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 10:17王晶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小学阶段任务驱动

王晶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快。国家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足以证明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路线的正确性。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全方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学环境,并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了宝贵的改革措施意见以及一系列更加科学的授课模式。文章主要探究了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小学阶段;具体策略

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科目教学现状

相比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未能及时更新思想,导致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脱轨,在日常进行的教学活动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就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而言,现阶段采用最多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教师课上示范以及任务驱动两大板块。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有难度的操作流程,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且在课程开始时同样会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演示以及学生实操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同样会对在操作上存在问题的同学提供帮助,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后,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继续为学生安排课堂拓展性练习内容。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容易拉开差距,从而导致部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以至于在教学后期形成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所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处处体现着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但学生的主体性却被掩盖,此种教学模式存在的另一种弊端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只注重自身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导致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操作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失误。

除上述内容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运用常规教学模式还存在其他局限性。在教学任务的设置上,教师所设定的课堂任务多具有固定性,此种类型的课堂任务的布置极大限制了学生在操作与发挥上的自主性,并未给出学生足够的自主创作空间以及自行思考的余地,从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上开展的教学活动大多是以自身为主体,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一人主导的形式,主要由教师一人讲解,并未给学生设置发言机会,从而导致了师生在沟通交流上的缺乏、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程度较低等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课堂任务大多是以学生单独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制作作品为主,在此种模式下,教师并未充分了解每一份作业的制作过程,因而对于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操作上的问题更是了解不足,从而对于学生所提交的作业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小学阶段任务驱动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上文中主要论述了当下部分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教学理念的老旧以及教学策略过于传统。在此基础上,下文提出了在小学阶段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几点策略。

严格意义上来讲,以任务驱动为基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可以被划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包括整堂课程的主题,还可以事先设定课程标准以及要求。第二步就是设置课堂任务,此步骤要紧承第一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时刻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第三步,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大家提出自身观点与看法,在讨论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讨论成果做总结,包括任务的完成需要做什么与不需要做什么以及其他总结性内容。第四步,在带领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初步完成作业,此时同学之间同样可以分享、交换操作意见。第五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于作业的初步想法以及构想展开指导性教学,包括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第六步,教师对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根据已经提出的标准进行评判,指导学生再次对作业进行修改与完善,作品完成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从而顺利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此种教学设计一反常态,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发表自身观点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在表达自身观点方面的自信,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上述流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理解。

(一)教学设计与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应用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入多样化教学元素,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并且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找班级上的学生了解其具体学习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让学生逐渐适应。

(二)学生自主探索阶段

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本堂课程所设置的挑战以及对于最终完成任务的评定规则。之后就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可在讨论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組,在各小组拿出讨论结果后,教师通过结果的对比再对小组的划分做进一步调整,从而确保人员分配的均衡性。学生对于任务完成的思路以及在电脑上的初步操作可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允许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教师进行指导性讲解

在学生完成初步构想以及简单操作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应用此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讲解知识点的量,若在教学模式改变初期教师就完全放手,只抓重点内容讲解,学生会很难接受。因此要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四)作品二次完善阶段

在教师对操作步骤上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调整自己的作业内容并继续操作,此阶段也是学生对于课堂任务的完成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要更加密切地关注每一个小组中每一名同学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行动,此种观察结果同样要作为最终作业评判结果的参考因素之一。此时教师仍然可以组织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以及意见交换,这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吸纳、接受他人意见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多方面探讨以及对作品的不断修改和完善,让学生的作业在整体上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作品评价

即使教师目睹并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全过程内对其进行过指导,但最终的作业评价阶段依然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依然可以给学生发言权,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之后,还可以鼓励其他同学对此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发表自身看法并且给出相应意见,但此阶段的评价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因为学生在专业性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欠缺。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做出的评价要包含鼓励性内容,从而让小学生保持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

三、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重要时期,其在校园内受到的教育要具有科学性。学校方面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脚步,时刻调整教学策略。力争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筑牢基础,为其日后迈进更高的学府提供原始动力。

参考文献:

[1]汪滢.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策略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9(016):126.

[2]朱红.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为例[J]. 高考,2019(29):195.

[3]俞建超.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分析[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19(08):1.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小学阶段任务驱动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