统“灌输式”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进行优化改善,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在小组之间的相互沟通中能对自身想法、意见进行大胆表达,并且充分尊重他人的想法,进行相互学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他人观点中的优势进行自我答案的补充,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特点推动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5]。
(四)合作式学习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与同学建立和谐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课程内容进行练习和分析,有助于学生之间拉近关系,同时又能促进合作与沟通,进而在相互讨论中围绕教学目标推进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中,只是通过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来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这样一来,虽然对教学活动进行了优化,但也只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力量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学习,为了进一步组建科学式学习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则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综合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提高小组综合实力[6]。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花的学校》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内学生的基础及语文学习水平,合理地组建小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进一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深入思考,了解并体会课文中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课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以及意境美,进而更好地投入课堂中,在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的同时,又能引导其学会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真童趣的语言来记录美丽的世界。
(二)强化合作学习观念,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现如今社会中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影响下,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想进一步保障课堂学习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强化合作学习观念,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又能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对语文学科的优化发展。强化合作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自主思考以及换位思考,与其他同学进行团结合作,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还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共同进步[7]。
例如,在对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我们奇妙的世界》课程展开教学时,结合所要讲授的课程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对应的学习任务,以小组的形式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这样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观念,在进行相互沟通以及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整合信息,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共同创新发展,对语文课文进行深入理解,强化合作学习意识的同时,又能深入学习教材内容,感悟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的思想情感。
(三)改变课堂组织形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根据座位来划分小组,这样一来,横向或纵向的组织形式造成小组成员之间可能无法有效进行交流与沟通。然而,教师通过改善课堂的组织形式,将前后左右相邻的4人或6人组成学习小组,则可为其相互交流提供一定的便利性。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环境,使其根据自我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过程实现互帮互助,积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的简洁,清楚其中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并提出自我的阅读感受。在相互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前景,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以及探索精神。除此之外,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搜集更多关于科学飞速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而在沟通中拓展自我学习,这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渗透。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辩论的机会
结合教材内容的不同、学生自我认知以及语文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时,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从而呈现出对问题的不同认识结果。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对自身不同的见解以及观点进行共享,在发表以及论证过程中求同存异,并听取他人的见解[8]。这有助于实现对语文内容进行充分认识,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辩论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其养成尊重事实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将相和》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重点的词句以及段落进行阅读和掌握,进而引导学生对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综合国力以及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解。小组成员在合作进行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深入沟通学习的过程中,能完整地讲述“负荆请罪”的故事。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辩论的机会,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实现语文思维的不断发散。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學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环节进行创新改革,对于分组学习环节的不合理性、时间不充裕、时机把握不准确、内容枯燥单一等内容进行逐步优化。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进度、基础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借助合作学习的优势特点,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以及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1):100-102.
[2]宋效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对策探微[J].文理导航(下旬),2021(11):42-43.
[3]李敏.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策略[J].新课程,2021(44):144.
[4]查玉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1(32):147-148.
[5]王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例析[J].科幻画报,2021(10):111-112.
[6]陈永平.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家长,2019(30):121.
[7]董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情感读本,2019(27):51.
[8]张桂琴,陈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中国教师,2019(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