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之
[摘要] 儒家哲学是觉解人生意义和道路的学问。其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和以人为终极意义目的。其研究的普遍性问题包括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既是对人的生存根据的无穷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历史性反思,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批判。其基于自然人性、人心对于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的伦理觉解,并由此产生家国情怀、民胞物与、天下同一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其具有的独特意义,使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显示出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儒家学说;人生维度;以人为本;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B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22)04—0027—08
Confucian Thinking on Human LifeZHOU Ningzhi
(Hunan Province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angsha410005, China)
Abstract:Confucianism is the study of meanings and ways of human life. It is focused on human existence, with people at the core of teachings. The universal issues concerned include how to properly perceiv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man and man, man and nature. It is not only an indepth inquiry into the basis of human existence, but also a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a practical critic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ased on the ethical awareness of natural humanity and peoples hearts for a family, a nation, a country and the world, Confucianism produces the emotional identity and rational cognition of patriotic feelings, love for living beings, and the unity of the world, which has its unique significance, enabling it to show strong and vigorous vitality in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Key words: Confucianism; human life; peopleoriente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哲学是关于人生、世界和事物存在意义的看法,所以又可以称作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世界是人类的,有人才有世界。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具有起始和本原的地位。人是世界的本根。
在世界形形色色的众多哲学流派中,唯有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普遍性问题为研究基础,凡事从人生出发和以人为终极意义目的的哲学。可以说,儒家学说是以人为基本研究对象和以学会做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学问。而觉解人生意义和道路是儒家哲学的不懈追求和全部意义。
“觉解”一词是由冯友兰先生原创的。他在《新原人》一书中,首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觉解”概念,延后各章则是在觉解的基础上讨论人生的意义、价值及其与人生境界的关系。所谓“觉”即是自觉,是指向内心世界的。因为人的本心是光明的,有良知良能,故自觉于心即是心觉,即是自知内在的道德理性;而“解”即是了解、理解,是指向外在世界的,即是理性地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属于科学理性层面的。冯友兰说:
“解是了解……觉是自觉。……人是有觉解底东西,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东西。……人生是有觉解底生活,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的生活。”(见: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019页)
由此可见,对于儒家哲学的觉解,有两条路途:一是向内的,对于内在固有本质的认识自觉,从内心深处透露出对于生命的爱惜和悲怜;二是经过实践体验之后的情感经验认同。这既可以是一种内在理性的外化,也是一种外在的获得性体悟。
人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活动的存在物,人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身与世界。同时,人还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存在物,在大千世界中,人应当怎样活着,或者说,人生应当怎样渡过,怎样认识、拓展和深化人生意义与价值,都是儒家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概括起来说,儒家人生维度的哲学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
首先,要弄清“人”是个什么东西。探讨人与自身的关系,具体说,也就是探讨人生与人的欲望的关系。人作为生命活动主体,如何认识自我,并且在认识世界与改造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挖掘和拓展自我的人生价值。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人应当实现自知。
人類是生活在宇宙世界唯一的理智型生物类群。与其他生物类群相比,人类具有有思想、会言语、能选择,讲人性、仁义的特点。荀子在《正名》篇中写道: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见: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57页)
孔子以“仁”为第一概念构建儒家学说。“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仁”即是“人”的意思。子曰:“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即是仁学,也是人学,是儒家的哲学。具体是学会做人的学问。为人者,必有心;有心者,必有仁;仁者,人心之本也。故人心之本然状态即是仁。用心日用即是体会仁。仁心涌现人道,人道扩充仁心。第二,“仁”是怜爱的意思。表示人有同情之心。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对西周文化和“礼崩乐坏”之春秋时代社会风气的反思与批判,也是对未来社会文化的期许和向往。第三,“仁”乃指人與人之间的关系。“仁”乃会意字,由一个“亻”和一个“二”字构成,意思是二个人结合为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命整体。言下之意,就是说,人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照孔子的意思,凡是人,皆具有仁心。用现代话语表达,凡是人,皆具有共同本质或类本质即爱人之心或同情心。也就是说,人只要坚守仁心,就会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德”之人,天下就会和谐安泰。
其次,要弄清人生最大或者最基本的问题。周德义在《心觉》第七章“人心与文化”的第二节“人心与信仰”中指出:
“人生最大的、最基本的矛盾是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认识对象的无限性与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现实存在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见:周德义.心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第183页)
孔子最早提出的“仁”和“四德”即是“仁”“义”“礼”“智”的观念。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有仁爱之心,则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人有“仁心”,就会发展出“四心”即是四个善良的绪端,经过自我修养发展,就会发展成为具有“仁”“义”“礼”“智”“四德”的人。“四心”与“四德”的关系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汉帝国思想家董仲舒在孔子“四德”即“仁”“义”“礼”“智”的基础上加上“信”而称“五常”。因此“五常”又称为“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周德义接着孟子和董仲舒的意思又在孟子“四心”的基础上加上“诚明之心”,称为“五心”;所谓“诚”与“信”的关系明确为“诚明之心,信之端也”,从而由“仁心”而至“五心”,再到“五常”,形成“五德”,构成了儒学道德体系及其发展路径(见:周德义.话说人心第五端[N].湖南日报(理论版)(2017-11-18)。
孟子将孔子的“仁”概念发展为“心”本体论。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人之为人,贵在有心。人只要向内心求诸己,自觉拓展“五端”,则能成为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品格的人。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其放心”。孟子曰: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后天不断地修身养性,需要外在礼义、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才可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他在《性恶》篇中写道: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正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见: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75页)
胡适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是“荀子性恶论的大旨”。但是由于荀子讲的“性”与“伪”与后人理解的有差异,因而造成了对于荀卿的误解。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胡适根据荀子的界说指出:
“依(荀子的)这几条界说看来,性只是天生成的,伪只是人力做的(‘伪字本训‘人为)。后来的儒者读了‘人之性恶习,其善者伪也,把‘伪字看做真伪的伪,便大骂荀卿,不肯再往下读了。所以荀卿受了许多冤枉。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家都崇拜‘天然过于‘人为。……独有荀子极力反对这种崇拜天然的学说,以为‘人为的比‘天然的更好。所以他的性论,说性是恶的,一切善都是人为的结果。这种推崇‘人为过于‘天然,乃是荀子哲学的一大特色。……人的天性有种种情欲,若顺着情欲做去,定做出恶事来。可见得人性本恶。因为人性本恶,故必须有礼义法度,‘以矫正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方才可以为善。”(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26—228页.)
依荀子意思,人之为人,在于“伪”,即在于通过外在的努力和实践而达到仁的境界。孟子说人性本善,人心具有天理良知,只要坚守本心,就能够达到仁的境界;荀子说人性本恶,只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修心养性,去除“好利之心”“耳目之欲”,保持心性纯洁,亦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二者无非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观点在哲学意义上是辩证统一的。
哲学以人的自觉为对象。同情心是人的最本质的自然力量,一方面人以自身为同情的对象,另一方面人经过以己度人而同情同类。这与动物依赖自然本能地生活不同,动物是自然的自在之物,人类是自然的自在自为之物;动物因为冲动而本能地存在,人类则是用理智调控欲望而理性地生活。人类因为有思想而能动地改变自然,实现自然的人化与诗意化。
再次,要弄清怎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人生。《大学》指出,人生为学的道路和目标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者是生而知之,从心所欲,不逾规矩;或者是学而知之,下学上达,由识而智;或者是困而知之,穷途末路,急起直追。三者殊途而同归,都能够实现美好的人生。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性的裭夺即是人的异化。人生而自由,但这只是一种理性的自由。人类因为理性而自由。人的自由是以理性为约束的,也是以理性为判断事物的标准。理性是与感性相对应的,也是与天生的本能相对应的。感性的经验世界永远不可能为人类全体的行为提供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规范性的理性原则。纯粹理性才是人类的类本质,是人类在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任何生物特性的人类的類存在物。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正是运用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思维能力,实证或者反证内心纯粹理性(道德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存在。也就是说,纯粹理性是人之为人的理性存有,是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身理性发现的理性原则与规范。在中国哲学中,纯粹理性包括道德理性、科学理性和逻辑理性,或者说包括道德理性、科学理性,而将逻辑理性包涵在道德理性与科学理性中。
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被欲望的枷锁禁锢着。正如染漱溟先生所言,人生正是欲望的产生和消解的过程。仁者或纯粹的人,必然能够将欲望关进理性的牢笼,不为物喜,不为情困,不为名累,不为意动,心如静水,从心而欲,依理而行,不逾规矩。人生如果不讲道德,不守纪律,不懂规矩,言行举止没有理性的底线而完全受欲望的控制,就会如同禽兽而堕入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
二如何正确认识人与人的关系
人是社会人。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按照一定规则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以《易经》为代表的“六经”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孔子曾整理“六经”,他认为人具有仁爱之心,能够通过自我修养,按照忠恕之道的精神,建设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和谐社会。他以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在总结西周社会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以“仁”为基本理念构建儒家文化,提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和建设各民族国家文化“和而不同”的大同社会理想。
儒家文化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道路与方法。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逐渐为社会所广泛接纳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其主流价值观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与广大中国人民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儒家文化把人与人的关系摆在突出位置,而将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相对置后,是一种偏重于道德理性的文化,而不像源自“两希”文化的西方文化,如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希伯来文化注重人与天(神)的关系,由此结合发展而成的是一种偏重科学理性和宗教精神的文化。
儒家文化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其基本精神为“和为贵”,基本特征是注重伦理道德建设,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其将血缘亲情关系作为一切伦理关系的起点,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然后扩展开来,经过推己及人达到爱人即是泛爱众和爱万物的境界。正如王阳明所言: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在。……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见:王阳明.传习录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第023—024页)
王阳明认为,心为本根,爱为生发尤为抽芽,树无根不可抽芽,人无心不可仁爱。所谓“发端处”就是生长点。仁从孝悌开始出发,然后再是爱人爱物。儒家文化所遵循的伦理原则,是基于自然人性、人心对于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的伦理觉解,并由此产生家国情怀、民胞物与、天下同一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儒家伦理价值具有的独特意义,使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显示出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
自先秦以来,“五伦”就被正式提出并确定为五种人伦,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基本关系,是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生结成的五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在封建社会,“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五种伦常关系。
至于“五伦”关系的道德规范如何,具体内容如何,应当说在不同的社会是有所同有所不同的。重要的是,五种关系仍然是现代社会的五种基本的伦常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开社会,人就不能够生存生活,也不成为人。但是只要有社会,也就有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有“五伦”。所以,从普遍性或者共相性与特殊性的意义说,我们认为“五伦”关系是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和一切社会关系之中的。
所谓“常”即“常识”“常理”“常规”,是指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则是任何社会任何人必须遵守的五种基本道德。“五常”自汉代确立和逐渐发展,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最有力量的传统道德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纪伦常。中国哲学是谦逊礼让、以和为贵、以心换心的哲学,以提倡包容、同化,合作共享,追求系统和谐统一为宗旨。
从哲学角度言,“五伦”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这是无疑的。
“五常”“五德”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中国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洗礼,愈来愈为世人所肯定和接纳,如儒家之:“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已被世人公认为行为的黄金原则。
“五常”“五德”讲仁者爱人的情怀、公平正义的道义、遵纪守法的礼仪、是非判别的智慧和诚实守信的人格,这些是与我国现代提倡与实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2013年12月,国家颁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我们应当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情感认同、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任何国家民族,任何时代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常规。中国目前实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取古今中外优秀道德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传统的“五常”“五德”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服务。
以上,我们讨论了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生而是不平等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人生而平等但是有条件的。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探讨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进而构建理性有序的人类社会。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节“第一卷的主旨”开篇即写道:
“人天生是自由的,然而也无时无刻不被束缚着。人自认可以操纵万物,到头来却发现是被万物奴役。这种落差形成后,却也得到了普遍的承认。……我的解释就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服从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他的服从是对的;但当一个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打破了束缚他的东西,那他的做法就更对了。当某些人以某种权利为由剥夺人民的自由,那么,后来也正是这种权利,使得人民有了反抗的理由,从而夺回自由之身,如若不然,那夺去他们自由的人就是毫无道理的了。人们的所有权利都是建立在社会秩序之上,社会秩序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权利。”(见: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5页)
在这里,卢梭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他认为,人生下来都是自由平等的。但是这种自由平等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上。而一个理想社会应当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之上。
那么,怎样的契约关系才能体现真正平等的契约精神呢?契约应是自由选择、平等交流和民主协商的产物。只有在平等原则指导下真正体现平等之精神的契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契约,也才称得上是理想的契约。而只有当契约各方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中庸精神,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产生理想的契约,进而构建理想的社会形态。这样的社会形态我们姑且称之为秉持中庸精神的社会形态,也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处事皆能信守中庸之道的社会形态。周德义在《心觉》中提出“只有中庸精神的契约才是人性的”的观点。他说:
“只有‘中庸精神的契约才是人性的。在现代社会,契约精神是基础,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当契约上升到法律地位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是,以为法律可以落实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形同虚设的现象并不少见。立法者、执法者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其实,迄今为止的世界还没有形成契约、基本法的共识。甚至有的意识形态主导者,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自身文化优越而企图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左右世界。……中国文化是最为温和,最具包容性,好以己度人严格要求自身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可能成为世界未来文化的基石……中庸文化一定会为世人所称道、所践行。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观,是做人做事的黄金原则……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以己度人,将心比心。所谓契约只有是中庸的,方才合适……只有中庸文化才是世界的未来。因为它是关于人的文化、人心的文化和人性的文化,也是为人处世的文化,是符合人性发展基本要求的文化。”(见:周德义.心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第287页)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求学者先应求得中庸之道,然后运用此道以自新而成新民,最后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
从哲学的角度说,凡事物皆有格局和境界的高低,都存有最佳的状态。至善即是事物的本然状态,也是最高的格局和境界。所谓“幸福生活”“美好生活”,也就是止于至善。我们知道,至善必然是善的全覆盖。至善应当体现在全社会及每个社会成员的方方面面。至善涵盖全社会的至善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至善。社会的至善表现为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社会成员的至善则包括其心灵和理想的至善。社会的至善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至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好生活的至善自然是现实与未来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心灵的至善表现为一种品性和德行;理想社会的至善则是心向往之的“幸福生活”“美好生活”。人类社会理想生活的本然状态,即“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社会,人们生活在其中如鱼得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生活。所以说,最美好的生活、最优秀的公民和最理想的社会形态,三者无论是本质,还是形式,都是高度统一的。
哲学是历史时代的精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通过思想观念的交锋、观察问题的选择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涵养,通过实践与反思、对话和交谈、交流与协作、对立与统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拒斥思想霸道、言语霸凌和行为霸权,提倡人与人之间自由开放、平等合作的思想行为,努力營造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人类和平发展的文化生态。
三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社会人。人类创造了世界和社会,同时也使它们成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在世界与社会中,人与自然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确立了人的世界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的本体地位。
人既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从属于自然,又是自然的调适者和建设者。自然既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人不仅爱自身,也爱人类和万物。正如张载在《西铭》里所说的: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第一位的概念,涵盖了仁义、礼智、孝悌、忠恕、诚信、刚直……等观念。北宋程颢强调“学者先须识仁”。他将孔子的“仁者,人也”的思想作了阐发,认为体现“仁”的道德境界的“仁者”,必须贯彻孔子“博施济众”泛爱众、“立己立人”“推己及人”和“浑然与物同体”的精神。(见: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3页)并且认为其政治理想与张载在《西铭》里阐述的思想是一致的。他说: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检防,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敬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见: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6-67页)。
人应当怎么认识、改变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应当怎样对待万事万物的问题。这里涉及三个层面: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人与其他非生物或无机物的关系,人与地球外宇宙其他的物器空间的关系。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地球宇宙生态系统,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周德义在《关于“一分为三”与辩证法》一文中探讨了宇宙万物的同一性及其发展变化的关系。他说:
“辩证法认为宇宙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也是统一的。本体‘A的内部必然地发展异化为‘A与‘非A即‘B。在本体发展变化的系统里,每个层次内部的A、B、C、D、E、F……及其相互之间表达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关系;而在A、AB、ABC、ABCD、ABCDE、ABCDEF……每个层级之间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价值关系。按照这样的研究思路,研究人类历史的种种哲学辩证法形成及其相互之间旳同一关系,我们将会得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具有同一性的哲学辩证法体系。历史中所有哲学辩证法形式及其之间旳同一关系都会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道立于二,物成于三。事物是‘一分为三的。‘一为一个事物,‘二为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双方,‘三即是矛盾双方经过对立斗争形成的具有新质的‘一即是‘三。‘一分为二是特殊时期特殊状态下事物存在与运动的规律;‘一分为多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事物存在的规律;‘一分为三能够包涵与表达‘一分为二‘一分为多,是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最普遍规律。‘一分为三既是辩证思维的全面而准确的简明表述,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世界哲学的重大贡献,是人类思想宝库最璀璨的明珠。”(见:周德义.关于“一分为三”与辩证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第103—112页)
既然天下万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必然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同一。世界万物的变化必然遵循同一性规律。休谟说:
“对于一个经过一段假设的时间变化而仍然没有变化而不间断的对象,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观念,这个观念我们称为同一性观念。”(见: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3页)
休谟告诉我们可以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感受到同一性。譬如,同一条江河的流水,通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一性”肯定了事物内在的固有的本质,也从另一侧面肯定了事物“多样性”的存在。
“同一”的也是有差异的。事物同一只是相对于一种性质、一种规定性而言说的同一。也说明世上万物具有亲缘关系的都是同一的。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研究中,常常运用事物同一性原理,开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或者是“差异性”“多样性”的研究。
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地球上现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进化而来的,因此,各个物种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的。自然万物皆是人类或远或近的亲戚。
自然界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是没有截然界限的。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来源。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人工合成胰岛素等说明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的途径得到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生命体,也就证明了无机物与有机物或者说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是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的,它们只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证明生命源于非生命,无机物与有机物、无机世界与有机世界都是相互沟通的。对于生物的系统发生来说,生物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又从有到无的过程,但是,对于生物的个体发生来说,却有一个从有到有再到无的逐步转化、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过程。
科学证明,生命产生于3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在距今5亿多年的元古代,藻类、菌类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进入古生代,相继地,寒武纪、奥陶纪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和海生藻类植物的天下;志留纪、泥盘纪是鱼类和裸蕨类植物占统治地位;石炭纪、二叠纪是由两栖类和蕨类植物主宰天下。到了距今2亿多年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辉煌一时。在距今7000多万年的新生代,类人猿、被子植物和人类才相继出现。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大量的“亦此亦彼”的过渡类型。
人类起源于動物界,并且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成为了自然界的主宰者。考古学研究证明,人类与现代的类人猿如大猩猩都是由共同祖先古猿演变发展来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古猿的生活方式方法发生改变。他们逐渐改变了在树上用四肢运动的习惯,学会了直立行走;由于地面生活获得食物比较困难,他们开始使用天然工具如木棒和石块来取食和御敌。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致使手足分工。手的出现,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在长期的集体劳动生活中,他们相互交流产生了语言,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沟微结构、功能区域定位和全面精细调节反应能力也更加复杂和趋向完善。手、大脑、语言等都是劳动的产物,它们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曾经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由于人类经历了其他生物发展进化的过程,与它们不同的是,在其他生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停止了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人类仍然在不断地进化发展。因此,人与万物有着相同的起源,相同的进化路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也就证明人类既代表了宇宙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最高境界,代表了宇宙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也可以说人类与万物具有同一性的关系,保留了不同发展阶段生物的本能遗迹。正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人既有人之性,也有人之所有性。前者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纯粹理性,后者也包括了其他生物性如动物的兽性、植物的木讷性等。
人的出现和存在既代表了自然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自然发展的最高水准。而所谓人心即是这种发展的标志性存在。人类不仅有感觉,而且以感官观察,经过思维活动形成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部署生活,应对万方。其中少不了知性和理性的判断取舍。人心是具有物质基础的自然。人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泛爱众,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视万物如兄妹,物吾同胞,在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上,善待自然,与自然交朋友,顺从自然,改良自然,参与自然建设,这才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
人类在面对天下万物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正确与否,事关天地人和。因此应当持慎重而恭敬的态度,万万不可以人为中心,万万不可草率行事。一草一木,宁可不动,切不可乱动。如果没有科学依据,切记不可以轻意地动世间的一棵树、一支水、一座山,切记不要随意地提改造山河之类的口号。因为,自然地产生,自然有自然的道理,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将会祸害子孙后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告诫我们: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这篇文章,恩格斯写于1876年,距今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恩格斯向人类提出的要善待自然、珍爱自然,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决不做破坏自然、奴役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观点,至今仍然震聋发聩,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在历史上,人类曾经犯过不少轻視自然、藐视自然的错误,而每一次犯错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不少地方由于长期滥砍滥伐,植被破坏,草原荒芜,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一些地方政府为追逐政绩,盲目上项目、搞开发,不惜以掠夺有限自然资源、污染人类生存空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现今,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的沙尘暴袭击,南方一些地区时而出现的雾霾天气,以及江河水质的污染,等等,给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使人们饱受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恶果,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因此,人类对自然应当怀有感恩敬畏之心、尊重珍爱之心、同情友善之心。我们不仅要珍爱人类的生命,也要珍爱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还要珍爱山川河流的生命,主动协调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成为自然和谐发展的推动者,在实现人类进步的道路上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存在与发展,构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反思历史、直面现实和以人为本是儒家哲学的三重品格。但是我们的哲学家们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哲学是历史性的反思,是开放在一定历史背景里的一簇簇理性思维的花朵。哲学的历史性根植于人类的历史性,是对人的历史性的理性思维。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书写历史并归结为实践理性。
直面现实,以沉思和解决当代社会的普遍性问题为依归,是哲学的另一重品格。因此问题意识是哲学研究的向导。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新时代展现何种本质特征;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影响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以及影响当代社会政治生态;我们应当创设何种新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价值观念,去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等等,是当代哲学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哲学应当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路,破解使人工具化的陈旧观念和思维方式,确立每个人平等的主体性社会地位;破解权力侵害权利的观念,确立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全人类自由发展前提的思想理念;破解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非此即彼、对立斗争的观念,真正以一种世界性的目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让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基本精神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切实关切和促进整个时代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繁荣进步。
说到底,儒家哲学既是对人的生存根据的无穷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历史性反思,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批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荀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5]程颢、程颐撰.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王阳明.传习录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7]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周德义.心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0]周德义.关于“一分为三”与辩证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3-112.
[11]周德义.话说人心第五端[N]. 湖南日报(理论版),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