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

2022-05-30 10:48李锦明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融合

【摘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提出高校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主阵地,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创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校 教师党支部 课程思政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8-0031-04

高校课程思政是课程的思政化改革,即高校非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包括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人文选修课等课程,而“思政”则指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要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及其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形成巨大合力、产生巨大效应。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一)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西方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对高校师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师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政治信仰上发生了动摇。面对危机和挑战,高校党组织必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团结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思想意识形态阵地上牢牢把握话语主动权。高校要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仅加强思政课改革,而且要求其他课程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指引正确的思想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加强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索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并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组织、团结师生的政治引领作用,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使他们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德育的滋养。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先锋队,要承担起广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以模范表率的作用引导人,使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转化为教书育人、服务高校事业发展的内动力。因此,高校必须统筹规划,发挥教师党支部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引领作用,突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特色。

(三)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是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战略举措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要聚焦教师党支部建设。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工作、学习、服务的“先锋队”“排头兵”,要自觉发挥政治引领的功能,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贯彻落实到位,教工党员要自觉履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的义务,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在引导和培育学生方面要下足功夫,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必须结合新时代背景,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保证党组织的活力,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而课程思政改革的大力推进则为教师党支部提供了极佳的创新平台,进一步丰富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当前,各高校都把课程思政列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将其纳入基层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标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全面铺开,为党建工作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运行机制

高校党委必须统一思想,形成支部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的局面,并把它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层层落实责任,狠抓落实,以确保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真正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实效。

1.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指导制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历来重视对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的顶层设计,把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部署并提出整体的实施方案,将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其中,把课程思政作为支部活动的规定动作,形成长效机制。学校党委有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而二级学院党组织也要设立对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教学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在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整体推进的过程中,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专业四位一体、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运行机制。学校及二级学院领导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经常参与到教师党支部的活动中,尤其是在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方面要给予充分指导,为支部出谋划策。校院两级领导协同教师支部及党员形成联运机制,确保教师党支部工作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学校通过在所有二级学院、所有专业中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到2023年构建起学校“全思政”教育体系。

2.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注重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自上而下,把落实课程思政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标,强化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同部署、共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育人工作的全面化,切實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学校根据“三全育人”的需求,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出台一些实施意见、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大思政”工作的具体责任,学校党委针对基层党建、政治理论学习、教师队伍建设、党政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形成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强化激励与监督效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绩效考核机制,将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把课程思政建设列为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以及党员的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师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支部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党支部和教师党员在年度工作考核以及评选评优工作中予以倾斜,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成效显著的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给予表彰以及绩效奖励,而对课程思政建设有推诿或拒不实施的党员教师则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和绩效扣减,并形成长效考核机制。

(二)打造课程思政平台,创新党支部工作载体

1.搭建课堂教学平台,发挥专业课程隐性效应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自觉承担起课堂教学育人功能,让专业课程当中隐性的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浸润课堂教学。教师党支部及教师党员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充当“排头兵”,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思政课程学科背景的多样性,也要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特色,在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高度,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隐性的德育功能。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组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在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有机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搭建网络育人平台,打造课程思政新阵地

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打造网络育人平台,创新思政工作方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各教师党支部紧密围绕学校融媒体建设、品牌塑造、氛围营造,开展人才培养、美誉度提升、媒体融合工作,教师党员充分利用官方主流媒體、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宣传栏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宣传思政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学校育人品牌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党支部还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特点,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每名教师均能充分利用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智慧职教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覆盖率达100%,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理论引导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作用

教师党支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在思想引领、组织协调、服务引导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构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理论水平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推进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地,出台相关制度,要求教师党支部每学期、每学年都要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开展集中研讨、集中备课、教学观摩、集体学习等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定期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有条件的党支部还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沙龙,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交流指导。学校党支部通过常态化学习和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党建和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2.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第二课堂育人效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师党支部为引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并注重价值引领,形成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增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如学校十分重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每年暑假,教师党支部都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暑假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砥砺品格,发扬“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南职精神,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结合专业特点及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挖掘育人资源

高校必须围绕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师党支部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中也必须找好价值支点,挖掘课程德育资源,确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辅相成的教学理念。

1.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结合各类专业课程的特点,积极引导各专业团队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学潜移默化推进“三进”工作的作用;同时要结合专业背景,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并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党支部与专业团队结合专业特点和育人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隐性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国内外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要素,每个专业都建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库,并开发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新形态教材,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2.结合地方特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高校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党支部要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充分利用校内外传统文化基地,结合课程思政建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为职业教育培根铸魂。经过实践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载体,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三进”格局。学校通过开设中华礼仪学习、书法鉴赏、美术鉴赏、太极拳学习等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实施“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党建+课程思政”通过搭建专业课程团队建设平台和构建“一体化”学习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相融合,既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也能进一步拓宽党支部建设的载体,是有效推动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融合的育人模式。目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大力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等工程,加大力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相融合,“党建+课程思政”品牌效应凸顯。

1.打造课程思政品牌,突出文化引领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思想素质的培育,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专业课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辐射带动其他课程,最终达到课程思政全覆盖的目标。为了达到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的目的,高校必须树立典型,积极打造课程思政品牌。每个教师党支部主动承担,利用优势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网络精品课程,确保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2.形成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拓展课程思政成果

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带动作用,打造融合专业特色以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髓的第二课堂系列品牌活动,把课程的思政要素延伸、拓展至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利用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堂知识,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教师党支部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发挥党课、团课教育的正面引领作用。同时,教师党支部还结合重大节庆活动,多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广大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传承红色基因为载体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力的党建特色活动。如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各教师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月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并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校园文化长廊等宣传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期间所取得的丰功伟绩,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进一步盘活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路径。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强化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以课程思政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同时发挥党支部建设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方法。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定位要准确,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把专业课、公共课、实践教学课当成思政课来上,也不能理解成在专业及技能教学过程中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是强调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筑牢理想信念,坚守教书育人的职业底线,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道德等元素融合到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实践指导当中,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韩丽雯.高校教师党支部促进课堂思政建设的机制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7).

[2]张坤晶.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机制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1).

[3]张阿兰,陈有根.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J].教育观察,2021(3).

[4]官丽雅.高校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20(7).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路径研究”(2020LSZ046)及202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普惠金融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差异性测评与培育策略研究”(2021ZJY95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锦明(1976— ),广西大新人,硕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办公室主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