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园 王爱华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写“墨、染”,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等策略,背誦《溪边》。
2.通过聚焦《溪边》,学习运用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不同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想象画面。
3.运用《溪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江上》《林中》,通过对比阅读,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看水墨动画片段,
了解水墨画的特点
1.观看水墨动画片段。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段《小蝌蚪找妈妈》。
2.说一说,这个动画片与你平时看的有什么不一样?
3.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
不但生动传神,还能引发我们丰富的想象。看到动画片中的红蜻蜓,你想到了什么?
(评析:从欣赏“水墨画”开课,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梳理水墨画的特点:画面干净、表现典型内容;写意不写实;用笔墨的浓淡勾勒画面,为诗歌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导学生用联系策略学习如何想象。)
板块二 整体感知,揭开画面
1.今天我们学习张继楼爷爷写的《童年的水墨画》,“墨”是本课要学的生字,从字源知道墨汁是用黑灰制成的。想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2.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的水墨画》——生齐读课题。请三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诗歌描写了哪几幅水墨画?
3.诗歌描写了哪几幅“水墨
画”?这也是三首小诗的题目,三个词都表示——地点。他们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板书)三首小诗都写出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趣事,像这样主题相同的几首小诗放在一起,称为“组诗”。
(评析:此板块巧妙地将书写
指导、朗读正音、整体感知结合在一起。抓住儿童诗文体特点,从题目入手,通过“他们在这些地方干什么”轻松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发现“组诗”的特点。)
板块三 聚焦《溪边》,欣赏画面
1.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到溪边去看看,请大家轻声读一读小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
2.诗中有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还有草地和鱼儿。这些景物里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提供支架:最吸引我的是
我仿佛看到了
3.诗中所描述的画面是那么宁静,有“动”的地方吗?(人影碎了,鱼上钩了;鱼儿在草地上蹦跳着。)
我们借助想象,(板书:想象画面)感受到诗歌描绘了一幅溪边垂钓图。
4.在这首小诗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人影怎么可能被溪水染绿了呢?人影为什么会碎了呢?
(1)联系上文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平时我们见的人影不都是黑的吗?诗中怎么说是绿的呢?(联系上文“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一般的溪水不都是清澈的吗?为什么是绿的呢?(联系上文“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是呀!树染绿了山,山染绿了水,水染绿了——人影。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深深浅浅的,就像水墨画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谁能把这份“绿”读出来?
除了人影,还有什么也被溪水染绿了?(石头、小鱼、小虾等等)谁能读出“绿”的变化?大自然拿着神奇的画笔将溪边“染”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指导写“染”字。
(评析:聚焦学生难理解的句子“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了树绿、山绿、水绿、人影绿的关系,难懂的句子自然也就懂了,单元语文要素
也就落地了。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绿”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染”字的好处,进行情境朗读。)
(2)配乐朗读,读出画面的“静”。
在这绿色的世界中,还有一种颜色是特别醒目的,正因为它的点
缀,世界变得更美了。是什么?(红蜻蜓)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嘘!千万不要惊走它,你一说话它就会飞走的。来,轻轻地、缓缓地读,读出溪边的“静”。( 配乐并齐读)
(评析:聚焦“红蜻蜓”,通过
“立”字联结杨万里的诗句,创设情境读出“静”。)
(3)创设情境,读出画面的“乐”。
忽然安静的画面被打碎了。怎么了?(鱼儿上钩扰乱了平静)画面动了起来!生活中有没有钓过鱼?今天我们一起来钓鱼!(做出钓鱼的动作)钓竿准备好了吗?我们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半天,终于——钓竿动了,水面动起来了,鱼上钩了!怎么办?(拉起钓竿)心情怎么样?你会说什么做什么?(一蹦三尺高,高兴得唱、跳、喊)女生读,读出欢快的感觉!鱼儿在蹦跳、孩子也在蹦跳,清脆的笑声在草地上回荡,仿佛笑声也长了腿在草地上蹦跳、翻滚呢!草地上蹦跳的不只有鱼儿,还有这欢乐的笑声呢!男生再读——
5.读着文字,想着画面,仿佛这就是我们的童年。看,溪边这个绿色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女生读);突然,画面一下子动了起
来——(男生读)来,坐上小火车,把童年的欢乐传递下去吧!(一人一句,两行一句)谁想当火车头,完整地背出来?有火车头的拉动,全班同学一起来。
(评析:此处抓住诗歌的空白处创设情境进行还原补白。创设生活中钓鱼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动作
演示、体验心情,此刻学生身临其境,快乐无比,指导读出欢快的情绪,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完成背诵《溪边》这一教学目标。)
板块四 小组合作,自学《江上》
《林中》
1.刚刚我们读诗句、圈景物,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懂了《溪边》这幅水墨画。我们坐着小火车再到江上和林中去看一看吧!请默读《江上》或《林中》,用刚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学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江上》自学情况。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仿佛看到了江上有一群孩子在戏水。)
(2)除了一群孩子,还看到不同的画面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孩子)孩子在哪儿?你想不想拥有这样的童年?起立演一演。(加动作齐读)谁是那个“水葫芦”?你吗?你水性好吗?还是你?哇!骄傲的你咧着嘴笑着,在阳光下,就像长了两排银牙。
(3)指名朗读。
3.再到《林中》去看看。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雨后松林的清爽;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蘑菇。)雨后的松林是那么安静,静到都能听到蘑菇钻出地面的声音。还看到什么?(一群孩子采蘑菇)诗中有人吗?(一个个斗笠)张继楼爷爷可真有趣,把人都藏到文字里了。
(2)除了看到的,你還听到了什么?(一声欢叫)在叫什么?(采摘到蘑菇……)怎么叫?你兴奋地大叫,把雨珠都吓到了。放眼望去,这一个个斗笠就像一个个小蘑菇一样,点缀在《林中》这幅水墨画上。蘑菇像斗笠,斗笠像蘑菇,它们互为比喻,真有趣。
(3)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去找找这采蘑菇的小孩子——生合作读。
(评析:通过《溪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面两首放手让学生自学。《江上》诗歌内容比较适合演读,学生加动作表演,还原当时的情境,身临其境。“水葫芦”“两排银牙”等意象也就在无形中理解了。《林中》与《溪边》的创作手法有相同之处,重点交流对“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诗的理解。交流后在读中再次深化理解。)
板块五 回看画面,迁移运用,
拓展阅读
1.今天我们跟随张继楼爷爷
来到了溪边、江上和林中品味童年。三首诗都分两部分来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犹如张继楼爷爷的水墨画一样,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那溪边草地上蹦跳的鱼儿和笑声,那江上“水葫芦”出水时露出的两排银牙,还有那松林中的一声欢叫都给我们传递了一种相同的表情,那就是——笑(板画笑)。
2.读着读着,笑着笑着,你的童年趣事有没有涌上心头呢?比如说,户外做游戏、田野放风筝,你想到了什么?
3.课下请同学们阅读组诗中的另外三首。
(评析:整体回看画面,利用板书揭示组诗的主题“笑”,指导学生“说童年趣事”,课下拓展阅读组诗的另外三首,努力实现“阅读—理解—想象—表达”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山东淄博市高青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郝 帅