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涵,分析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及提升逻辑,提出多元需求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教”与“学”联动,提升学生知识层面的获得感;“内”与“外”结合,提升学生思想及能力层面的获得感;“动”与“静”互补,提升学生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关键词】多元需求 高职院校 思政课 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8-0050-0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教育部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强调,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可见,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不仅是一个学科命题,也是一个时代命题。本文基于多元需求背景,结合高职思政课教学实际,探讨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助推高校思政课改革取得理想成效。
一、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涵概述
所谓获得感,是指主体在获得想要拥有的事物后产生的主观感受,或称之为主体精神的满足。具体到思政教育,是指长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产生思想层面的进步和升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在思政课程中产生的获得感是基于思想层面、源于积极的主观体验所产生的精神利益,是从主观意识上自主进行思想改观,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主导性。
在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当前的社会主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情感、认知、审美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有了更多的追求。由于公众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取向趋于多样化,相应地教育需求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多元需求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应当基于社会学视角,从多层面分析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以便精准定位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首先,知识层面。来自知识层面的获得感是最直接的感受,也是客观层面获得感的具体体现,它直接来自对知识的满足感。当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自身情况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时,便渴望通过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适应社会发展。而当面对社会思潮冲击时,学生能够利用思政课程中获得的知识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及价值取向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在精神上獲得满足感,并在知识素养方面产生获得感。
其次,思想层面。通常思想层面的获得感是由思想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思想具有方向的指引性,给予高职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指引,使学生的思想素养获得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较强的拓展性,不局限课程教育层面,广泛地将思政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融合,可以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思想还能够实现个人境界的升华,当学生受到社会外部因素的不断干扰和影响时,其内在意识将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和积累的状态,当思想意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能够实现区间的突破得以升华质变,进入更高一层的境界,而境界的提升也伴随着更高的追求目标和精神需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感。
再次,能力层面。能力层面的获得感来自学生因思政课程获得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成就感。这里的“能力”主要指学生因自身知识储备,将外在信息转化为内在动力,并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获得的知识积累和精神进步,进而形成的思辨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最后,行为层次。行为层次的获得感来自特定条件因素下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受到知识储备的影响,对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并对其内涵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印证,理解之后外显为行为,就是行为层面获得感的真实体现。
二、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及提升逻辑
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其开课目的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由于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特性,教学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等感受。要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和获得感,须遵循思政课程获得感的生成及提升逻辑。
首先,学生的主观需求是获得感形成的内部推力。由于获得感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切身体会所产生的感受,因此让学生自发地对思政课程产生内在需求,是使学生生成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受体,对自身有了正确认知后,便能够对自身当前的思想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在思想建设方面的需求,充分地理解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同时,能够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发挥自身的社会属性优势,调动自我内驱力,端正学习动机,确立学习目标,积极开展自我教育,通过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感知、印证思政课程理论知识,逐渐形成感知意识,调控负面情绪,纠正错误认知,满足自身需求,便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生成强烈的获得感。
其次,教师的客观引导是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拉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洗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与使命,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推动学生思政课程获得感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对自身定位及思政课教学目标有清晰认知,积极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难点、实践问题及学生主要思想困惑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思想的升华、觉悟的提升。同时,教师对思政实践的指导也是推动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重要手段。教师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及不同学科知识合理设计实践方案,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认识思政课的价值所在,从而催生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此外,教师的因材施教也是促使学生对课程产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措施。教师从自身角度发挥教育能动性,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切身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思想指导,能够推动学生获得感的生成。
三、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
(一)“教”与“学”联动,提升知识层面的获得感
“教”“学”联动强调学生的真实需求,使单向的“我要教什么”变为双向的“你需要我教什么”。高职院校所用的思政课程教材与本科院校相同,教学要求也相差不大,这表明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思政学习上的客观条件一致,但恰恰是这种统一的教学要求,使教育者忽略了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导致高职学生在思政学习中知识层面的获得感较低。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低于本科院校,学生原有的思政理论知识基础普遍薄弱,这导致其进行思政学习时提升慢、收获少;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日常学习偏重职业技能训练而疏于思政理论钻研,这使得高职学生思政学习条件不足,不利于其思政课获得感生成与提升。对此,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应该从这两方面原因入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高职学生特点,在日常课程安排上加大思政教育的力度,实现“教”与“学”的联动,为学生的思政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其知识层面的获得感。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学采取模块化的方式,在遵循教学规律及国家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评估学生的理论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整合教学章节,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为更加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模块,实现将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教材语言转化为课堂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获得感。
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内容共计十四章,第一章是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二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五章是邓小平理论,第六章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七章是科学发展观,第八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历史地位,第九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十章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十一章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二章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三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十四章是全面从严治党。依照传统模式按教材编排进行教学,存在章节之间联系较弱、内容结构略显零散、学生在学习时不易记忆等问题,对此,笔者尝试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组合为“理论成果模块”,引导学生集中学习理论内涵,并引入伟人事迹加以调节,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成果的印象;将第九、十、十一、十二、十四章组合为“对内模块”,重点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建设,以及这一设计模式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将第十三章设计为“对外模块”,重点突出我国的国际战略及外交政策。此外,结合时政热点建立“时事模块”,帮助学生了解当下热点问题、理解国内外形势。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加强内容的联系、厘清内容的逻辑关系,更易于学生识记、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产生强烈的获得感。
(二)“内”与“外”结合,提升思想及能力层面的获得感
“内”是指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主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模式、确立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外”是指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职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思政课程除了进行“三观”教育,还应当进行职业教育,并从情感处理、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抗压能力、婚恋观念等多方面加以引导教育。“内”“外”结合,即利用内因和外因的联合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认识思政课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思政学习的自觉性。对此,高职思政课教学应当摆脱生硬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情感的投入,将艰涩的大道理分解为更贴近生活实际的小道理,弱化说教成分,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情感认同,使其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并实现“知行合一”。例如,将年代久远的英雄事迹转换成本地流传的普通百姓实例或故事,将年代久远的案例替换成时事热点或学生身边的例子等,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在代入思考和换位体验中完成自主学习、实现思想升华。此外,由于高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思维方式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采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体验法,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程浓厚的兴趣;对二年级学生则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加职业教育,加强他们的思政学习体验;三年级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心理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思政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的真实困惑加以解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关注他们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帮助他们顺利步入下一人生阶段。可见,着眼学生的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内外需求,整体建构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吸收思政知识、内化思想理念,从而提升思想及能力层面的获得感。
(三)“动”与“静”互补,提升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所谓“动”“静”互补,意在强调教育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时间,应当做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只是思政教育的开始,唯有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飞跃,才可以称为完整有效的思政教育。因此,思政课程应当重视实践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践项目,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任务为驱动,将课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任务中渗透课堂理论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印证理论知识,实现思政课堂在现实中的延伸拓展。例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等作为思政实践教学的延伸内容,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思政实践平台,引导学生持续且全方位地参与思政实践活动。通常,思政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等。课堂实践主要指教师组织學生展开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模拟教学、团队合作辅导等活动;校园实践主要指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举办如专题报告、课题研究、校内访谈、问卷调查、模拟法庭等教学实践活动,或开展如演讲、辩论赛、爱心专项工程等校园文化活动,或开展如期刊报纸创办、征文大赛、专业知识竞赛等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包含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法院庭审旁听、“三下乡”、进社区、专业实习实训等活动类型;网络实践主要指利用高职学生熟悉互联网技术的特点,鼓励其开展创办公众号、创设主题微博、设计论坛、项目调研等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方法、技能等行为层面的成果,实际上是将课本上静态的理论知识融入动态的实践操作中,是动静结合的结果,能够强化学生思政学习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综上所述,在多元需求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充分理解学生获得感的真实内涵,明确学生的对思政学习的需求,厘清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及提升逻辑,从不同层面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路径,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孙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
[2]宋贵斌.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作者简介:李梦华(1984— ),广西灌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四史教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