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彬
引言:
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程理论和要求,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难题。初中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在不断增大,想要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笼统地施教显然是不可行的。分层教学的方法出现后,为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授课思路,围绕分层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也全面开展。
1. 分层教学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分层教学以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为前提,将学生按照这种差异分成水平相近的多个团体,再为每一个团体提供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均能够在当前的水平上得到提升。通俗来讲,分层教学就是差异化对待不同学生,但这绝不带有偏向和歧视的色彩,而是为了最大化满足学生需要而采取的一种人性化教育手段,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分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和评价分层,该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第一是平等性。无论学生处于哪一学习水平,都应该平等享有受教育权;无论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不能表现出歧视。就英语学习来说,学生的阅读水平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受教育条件以及智力水平等多重因素有关,学生存在学情上的差异是客观和必然的,教师要在尊重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力求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发展。第二是学生主体性。分层教学是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来开展的,他们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学生的参与和配合也成为了分层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不能采用主观臆断的方式,忽略学生的真实表现,更不能霸占学生的核心地位。第三是動态性原则。因为学生是处于不断成长和进步中的,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退步,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因此教师已经为学生安排好的团体也需要不断地拆分、重组,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最接近他们真实学习水平的层次中。
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2.1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学生具有事实性发展水平和潜在性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距离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能力,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潜能,完成一些超出能力之外的任务。而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事实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分别在不同的水平上为他们划定最近发展区。
2.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在特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体现,该理论强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内外的所有因素共同联系起来,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也就是说,差异对待学生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路径之一,这为分层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3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的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就被我国的教育学家孔子所提出。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发现,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表现,于是提出应当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便是分层教学最早的原型。不仅如此,国外的教育学家卢梭、苏霍姆林斯基等也纷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顺应学生自然本性及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理论,这同样是因材施教的体现。近几年,我国的教育理论快速革新,开始强调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追求每一名学生的提高和进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也愈发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
2.4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与分层教学理论的核心都是力求改变学生之间的差异,寻找到缩小差异的方法。“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只要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投入充足的时间,教师再给予一些帮助,就一定能完成学习任务,得到好成绩。该理论的提出者布卢姆认为,除去身体、情感有缺陷的学生以及极少数拥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外,其余的大部分学生只要获得充足的条件,就能学会任何知识。该理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基本方向。
3.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永远是分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些教师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总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就出在分层的环节。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真实学情没有摸透,将他们归入到了与自身学习水平不符的层次当中,那么后续为他们规划的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任务就都是不合理的,学生自然觉得吃力,或者发挥不出潜能。可见,对学生的分层不能草率而为,必须认真、严谨。
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摸底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首先,组织一次英语阅读的考试测验,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初级评定,80分以上为优,该分段的学生可以作为发展组,具有更好的发挥潜能;60分以上为及格,该分段的学生为基础层,仅仅掌握了基础性知识,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得分在60-80分之间的学生为提升组,这部分学生只要稍加努力即可达到优生的标准。有了这样的分数统计还不够,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主观学习态度,可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包括自己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是否拥有学好阅读的信心等,将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成绩对应起来,即可获得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的准确信息,作为学生分层的重要依据。当然,单次的阅读测验还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教师也要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在多次阅读理解中的学情来做最终的评价。
3.2阅读目标分层
在完成了学生分层的任务后,教师就要着手对教学工作进行细致地分层,首先就是英语阅读的目标。既然肯定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那么就必须承认,不同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为他们布置同样难度的任务只会徒增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抵触学习情绪,合理地设置目标,既能让学生完成任务,也要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和进步。
阅读按照难度和深度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字面阅读、推理阅读和形象阅读,这恰好可以作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以“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这一课的阅读为例,基础层的学生,阅读目标是查阅生词,完整地读完全篇,理解内容;提高层的学生,阅读目标是根据文章的大意推测出部分生词的意思,理清上下文的脉络;发展层的学生则要将目标定得更高,在翻译文章的同时,还要对文章进行精简归纳和概括,能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文章大意,说明文章的主题以及背后的深意。
3.3阅读材料分层
阅读学习的材料并不是难度越高越好,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已经严重超出他们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时,就会导致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收获,也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以至于完全在做无用功。这说明分层教学模式下,阅读学习的内容不应该是统一的,特别是在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筛选难度不同的材料。
首先,閱读的内容应当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用性材料,学生首先能产生获取阅读信息的兴趣,这是最为重要的。其次就是词汇量的控制,基础层学生难以消化篇幅较长的文章,他们的阅读材料词汇总数可以控制在250个左右,生词数量在5-10个左右,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不至于过于吃力;提升层的学生阅读的材料单词量在300左右,生词数量15-20个左右,在句式上稍稍增加一些难度;针对发展层的学生,为了在他们的能力基础上增加阅读的挑战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阅读水平,可以从英文报刊中选取一些内容深刻、生词较多、篇幅也相对较长的文章。
3.4阅读作业分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应当是“一刀切”的,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也要进行分层设计,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侧面辅导,让他们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学习,积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也能让学生在最少的负担下得到最大的收获。
以“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这一课的阅读为例,教师在没有讲解原文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先在课下温习,完成不同难度的预习任务。基础层的学生要求听录音,掌握主要词汇的正确发音,尝试跟读,把握句子的节奏,争取能够准确地读出原文,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几个问题来引导他们阅读,理解文章的梗概:Who are these people in the passage?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the story is about? 给出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梗概,理解了基础词汇的意思,而完成这些任务则需要他们查阅词典,翻译主要句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与他们学习能力相当的一次考验。对于发展层的学生,预习的作业难度进一步提高,要求他们从文章中归纳出重点句型,将内容按照意思进行分段,组织一段话说出自己的理解。
当然,教师在最后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时,也要制定出层次化的标准,根据他们的学情和对指定任务的达成度来评价,不要吝啬对基础层和提高层学生的肯定和夸赞。
4. 结语
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降低了要求,而是尊重他们的差异,重新调整对每一名学生的期望值,是教育工作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最好体现。如今,分层教学的实践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教师要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难度与学生学习水平的参差性对分层教学具有怎样的需求,积极地在课堂上摸索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分层的方法,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